《读史通记——按照国别和地区为您讲诉世界历史(寒山)》
第40节

作者: 寒山憶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7-17 20:02:01
  4.霸权落谁家
  仲康继位后,花去了四五年的时间来恢复和稳固夏部落的实力,待一切基本稳妥之后,夏部落开始找有穷氏报仇雪恨了。
  大部落之间的对掐,不是说杀到对方那里开打就行的。大部落往往都有一帮小弟性的部落跟随,所以夏部落要想摁到有穷氏,还得有一套战略,比如削其羽翼,再图根本。
  仲康充分汲取了他的兄长执政的教训,不再仅仅采用哥俩好的外交方式了。反正他的父亲已经开了过分动用武力来维护霸主权威的先例了,所以干脆就不要脸到底好了。所以仲康在位期间,频繁的对夷人的部落展开征伐行动。

  其实这种说法也过于苛刻,因为一旦有穷氏来进攻尚且还是盟主的夏后氏,就意味着夏后氏有足够的理由来征讨有穷氏了,这叫做师出有名。何况,在这之前,从高阳氏的颛顼到禹,几百年来,联盟的霸主不也是长期过分的使用武力来征伐共工氏吗,有穷氏的行为在名义上来说已经导致了他置自己鱼共工氏的位置了,所不同的只是有穷氏取得了大量的原本臣服夏后氏的东夷部落的支持。
  总而言之,仲康将重新沿用启的武力立威的外交战略。
  传说仲康五年,仲康任命胤率领军队,征讨羲、和俩个部落[1]。出师的名义是这两个部落的首领比较荒淫,没有干好自己的工作。自然这出师的名义也只是幌子而已,真正的原因只怕是羲、和两个部落在夏后氏和有穷氏之间当墙头草,仲康拿这俩个货先开刀立威。
  不过,仲康似乎也明白德和威是要并行的,在教训羲、和两部的时候,这位夏后也不忘了去和一些友好部落增进感情。比如,仲康和高阳氏的后裔昆吾[2]部落的感情就混的相当好,在后来的夏穷两族的争霸战中,昆吾氏曾给予了夏后氏至关重要的帮助。
  另一个起到重要帮助的是豫东一带的有仍氏,传说是少昊部落的后裔,应当与高辛氏高阳氏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仲康给自己的儿子相迎娶了有仍氏的酋长之女,两个部落通过联姻而增进了关系[3]。
  在这种局面下,眼看着夏后氏要重新雄起,有穷氏则率领东方的一帮小弟再次朝夏后氏的地盘杀过来。传说这番战争之后,夏后氏被迫放弃伊洛盆地的老地盘,迁移到了黄河以北,并且在豫北一带的昆吾国的帮助下重新建国,这就是仲康迁都帝丘的传说。
  但是后来的事情也许可以说明,这段故事并非真实的历史。
  在仲康挂掉之后,他的儿子相即位,传说都城又回到了伊洛盆地,也就是斟鄩,接着相又在伯明氏的攻击下死于战争,相的儿子少康又放弃国都斟鄩,向西逃往有虞氏的地盘。
  如果真是仲康在有穷氏的攻击下率领族人放弃伊洛盆地,那么这么一片大好的地盘为何不被有穷氏所占领并迁移部族人民来经营呢?又怎会有相重新迁都返回伊洛盆地的事情呢?
  这背后的真实情况也许有两种。

  第一种情况是,仲康率领族人抵抗有穷氏为首的夷人武士,但是夷人太善于射箭,这种当时来说先进的武器让夏人应付的非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仲康不得不率领一部分力量逃离战场,渡过黄河,寻求豫北昆吾氏的支援。而留在伊洛盆地的夏人的各个氏族部落力量依然可观,有穷氏的首领羿不可能驱逐掉这片地区的夏人,所以只能赶走他们的君主,留下分散的部落和氏族,然后逼迫这些部落氏族在名义上尊奉有穷氏的盟主地位。

  这样的话,在昆吾氏的帮助下暂时留在豫北一带的仲康,在有穷氏的武装回到东方之后,便又重新回到伊洛盆地。不过已经丧失了大联盟盟主的地位了。
  第二种情况是,并非是有穷氏主动来穿过昆吾氏和有仍氏的包围圈,远途奇袭夏后氏的地盘,而是仲康主动将主要的力量集中到豫东北的昆吾氏一带,两部联合对付东面的有穷氏。但是有穷氏在战争中占得上风,迫使战败的两部臣服于有穷氏,仲康丧失了大联盟盟主的地位,后的称号转移给有穷氏的首领羿了,后羿的称号应该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夏后氏都失去了大联盟君主的位置,霸权转移到了有穷氏的手中了。
  仲康经历了这场失败和大的变故,郁郁而终,甚至是气死的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传说才说仲康暴病而死。
  [1]<史记·夏本纪>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2]<史记·楚世家>: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

  [3]<左传·哀公元年>: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