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计---- 另类解读西游记》
第53节

作者: klingkun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牛可没有吹牛逼,他在黑道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虽然他没有神仙职位,但是一般的神仙看到他还真不敢不给面子。牛魔王一声令下,自己的老婆罗刹女就拿着芭蕉扇靠着火焰山吃饭,人家做的是白道生意,所以罗刹女在老百姓眼里是铁扇仙。再看老牛的儿子红孩儿,原著中说牛魔王让红孩儿号令号山。也就是说,在红孩儿拿号山的土地、山神之前,这帮基层干部都是牛魔王的碎催。这一章节我们要提到牛魔王的另一个兄弟,垄断了女儿国的落胎泉,靠着这口泉水发财,做的也是白道生意。收益比抢劫靠谱多了。而牛魔王自己住在积雷山摩云洞,全面收购了万岁狐王的家产和女儿,还有了自己的坐骑碧水金睛兽,过起了上流社会的生活。这就是牛魔王的生存状态,正是因为牛魔王势力太大,跟黑白两道的关系盘根错节,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天庭才要借孙悟空之手,招安牛魔王。

  社团一但做大到一定规模,朝廷杀是杀不掉的,只能收编。这里有两个鲜明的例子可以证明,明朝的时候,中国出现过一个巨型的跨国社团,老大是海盗汪直。说起汪直,可能知名度还不如明朝那个大太监汪直大。但是汪直的小弟却是鼎鼎大名的倭寇,就是那群让戚继光、俞大猷费了牛劲才镇压下去的倭寇。由于汪直自称五峰船主,我们姑且把这个社团称为五峰组,总部设在日本。
  汪老大垄断了东亚、东南亚的海上走私贸易,手下小弟、倭寇不计其数,最厉害的是他有一支装备着火枪的国际雇佣军,人数有五千之众。所以汪直也是日本人的火枪之父,若干年后,丰臣秀吉就是靠着装备着火绳枪的日本军队向明朝发起了挑战。回说汪组长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国际大佬,哪怕是荷兰人、西班牙人这些老牌的欧洲海盗到了东亚海域,也得拜汪老大的码头。汪老大的走私生意受到很多地区的人民欢迎,比如东南亚人民眼巴巴的盼着汪老大的生活必需品,日本人眼巴巴的盼着汪老大的火枪,欧洲人眼巴巴的盼着汪老大的丝绸、瓷器。总之在那个皇帝至尊的时代,汪老大能堂而皇之的跟朝廷谈判,要求自由贸易云云。

  朝廷对汪直很不满意,因为汪直公然违背朝廷“片帆不许下海”的基本国策。再加上我中华帝国别管哪朝都是上国,各国君主都不能跟我平起平坐的谈事,何况一个海盗头子呢。最要命的是汪直长期居住在日本,根据我国古代的基本法律,中国人是不能越出国境线一步的,否则就是汉奸。汪直常年居住日本,掌握着日本雇佣军,还经常在沿海抢劫,那不是汉奸是什么?所以朝廷答应谈判,假意安抚,当汪直登岸之后,朝廷突然翻脸,处死了汪直。

  这回热闹了,本来倭寇是汪直的雇佣军,吃的是汪直的工资,至于抢劫与否,全在汪老大一句话。现在老大没了,汪直的社团一下子就乱了,倭寇也就没底线了,进入了自由抢劫时代。朝廷此举,不仅没有肃清海患,反而让倭寇更猖獗。虽然后来戚继光基本上肃清了大陆倭寇,但是由于东方海盗集团因此而没落,才让欧洲海盗在东亚有了可乘之机,让荷兰有机会占据了台湾。
  另一个例子说的是清朝大社团洪门,洪门势力庞大,为革命党推翻清朝统治贡献了很大的力量。洪门当年玩的没有汪直大,还叫什么天地会、三合会之类的名字。不过后来风云突变,洪门在清朝灭亡之后,转型为中国致公党,成为了中华民国乃至本朝的团结对象。政府有没有对这个势力庞大的跨国组织进行清算呢?没有,不仅不清算,还百般拉拢。同样是社团的大佬,汪直被处死,东亚海患不止。而司徒美堂出现在本朝开国大典上,形式就稳定的多。所以说这种事怎么去处理,非常的关键,杀人不解决问题。

  对于老牛,天庭的大方针就是收编。关键是天庭这边的职能部门早就满员了,没法安排老牛的职务。所以一开始天庭就打算让老牛进政协,天庭的政协就在灵山。当年在号山,天庭借孙悟空之手,收编了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进体制。而在女儿国,孙悟空要直面于牛魔王的另一个兄弟,如意真仙。

  天庭一些列的举动并没有引起牛魔王的高度注意,因为天庭有个挡箭牌孙悟空。所以老牛把满腔的恨都算在孙悟空的头上。其实红孩儿在普陀山小日子过的不错,以至于孙悟空到普陀山之后,善财童子红孩儿还对孙悟空表示感谢。以前红孩儿总和什么兴烘掀、掀烘兴这帮屌丝为伍,如今的善财童子混的是上流社会,跟红二代惠岸行者成了同事,跟女神善财龙女坐一个办公室,难怪红孩儿乐不思蜀,都没跟家打个电话报平安。

  但是老牛对儿子的人生是有规划的,进不进体制的对老牛来说意义不大。因为在黑道,牛魔王自己已经建立了一个体制,还用抱天庭的大腿吗?
  这就是牛魔王的生存状态,而如意真仙的生存状态,又是牛魔王的一个缩影,至于孙悟空跟如意真仙的狭路相逢有哪些玄机?下节再聊。
  日期:2015-12-06 10:19:30
  三十九、这是个人性问题
  终于到了真假美猴王这一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湖上对这一段的解读,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其一,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其二,六耳猕猴打死了孙悟空。其三,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变的。
  到底是那种情况呢?其实这些是本节的细枝末节,这一节的重点压根不在这,下面我们从人性的角度,解开这一节的惊天秘密。
  道教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因为物极则反,所以有这么一个成语叫否极泰来。经历了兕大王之役,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和谐到了极点,从而团队的团结度也到了顶点。过了女儿国之后,开始显现了物极则反的趋势,而且发展的极快,瞬间从顶峰沉到了谷底。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变化呢?总的来说,唐僧和孙悟空的三观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不敢说谁高谁低,总之他俩的思想怎么都捏不到一块去。

  一直以来唐僧都自信自己是团队的领袖,从人类的角度讲,他是大唐钦差。从神仙的角度讲,他觉得他是观音的弟子。而且观音还帮着唐僧阴过一次孙悟空,让唐僧更加的自信组织上是跟他一条心的。后来奎木狼那一节的时候唐僧发现不对了,从业务的角度讲,他离不了孙悟空。兕大王那一节的时候,唐僧又折服于孙悟空强大的关系网。在女儿国时,唐僧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神佛来帮助他们,并不一定是看孙悟空的面子,那是看他唐三藏的面子。为啥呢,因为唐僧是观音菩萨弟子。唐僧在反复钻研《心经》之后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自己心如磐石,就能感化甚至召唤菩萨来救自己。比如对付蝎子精,那是因为自己拿出了极大的定力扛住了蝎子精的百般诱惑,所以观音菩萨不请自来帮助他们。而且唐僧料定,取经什么的都是浮云,佛祖传经传经才是真谛,借孙悟空个胆,他也不敢不来救我。从这个角度讲,孙悟空无论救他多费劲,都是为了工作,是为了讨好组织,自己没必要领情。有能耐你让妖怪把我吃了啊。从这个角度讲,有没有孙悟空,作用不大。那么说这就是唐僧要赶走孙悟空的理由吗?完全不是,这只不过是唐僧赶走孙悟空的一个心理优势而已。真正让唐僧跟孙悟空决裂的原因,还是在二人的价值观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