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52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家也不要觉得奇怪,这就是时代的烙印,那个年代就流行这个。如果你没上过战场,说明你落伍了,多少是要受到别人鄙视的。李德林的下台,也与这一点有些关系,因为他自始至终没有上过战场,所以很难和那些砍过人流过血的人聊到一块儿,比如杨坚。

  现在该轮到苏威郁闷了。
  因为他也不得不面临这杨一个尴尬的现实:没有战功。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苏威不要求去领兵打仗呢?为什么不去建立战功呢?这两个问题可以用两个字来回答:性格。这位老兄是一个过于谨小慎微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畏首畏尾;而指挥战争、带领军队,靠的是果断凶狠,以他的性格,恐怕只能错过一个又一个战机,到头来只能是全军覆没。苏威对自己也算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所以也就非常自觉的没去冒这个险。

  但是,有一件事情却让他寝食难安,那就是杨素在平叛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自己是国务院副总理,杨素是内阁首辅,如果杨素拥有更高的战功,那不是要超过自己吗?如果皇帝给他升迁,那自己往哪里摆?这是一个让人非常气馁的问题,杨素每次派人来报战功,苏威的心里都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滋味。从内心深处,他是不希望杨素获胜的,他甚至希望杨素能一败涂地,然后自己牢牢地坐稳这个位子。大家也不要怪他,谁又没有私心呢!但天不遂人愿,杨素还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且是一个非常大的胜利。

  正如苏威所料,凯旋归来后的杨素,声望扶摇直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如果再不采取一些措施,自己恐怕就要被人家取代了。
  于是,苏威左思右想、挖空心思,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一个中国官场上一直存在而且也将永远存在下去的办法:结党。所谓“人多力量大”,只要团结在自己周围的官员足够多,支持自己的人足够多,谅你杨素也没办法。
  主意已定,那就开始行动吧,时不我待呀!
  苏威立即开始暗中联络和拉拢与自己不错的官员,相互承诺互相扶持。要说苏威就是苏威,办事效率就是高,很快就有许多官员拜倒在这位国务院副总理的石榴裙下,其中有不少是各部的正副部长。既然已经相互结为了“战略同盟”,自然就少不了卖个人情、走走后门啥的,苏威一伙当然也没少干这种事。
  在对付万宝常的时候,苏威第一次看到了“结党”的好处。在那场争斗中,可怜的万宝常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就生生的被压了下去。

  不过,那场“音律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另一个人站了出来,继续跟苏威对着干。这个人叫做何妥,时任国子博士(中央党校系主任)。也正是这个人,差点将苏威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这个何妥小时候非常聪明,而且酷爱读书,8岁就到国子学(中央党校)学习。大家也不要觉得多牛,因为他老爹是堪比李嘉诚的一代巨富,他能到国子学,多少沾了点他老爹的光。关于这位老兄,还有的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顾姓官员碰到何妥,就逗这个小孩说:“你姓何,到底是‘荷叶’的‘荷’呢,还是‘河水’的‘河’呢?”
  何妥虽然小,也知道这是对方故意戏弄自己,便回答道:“先生姓顾,是‘眷顾’的‘顾’,还是‘新故’的‘故’?”意思很明显:懒得理你!一句话顶的这个官员灰头土脸。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辩才,也算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天才了。
  老实说,与苏威一伙对着干,何妥绝不是为万宝常打不平,他跟万宝常也没有什么私人关系。他就是看不惯苏威一伙人狼狈为奸的行为,而且作为一名国家最高学府的教授级人员、一个自认为非常有学问的人,他也看到了苏夔(苏威之子)搞出来的那套“乐器”确实不行。于是,这位擅长学问的“天才”就跟苏威、苏夔一伙卯上了。

  苏夔虽然不太懂得音律,但也是一位青年才俊,非常有辩才,在当时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明星级人物。对于何妥的挑战,他当然不服气,更何况他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两个读书人针锋相对、有矛盾了,当然不能搞武斗,那多伤风雅。于是,一场“辩论赛”开始了。
  正方:苏夔;
  亲友团:苏威以及其结党成员;
  反方:何妥
  亲友团:无
  辩论主题:音律。
  两位老兄果然都是高手,辩的是昏天黑地,就差掐架了。但辩论这种东西,就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而到最后也没有辨出个所以然。得,那就干脆去找皇帝吧!
  杨坚倒也颇有点公平竞赛的精神,想出了一个非常民主的方法:投票。一个皇帝能想出这么一个办法,不容易啊!
  可等投票结果出来,何妥傻眼了,竟然没几个人投自己的票,自己竟然是完败。看着苏夔那个得意的样子,何妥气得直哆嗦:“老子干教育40年了,难道要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羞辱吗?”

  何妥很愤怒,后果很严重,不是一般的严重,因为他倒向了一个人。
  日期:2014-10-27 20:49:57
  五十七、眼镜蛇攻击
  不用说大家也猜出来了,这个人正是杨素。
  杨素凯旋归来了,带着无比的荣耀。他得到了杨坚丰厚的赏赐:黄金四十斤、银瓶若干(瓶中塞满金钱)、缣三千段、马二百匹、羊二千口、公田百顷、豪宅一处。若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来计算,这些东西估计可以值现在的几亿人民币,的确是丰厚的赏赐啊,真正实现了他当年对北周宇文邕夸下的海口:“臣只怕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但这些赏赐却都是物质上的,对于一个渴求更高权力的人来说,这些东西是那么的无足轻重。没错,杨素想要的是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权力,他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个仅有话语权的内阁首辅。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在杨素身上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他的一生都在为“欲望”而活着,一生都在为“欲望”而奋斗。细想一下,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当没有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急切的想要一份工作;当有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们又开始羡慕国企职工的生活;而当进入国企了,我们又开始指责自己怎么没有进入移动公司;而真正进入移动公司了,我们才意识到,原来烟草公司更好啊!不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无可指责。

  “眼镜蛇”跟我们的想法一样。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尚书右仆射,一个既有话语权又有实权的肥缺,一个除皇帝之外的全国第二号人物。
  但是,想要获取这个位子,似乎有难度。首先,苏威这小子干得还不错,基本上是尽职尽责,没有犯什么原则性错误;再者,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他跟皇帝杨坚的关系不错,也算是杨坚的一大亲信。

  杨素心里很明白,想要扳倒苏威、想要坐上尚书右仆射这个位子,还需要时间,还需要恰当的时机。而他现在能做的,只有两个字:等待。这种等待或许只要几个月,或许要几年,或许要一辈子。杨素并不怕等,好事多磨嘛;更何况,他也等的起,他才48岁,而苏威已经是58岁高龄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