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通记——按照国别和地区为您讲诉世界历史(寒山)》
第36节

作者: 寒山憶雪
收藏本书TXT下载
  然而最终,羌夷大联盟还是通过长期的战争击败了古苗联盟,共工氏部族逐渐衰落,随着有虞氏和有夏氏时代的到来,龙山文化对南阳盆地和江汉的影响越来越大,直到前者把后者同化。
  不过,未来还有一支夏人的族裔被迫迁徙到这里,巧合般的重复上演着蚩尤和共工氏的奋斗历程,在历史的长篇章写下相当辉煌的篇章。
  [1]<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2]<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
  [3]<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4]<尚书·尧典>:帝曰:畴咨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5]<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日期:2015-07-10 21:03:02
  8.从氏族到部族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突然涌现出部族这么一个新的名词出来,对于懂得小棒友不需要解释,然而对于不懂的小棒友,还是要稍加解释,以散去他们的一头雾水。
  在人类形成之初,和猴群、猩猩群类似,原始人类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以许多个相同父系或者相同母系的家庭组合起来的一个群体为单位,这个单位就叫做氏族。在氏族的早期可能还存在群婚制,外氏族的嫁娶而来的成员可能随意和氏族内的成员搭配生活,这也就是传说中的知母不知父的时代。
  但是这种婚姻方式是否存在值得疑问,因为很多比灵长类低等的动物都存在一夫一妻制的现象,所以或许群婚制在人类历史中存在,但不是必经阶段。
  因此,氏族的组成单位就有可能是家庭了。小的氏族基本上有十几个到几十个家庭,而大的氏族往往可以达到数百个家庭。

  因为人类很有可能非常早的就摆脱了族内通婚的阶段,所以一个氏族想要延续下去,必须要存在邻近的相互通婚的氏族,这样两个以上的联系紧密相互通婚的氏族就组成了一个新一级的群体——部落。
  小的部落最少有两个氏族,而大的部落往往可以拥有十几个到几十个氏族,超大的部落甚至可以拥有上百个和更多的氏族。也就是说,一个部落的人口并没有固定的数量,往往可以少到几百人,大到几万人。
  而大的部落往往在氏族和部落之间多了一个层级,叫做胞族。当一个氏族的人口繁衍的太多的情况下,往往会分化衍生出新的氏族,这些氏族之间有共同的父系<亦或母系>来源,相当于分家的同胞兄弟一般,所以称作胞族。在北美原住民易洛魁人的卡尤加部落中,八个氏族就分别形成两个胞族,再由这两个胞族组成卡友尤加部落。
  在国际秩序形成之前,任何的政权在任何时间都要面临着外敌的武力威胁。所以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发现大部分村落都拥有壕沟和简单的围墙,作为抵御外部落侵扰打劫的防御设施。

  如果有些部落发展的特别大,那么周边的小部落自然不是对手,那就只有挨打挨抢的命了。在漫长的挨打挨抢的岁月里,很多小部落会逐渐意识到,当两个甚至更多的小部落联合起来,就能抵抗大部落的侵扰,就能够摆脱挨打挨抢的命运。于是乎,部落联盟就产生了。
  大中土最早可寻的部落联盟应当是被马家窑人逼得放弃陇西、迁入中原的古羌人庙底沟联盟,也就是传说中的黄帝联盟。后来的各种联盟就层出不穷了,而且也更加复杂了,几个部落可以组成一个小联盟,而几个小联盟和大部落又可以组成大联盟,或者几个小联盟组成大联盟。比如有虞氏和陶唐氏再加上周边的一些小部落,组成了一个小的联盟,以这个小联盟为核心,再加上大中原东部的其他部落和联盟,组成了一个大的联盟。

  联盟只是各个部落遇到重大的外交问题,比如贸易纠纷、土地纠纷、外敌入侵等等各种问题时,相关部落的酋长、乃至于氏族族长都集中到一起协商决定,实际上就是一个酋长大会。如果把各个部落类比于现在的主权国家的话,那么联盟就相当于一个局部的联合国而已。
  在这种联盟之下,联盟的大首领往往由各部落临时推举最具有威望的酋长担任,大首领的权力也十分有限,就相当于联合国秘书长,管不了其他部落的事情,其他部落对大首领也没有什么必须承担的义务。

  但是随着联盟的长期存在,历代大首领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强化自己的威望,用联姻、缔结相关的誓约来强化联盟部落间的紧密度,逐渐的一些大首领可以借用自己的权威和部落的实力,把盟主的位置世袭给本部落的子孙。
  随着岁月的进展,很多联盟内部的紧密性越来越牢固,大首领的位置会长期固定在某个部落,大首领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来与其他部落缔结相关的誓约,以及通过联姻和赠送利益等方式,使得首领部落和其他部落之间形成了原始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分配的体系,原本松散的联盟越来越像一个封建体系的雏形。
  这种情况下,联盟就不再是联盟,就可以称之为部族了。
  在华中地区长期存在的南北两大部落联盟,数百年的对峙和战争,使得双方的联盟大首领缓慢的整合联盟的力量,强化联盟内部的紧密性,最终使得三苗联盟和诸夏联盟演变成了苗蛮部族和诸夏部族了。
  很多小棒友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夏朝,实际上只是一个夏部族。
  日期:2015-07-11 20:32:28
  <9>夏部族时代
  1.崇伯的奋斗史
  前面俺们聊过,在部落时代,已知的区域内,错综复杂的联盟关系和各部落推举盟主的一些原则。
  在有虞氏成为联盟首领部落之前,对大中原各个部落威胁最大的要属豫中南的共工氏部族了。丧失掉联盟霸主地位的怨,同族被杀戮的恨,家园被羌夷夺占的仇,作为蚩尤后裔的共工氏部族有着强烈的打败中原各部落、夺回故土、掳掠夏人妻女的愿望。这对中原诸部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威胁。

  然而经过高阳氏到有虞氏,数百年的拉锯战已经把共工氏部族的实力消耗殆尽,大联盟不断的组成联军南征,到了舜整合唐虞两部的势力,对共工氏再来几轮打击之后,形势已经悄然的改变了。
  共工氏部族已经率领,虽然对中原各部仍然有威胁,但已经不是最大的威胁了,最大的威胁变成了有虞氏。
  有虞氏整合了唐虞两部的势力,通过战争削弱了共工氏的势力,终于成了大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族。在这种情况下,大中原各部感到人人自危,因为,一个超大的中央部族出现,就会让四方的各个部落利益受损。
  如果有虞氏的首领还没有任何想欺凌诸侯<也就是各个部落或方国>的行为征兆,那么各个部落还能勉强维持臣服有虞氏的状态。然而有虞氏没有做到这一点,很快就对藩属部落伸出了武装的拳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