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47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政治上,这群人制订了各色各样、花样繁多的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和法律。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世袭制”,通俗点的解释就是:自己的这个位子,自己的儿子乃至孙子、重孙子还可以做,别人是永远抢不去的。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不经过任何奋斗就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一切,那他会珍惜吗?所以,这些正宗的纨绔子弟就成了社会的真正蛀虫,败坏着社会的风气、侵蚀着社会的财富,同时也在慢慢埋葬着自己这个群体。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其中还是有些杰出人士的。

  到了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传统四大家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到了南方,则有王、谢、朱、张、顾、陆等大姓。其中,杨素的老婆就属于郑氏。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是固定的,由于常年战乱,一部分家族逐渐衰落了,而另一部分家族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兴盛起来。
  南北朝时期,北方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洗礼,很多世家大族为避战乱都跑到了南方,与南方的土著大族融合。就这样,北方的世家大族势力逐渐衰落了。而南方要相对和平稳定一些,所以对于世家大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再加上南朝的几个政权都对他们特别的优待,因此南方的世家大族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更加兴盛。
  另外,还有一件不得不说的事情。由于这些世家大族都是一个个的独立王国,和中央政权没有什么经济上的利益往来。所以,他们内心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国家观念,很少关注国家大事。也正因为有这种心理,隋朝进攻南陈,他们表现出了让人极为愤慨的冷漠,真正做到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这群人眼里,任何政权都是一样的,都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要能保证自己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就行了。

  但是,新来的隋朝却和原先的南陈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因为这个政权似乎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首先,隋朝的那些法律讲求的是平等(相对于南陈来说),讲求的是以功劳换升迁,这就直接损害了一部分南陈旧官僚的利益。由于他们对隋朝没有任何贡献,也就不会得到任何官爵,也就意味着在他们身上传承几百年的“世袭制”被终结了。

  再者,也是他们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隋朝的“均田制”。施行均田,就要丈量土地、统计人口,这就必然会涉及到他们的庄园,就必然会涉及到他们庄园中的奴婢。这还了得?这不是跑到家门口来拉屎吗?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隋朝官吏认真宣扬法律和推行均田,而世家大族们则极力阻挠。双方矛盾越来越大、越积越深,干群关系非常紧张,死个个把人是常事。最终,这所有的矛盾积聚成为一个庞大的火药桶,覆盖了几乎原南陈的所有地区。
  让人意料不到的是,点燃导火线的竟然是苏威,原因是他写了一本小册子。
  日期:2014-10-23 21:27:46

  五十一、剑指江南(二)
  杨坚确实没有料到,南方的矛盾会恶化的如此厉害。不就是宣扬宣扬法律,搞个“均田制”嘛,是为百姓着想呀,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问题呢?别说杨坚不明白,就是高颎也不明白,很多朝廷重臣都不明白。原因很简单:当局者迷。我们也别笑话古人笨,要是把我们其中某个人放到那个时代,说不定更是一头雾水。
  但是,杨坚却没有深入分析和调查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没有弄清问题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是一拍脑袋想出了一个昏招:既然你们这帮家伙不听话,那就教化教化你们这群南蛮子,给你们上上课。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苏威的《五教》横空出世,目的就是教化南方人、化解矛盾。而所谓的“五教”,说白了就是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也就是劝人别打架、劝人顺从之类的。比这个更昏的是,杨坚竟然要南方人把这个《五教》全部背下来,不管老幼。多么“有创意”的想法,颇有点教训小孩子的味道:不许打闹,跟着老师一起背小学生守则。
  此时杨坚的心理,用一部外国名著的书名来形容非常贴切:《傲慢与偏见》。这位老兄想当然地认为,南陈政府都已经平定了,你们这些平民百姓还唧唧歪歪什么,还不老老实实地乖乖听话。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后世那个有名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如今的杨坚确实已经变了,确实已经不再是那个极为谨慎、遇事三思的杨坚了,自大傲慢的心理已经开始慢慢膨胀。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下子可真的是闹翻天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土皇帝们,哪里受过这种鸟气,一个个义愤填膺。《五教》不仅没有达到教导别人的目的,反而使人家更加愤怒。矛盾一下子变得不可收拾起来,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官民对峙的情形。
  形势已经非常危急,需要尽快拿出解决之策。可让人遗憾的是,杨坚却对此不闻不问、视而不见,而高颎等人也没有什么行动。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南方突然流传一种谣言,说是隋朝皇帝杨坚要将世家大族的人都迁到长安去。起初,大家都不相信,可是传的人却越传越多,以至于到后来所有人都知道了,“三人成虎”,也就不得不相信确有此事了。可惜,杨坚对此仍是无动于衷,也就是说,这位老兄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谣言是有人故意传播的。或者是因为对隋朝不满,或者是因为对南陈的深刻怀念,但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个谣言最终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先是浙江一带,接着是苏南一代,最后是福建、江西一代,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骚乱。很快,骚乱就演化为叛乱。仅仅十几天功夫,原南陈境内的大多是地方都造反了,力量大的有几万人,力量小的也有上千人。这些势力之间相互呼应,一时之间,风起云涌。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叫做高智慧。
  叛乱已起,最倒霉的就是那些隋朝选派的官吏了。他们本来都是尽职尽责的优秀官吏,现在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大多数人被叛军残忍杀害,有的被抽出了肠子,有的则被剁为了肉酱。叛军首领甚至恶狠狠地对他们说道:“你还能让我们背诵《五教》吗?”
  不过,这些叛军也仅限于对隋朝官吏如此,而对当地的老百姓还是很客气的。这也充分说明,他们的反叛并不是针对老百姓,而是针对嚣张的杨坚。平心而论,如果杨坚能妥善处置,能够尽早拿出应对之策,这些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一切都没有如果,而杨坚也绝对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误。
  远在长安的皇帝迅即得到了这一消息,他毫不迟疑,立即下了一个决定:平叛。这算是对他所做的那些失误的一个补偿吧,不过这种补偿的代价太大了。其实,此时的杨坚还有选择的余地,那就是和叛军谈判,收回《五教》。不过,这位老兄是打死都不会去做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个皇帝,还因为他一直一来都在打胜仗,一直以来都是顺风顺水。几股叛军算什么,他们的皇帝还不是被我轻松搞定了?你们这些南蛮子,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你们岂不是要小看我杨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