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14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一年的夏天非常热。占据蜀地的大地主萧家发生内讧,弟弟萧纪为夺取皇位,动员了整个四川西部(成都附近)的军队,向自己的亲哥哥萧绎发起进攻,成都地区已经完全空虚。
  宇文泰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军事经验,敏锐地洞察到了一个机会:趁机夺取四川西部。但当他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手下诸将时,让他非常郁闷,因为竟然没有一个人表示赞同。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四川地势险要,很多关隘都是易守难攻,是名副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在一个地方被阻住,就基本上会陷入前后夹击、腹背受敌的窘境,最终落个全军覆没的结局。大家不是傻子,谁也不愿意去趟这个浑水,毕竟是打工,没必要干这么危险、毫无胜算的差事。

  就在宇文泰极度郁闷时,尉迟迥挺身而出,对他说:“西蜀与中原隔绝百年,地势险要,路途遥远,不会料到我军会去攻打;若用精锐骑兵日夜兼行,出其不意,取其腹心,必可全胜。”宇文泰一听,正中下怀,而且这是自己的外甥,跟着自己打了多年的仗,也放心。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得到宇文泰的授权后,尉迟迥立即率领步兵1.2万、骑兵1万人,日夜兼程,向西蜀进发。正如他出征前所预料的那样,大军进展非常顺利,先后攻占剑阁、绵阳,兵锋直指成都,基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在经过50多天的围城打援之后,最终顺利占领成都,为北周夺得了一块重要的战略基地。
  成都被攻陷,萧纪的军队也就没有了战斗力,很快被击败,而他本人也被他哥哥手下一个将领杀死。

  平心而论,这次平蜀之战,规模不算很大,战况也不算激烈,但是尉迟迥那种敢于长途奔袭的勇气,依然让人敬佩不已,称其为一代名将,绝不为过。而此次追随他的将士也构成他“黄龙兵”的主体。
  更狠的是,这位老兄不仅打仗厉害,当起官来也是颇有心得,把个四川治理得井井有条。大家都尊敬地称呼他为“蜀公”,由此可见其威望之高。
  后来,宇文邕东征伐齐,他负责镇守陕西、甘肃,让宇文邕无任何后顾之忧。北方统一后,他又被派到原北齐故都邺城(河北邯郸附近)做军区司令,安抚原北齐民众。
  公元580年,这位老将领已经64岁了。他在邺城冷静地观察着朝廷发生的一切,看着杨坚“精彩”的表演,做着自己的数学分析题,最终却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杨坚必会取代北周。应当说,他这道题算的并不准确,因为杨坚还有第二种选择,那就是做宇文护那样的权臣。

  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嗅出一点味道,一点权力的味道。作为宇文泰的亲外甥,作为一个对北周朝廷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作为一个元老级的功臣,尉迟迥却没有得到任何辅政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却被一个和宇文家族毫无血脉关联的皇亲国戚给抢去了。他不服,非常不服,你杨坚有什么资格坐这个位子。
  所以在内心深处,他想夺回这个位子,他也想做宇文护那样的权臣。当然,这是不能对外人说的。对外人说的是:杨坚想要取代北周,将会对宇文家族不利。这位老将领的心思一点都不单纯,他所做的不仅仅是为了宇文家族。
  正当杨坚在都城长安忙活的时候,尉迟迥也迅速做出了应对,开始秘密储备粮草、调遣军队,加强邺城周围的防御,并联络自己的亲信,比如自己的弟弟尉迟勤、席毗罗、司马消难等人。一旦机会来临,随时起兵靖难勤王。
  而杨坚也立即获得了这一信息,信息提供者是尉迟迥的一个管家,看来,杨坚的确是个搞关系的高手;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他一定在其他将领身边也布置了暗哨,一有异动,就会马上获取第一手的信息。杨坚心思之深,可见一斑。
  得到消息的杨坚,立即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要对付这个可怕的对手,必须要先下手为强。于是,他马上做出了一个人事决定:任命韦孝宽为邺城军区司令,取代尉迟迥。
  两个猛人,在同一个舞台上同时登场了!
  韦孝宽,南北朝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不世出之名将。自幼父母双亡,是个苦命的孩子,幸好有个非常好的哥哥、嫂嫂,才能有机会上几天学。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兵书、史书,长年累月未曾间断,就是年老的时候眼睛不太好使,也让人读给他听。为人低调,待人和善,对兄嫂的情谊非常深。
  前20年都过得比较平静,没有显示出什么过人的天赋。20岁起,开始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屡立战功,做到了军长级别,主要负责镇守边防重镇,曾和独孤家族的创始人独孤信关系甚好。这位老兄熟读兵书,尤其是《孙子兵法》,所以特别重视情报的作用,用兵如神、奇计迭出,往往令对手防不胜防,就是自己人有时候都搞不明白他的部署,除了一次败给北齐第一名将斛律光之外,几乎百战百胜。

  但真正令他扬名天下的,还是那场惊心动魄的玉璧之战。
  日期:2014-10-16 11:08:08
  十五、名将与名将(二)
  让我们将目光转回到34年前,那个萧瑟的秋天。

  一代枭雄高欢调遣精锐士兵10余万,几乎是倾巢出动,预备一举解决宇文泰这个心腹之患。九月到达玉璧城(今山西稷山县西南),这是去进攻宇文泰必先攻取的一个城市。对于高欢而言,这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城市,而镇守它的将领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刺史而已,这会和他以往遇到的战斗没有什么区别,对方除了投降,就只能是灭亡。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轻视是失败之姨母。

  而此时的韦孝宽只有不过一万人。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当高欢的大军出发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了,他要面对着的是一个绝境:没有援军,只有靠自己。但是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都是从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起来的吗?没错,虽然没有援军,但我却有足够的自信守住这座城市,只要守住,我就可以一举成名,再也不是一个小小的刺史,我将会成就一代伟业。(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没有援兵:当时的宇文泰实力还比较弱,如果救援,就会提早与高欢决战,这是高欢所希望的;所以为了避免过早决战,宇文泰放弃救援。)

  十月份,攻城开始了。虽然整个隋唐历史有无数的攻城和守城,但我认为玉璧之战绝对可以排第二,真的是攻的有水准,守的有技术。排第一的就是唐朝“安史之乱”时的睢阳保卫战了,一个大英雄也在那次保卫战中出现。
  高欢指挥大军向玉璧城发起了潮水般地进攻,但是结果却令他很惊讶,自己虽然损兵折将,但玉璧城却岿然不动。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自己眼前这个对手绝对不是一个普通角色。他迅速纠正了自己的轻敌错误,开始重视这次战斗,开始重视眼前这个对手。看来要使真功夫了。
  好,那就先断绝你的水源,没水喝,看你怎么办,于是一夜之间改移汾河(流经玉璧城);然后又在城南堆起土山,要登土山入城。韦孝宽迅速做出反应,先用树木加高城楼,使城楼比土山高,然后在上面放箭,使对方难以登城,城南的进攻便被遏制了。至于水源嘛,可以挖深井解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