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人大主任》
第25节

作者: 周碧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南陵城两条主要街道路灯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动工了,工程预计8月1日完工。木总每天到施工现场转一转,承包每一段的包头小心翼翼地陪着他,其实他也指不出什么问题,总是对身边的谢工发问:“谢工你看怎么样?”
  原来当老板这么容易!木总私下里对廖秋声说。廖秋声“哼”了一下,“你认为真的容易么?大多数人做生意还是辛苦的。你这个公司实际的老板是刘老板,你只是站在前台,再由大大小小的包头去具体实施。”
  木总若有所悟,对呀,真正的老板是刘国才呀,他似乎用一根绳牵着自己,而自己就像一个木偶。唉,管他哩,只要能进钞票就行。
  工程监工的事就一一交给谢工了,木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辅导刘国才的“龙书”上,因为刘国才的“龙书”已渐入佳境。
  这天,木总又来到刘国才家里,刚进门,就闻到了浓浓的墨汁气味,“刘主任,贵府已充满了文化味哩。”自从和刘国才结识后,木总也知道说句奉承话自己不会掉一块肉,而对方是肯定高兴的。

  木总打招呼后,却并不见刘国才应答,走进书房,只见刘国才正手握蛇头,在宣纸前静思。忽然,他像久睡初醒一样,迅速蘸上墨,便在宣纸上时徐时疾。这一气呵成的动作,已叫木总看得有些发呆了。
  刘国才眼下练的是张旭的《古河四帖》,他把蛇头在清水里洗洗,轻轻地抚着玉斑锦缎子一样的身体,“老伙计,受累了”,然后放入铁丝笼中。
  木总偏着头作欣赏状,嘴里喃喃地说道:“好,好。”一边还将手轻轻地拍着。
  “木老师,请指教。”刘国才手臂一伸,做出一个请的姿势。
  “真是一天一个样,领导,不是我夸您,您的悟性真好。但是,您练的是怀素的和张旭的,他们二人世称‘颠张醉素’,而且都喜欢在喝酒以后写字,这是为何?因为他们已进入一个似醉非醉、心无杂念的境界……”

  刘国才打断他的话,问道:“木老师的意思是,我的笔法还有不流畅的地方。”
  “对,像您今天写的字,有的地方行云流水,有的地方似有阻隔。”木总评点道。
  “那要怎样才能改变这个毛病呢?”
  “慢慢来,要有一个修炼的过程,您从政多年,心中还有些东西放不下,也就是心中有块垒,化解不开。”
  “是呀,要一下子完全超脱真不容易,就像久经沙场再解甲归田的人一样,怎么都觉得手上有血腥味。”
  两人就对狂草的精髓进行了一番探讨,当然是木总讲解,刘国才提问。
  刘国才感慨地说:“木老师,你当初为我选择这条路太对了,选择习草书也十分正确,草书能让人得到一种释放,但我不懂,古代为什么连苏轼都反对狂草呢?”于是,他随口吟起苏轼的《题王逸少帖》:

  “颠张醉素两秃翁,
  追逐世好称书工。
  何曾梦见王与钟,
  妄自粉饰欺盲聋。骨文
  有如市娼抹青红,

  妖歌曼舞眩儿童。”
  木总就想,这刘国才还真看了不少书哩。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苏轼在政治上是保守的,因此要练好狂草,思想一定是要解放的,”木总接着启发,“您要多与文人在一起,多感受文化的氛围,比方说,您和政坛上的人说话时,脑子里在飞速旋转吧,唯恐说错了什么,并不断揣摩对方的心思,寻思用什么话语来应对,心就一直绷得紧紧的,心的门也只开了一丝丝缝。和文人在一起就不同了,他们没有可求于您的,说话口无遮拦,您根本就不需筑起心理防线,心情放松的情况下就利于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


第三十七章:渐入佳境(2)

  刘国才连连称是,心想,初识木老师时,看那样子挺迂纳,这一年来,像懂了不少世事似的,人是可以变的呀,我刘国才难道就不能踏进书法界么?
  然后,刘国才就问到了木总工程上的事来,木总一一汇报。眼看快到中午,厨房里响起了刘国才老伴的切菜声。木总就说:“今天到乡下钓鱼去,吃农家饭。”见刘国才有些迟疑,木总说:“在大自然里,人可以释放自己的心情,钓鱼可以练耐性,可以练腕力,对书法有利。”
  听木老师这么一说,刘国才马上答应了,叫了廖秋声,车向郊外开去。
  近年来,南陵城郊兴起了许多农家钓鱼场,原来的农田一律开挖成了鱼池,供城里人钓鱼为乐。农家也挺会经营的,购进的鱼3元钱一市斤,钓起来卖就是10元一市斤了,钓鱼的人可到农家免费吃一顿午餐,桌上必有一钵土鸡,一钵新鲜鱼,好多城里人一半是为钓鱼,一半是为吃农家饭来的。
  刘国才叫廖秋声把车停在离钓鱼场稍远一点的地方,三人来到一处叫“钓天下”的农家钓鱼场,刘国才对那招牌名就起了兴趣:“好大的口气!”

  一位健壮的农家大嫂早迎了上来,笑咪咪地。刘国才突然联想起小时候的邻家大嫂来,不觉一阵亲切。
  一户人家就有五六块鱼池,大嫂叫丈夫拿来了3根钓杆、鱼饵,还有太阳帽,问:“3位老板是钓快的还是钓慢的?”
  刘国才不解,问快与慢是怎么回事。
  大嫂解释道:“真正钓鱼的人,钓慢的,也许半天还钓不上一条,但钓上一条就十分满足;公费钓鱼的或是有人掏腰包请钓的,就钓快的,一个小时就可钓几十斤。”
  刘国才就说,钓慢的。

  大嫂转头对木总说,你钓快的吧。
  木总笑了笑拒绝了:“我们3个人都是真正钓鱼的人。”
  钓钩甩下去后,刘国才望着绸子一样抖动的水面,一忽儿想起了自己年少时钓鱼的情景,“几十年没有摸钓鱼杆了”,一忽儿又朝远处的田野望去,唉,其实乡村近在咫尺,平时怎么觉得那么遥远呢?他这么浮想联翩的时候,鱼饵一次次被鱼偷吃了,只得又一次次甩起钓钩。钓了半个小时左右,连一次提钩的机会都没有,鱼池那一边却响起了廖秋声快乐的叫喊,一条大鲤鱼钓起来了,廖秋声故意不起钩,任由鱼在空中翻滚。刘国才就想,在机关里是听不到廖秋声这么快乐的叫喊声的。

  过了一会儿,来了两个男的,径直走到刘国才身边,其中一个躬腰说道:“领导,您辛苦了,来钓鱼提前通知我们嘛,我是南郊乡丨党丨委书记,他是七仙姑村支部书记。”
  刘国才觉得眼前粼粼波动的水面突然凝固了,唉,这些人的鼻子可真灵啦。
  丨党丨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十分恳切地请刘国才一行到乡政府吃午饭去,刘国才再三谢绝,廖秋声跑过来解了围:“领导今天特地到‘钓天下’吃农家菜的。”
  听廖秋声这么一说,乡丨党丨委书记朝村支部书记一呶嘴,村支书马上找大嫂安排去了。
  习习南风吹来,简陋又整洁的农家厨房就建在鱼池边大树下,这是多么惬意地就餐环境呀。
  乡丨党丨委书记谦恭地请刘国才坐上座,刘国才却坚持让“木老师”坐上座,木总推辞不掉只好依了,乡丨党丨委书记和村支书就向木总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邻桌七八个互不相识的钓鱼人一边吃一边开怀笑着,刘国才这一桌就显得有些沉闷了,他反反复复就说一句话:味道好,味道好!
  木总就明白了,刘国才主任在乡丨党丨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面前,心中又有“块垒”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