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36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南陈最后的名将登场了,如果还能被称为名将的话。
  萧摩诃,官宦子弟,长的是人高马大、器宇轩昂。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武艺高强、无畏无惧,经常一个人骑着战马冲入敌阵,基本上是所向披靡,估计跟史万岁有的一拼。当时的南方战乱不断,在不断的征战过程中,萧摩诃逐渐成长起来,后来得到陈霸先的重用。南陈建立后,更是屡立战功,多次参加与北齐、北周的战争,也算是南陈的一员虎将了。

  任忠,一名在战乱中成长起来的将领,成名后一直跟着陈霸先混,虽无大功,却绝对是老资格,在军界有着特殊的地位。
  鲁广达,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为人坦荡、待人真诚,大家都很喜欢和他交朋友。后来,南方发生战乱,他聚集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参与平乱,立下大功。成名后,得到陈霸先重用,被封为省长兼军区司令,负责镇守地方。在任上,他为政清廉、尽职尽责,为当地老百姓所拥护和爱戴。他并没有指挥过很大的战争,还算不上是一个多么有名的将领。
  三个人接到任命后,立即去做准备,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大战已经迫在眉睫了。
  日期:2014-10-19 20:51:49
  三十九、南征(七)
  当战争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什么最重要?

  时机!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时机稍纵即逝,如果不能果断做出决定,必然会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必然会处处慢人一步。
  当陈叔宝花费一整天时间来开会研究的时候,隋军那边却正进展神速。
  先来看看贺若弼。这位老兄攻下镇江后,用了一招“釜底抽薪”之计。先是严令士兵秋毫不犯,有违者立斩;接着将战俘全部释放,对他们好言相劝,并且每人发了回家的路费;这些还不够,又每人给了一份“陈叔宝二十大罪状”,让他们沿路宣传转告。这一招立马收到了奇效,隋军所到之处,南陈的老百姓不仅不反抗,而且还把他们当成是自家人;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这又是一例典型。

  紧接着,贺若弼派部分军队赶赴丹阳(在镇江东南),做好埋伏,以阻击来自常州和苏州方向的援军。他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8000人直指南京。
  就在贺若弼在路上走着的时候,韩擒虎也从采石出发了。“阎罗王”不愧是个急性子,他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军事重镇姑孰(安徽当涂一带),紧接着便挥师北上,兵锋直指南京。或许是“偷袭采石一战”打出了名堂,这位老兄是一夜成名,似乎整个南陈都知道了他的威名,所以这一路上投降者络绎不绝。在众多投降者中,有一个人叫做鲁世真,自称是鲁广达的儿子,为了表达自己投降隋朝的决心,这个小朋友愿意写一封书信,以招降自己的老爹鲁广达。似乎鲁广达将成为南陈的那颗定时『炸』弹。

  兵贵神速!很快,贺若弼便率军来到了钟山(南京紫金山),并且迅速占据此山。而韩擒虎则领兵到达了新林(南京江宁区),并驻扎在此地。
  此时的隋军大体情况如下:
  贺若弼:有精兵8000人,主要是步兵和轻骑兵,士气高昂,战斗力非常强;但是连日的行军,已经显出疲惫之态。由于进兵太快,后续部队没能跟上。
  韩擒虎:有精兵1万余,再加上后续部队,总共有2万人,主要是步兵和轻骑兵。
  其余隋军都在各个方向开辟战场或者伏击对方援军。

  眼看着隋军已经杀到家门口,陈叔宝傻眼了。这个只知风花雪月没有任何韬略的皇帝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傲慢和兴致,开始了无尽的哭泣和哀叹(矬人屎尿多,一点都不假),朝廷大事也都委托给了自己的铁杆亲信孔范、施文庆等人。
  这两个家伙知道自己在军队中的名声很差,所以对下面那些将领的意见和请求百般阻挠,唯恐这些人取得战功超越自己,从而对自己不利。比如萧摩诃和任忠,这两个南陈名将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都曾经提出过比较正确的战略,但由于施文庆等人从中作梗,最终全都流产。
  如果你是个爱思考的人,就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战争打到现在,竟然还没有发生一场大决战。当年,宇文邕领兵东征伐齐,大的战斗是一个接着一个,而且场场都是恶战。可如今,南陈的军队似乎完全哑火了,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抗争。难道他们就这样甘于被征服?
  答案是否定的。南陈军队并不全是孬种,他们只是生不逢时,摊上了这么一个绵羊领袖,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其实,当时的南陈不仅不弱,而且还有相当强的实力,仅在南京驻防的军队就有10余万人,而且还有萧摩诃、任忠和鲁广达等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完全可以与隋军一战。
  而首都南京自古就是虎踞龙盘之地,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更有秦淮河这条天然的护城河,地理形势特别有利于防守。只要能犒赏将士、鼓舞士气、加固城防,守个一年半载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咱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虽然历史没有假设:陈叔宝和众将士同仇敌忾,誓死坚守南京城,与40万隋朝大军展开了旷世大战,打退了隋军一次又一次潮水般的进攻。经过1年的攻守战,城下的隋军依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反而损兵折将,士气渐渐萎靡下去,由于战线太长,后方补给跟不上,隋军已经面临即将崩溃的境地;陈叔宝敏锐地看到了战机,果断率领军队发动反击,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一举将隋军赶回了长江以北。

  这并不是神话,而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事情。800年后的张士诚依靠小小的高邮城愣是顶住了近100万元军的围攻,创造了一个大大的奇迹。这充分说明,不是没有可能,而是要看指挥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很显然,陈叔宝没有这种素质。所以,一切都以一种让我们瞠目结舌的方式进行着。
  就在那最后的决战来临之前,却发生了两个不大不小的插曲,考验着人性、也考验着南陈朝廷那本就脆弱的神经。
  先是鲁广达。他收到了一封信,一封他儿子派人送来的亲笔信,一封劝降信。应该说,他的这个儿子还是相当识时务的,知道“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非常明智地选择了投降隋朝。为了自己的家庭着想,也为了自己的老爹着想,他的劝降行为都是无可厚非的。如果鲁广达还算识相,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他儿子给他指的这条阳光大道。但是,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一条看似走入死胡同的路。

  一个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但是紧要处只有那几步,也正是这几步,才真正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本质。鲁广达接到书信后,没有做丝毫考虑,而是立即到陈叔宝那里负荆请罪,要求皇帝治自己的罪,也治自己教子无方的罪,言辞恳切。陈叔宝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不仅没有对这位忠心的属下表示怀疑,而且还大加赞赏。

  第二个插曲发生在萧摩诃身上。这名南陈虎将确认了一件非常窝火的事情:自己戴了顶大绿帽子。这位老兄虽然长的器宇轩昂,却不善言谈,也不善哄女孩子开心,所以长久下来就冷落了自己的老婆。他这个老婆也是个绝色天香,而且和张丽华是闺蜜,所以经常到皇宫中走动,理所当然地也就经常碰到陈叔宝。这个皇帝天天混迹于女人堆,对女人的心思看的非常透彻,几个回合下来就将这个女人骗上了床。一开始的时候,萧摩诃没有任何察觉,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最终他还是知道了这件事情,而且就在大敌当前之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