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工厂主曾经历过的大小骗局 - 希望对创业中或准备创业的您有用》
第11节

作者: 老刘_2008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刘不好接这话头,疑惑地看着老M
  老M说:不说你也知道我还能活几年,我还能干几年,我这把年纪的人,说哪天不行就不行了。老刘,你说我这样一个老家伙会和你争什么,会和你抢什么吗?
  老刘默默摇头。
  老M又问:老刘,你也看到了,我家里光保姆就两个,你看我还缺什么?
  老刘又摇头。
  老M:那你和我共事还有啥可担心的呢?
  老刘说:这样吧,老M。这事我先考虑下,再给你答复好不好。
  老M不再坚持:老刘喝茶。
  老M为何看上老刘,为何力邀老刘加盟其下与其共事呢?
  这得从老M的商业模式上说起。前面有跟贴的朋友表示过对老M起家的兴趣,老刘到目前为止,描述的只是其为人处事,个人性格,并没牵扯其它方面。现在老刘就应朋友们的要求,多说几句老M的发家历史和商业模式,供创业的朋友们借鉴,如何将一个企做大做强。
  说白了,老M和比尔。盖茨一个德性,那就是收购。老比是仗着钱多,主动出击,强买强卖,最近又有收购YAHOO之事,可见老比之强悍。而老M则是被动挨打,不情不愿,但最终能做到花好月圆,皆大欢喜,可见老M也有不同凡响之处。换句话说,老M的财该发。
  当然了,在说做大做强以前,还得先说说老M的生意是如何起步的。
  老M原本是个教师,年轻时候受了点委曲,得了十几万的赔偿,老M就带着这十几万离开上海南下创业,说是创业,就是想拿这点钱来深圳买股票,大赚一笔后,风风光光回上海养老。老M有着上海人特有的对股票的敏感和热情。但是很不幸,老M不是块做虚拟经济的料,几个回合折腾下来,钱就只剩五六万了。
  老M没脸回上海了,索性就在深圳就地创业吧。
  老M以前是个中学物理老师,对无线电有点常识和兴趣,就上赛格电子市场挑了个最热门的电子产品BB机,准备在它上面押宝。老M花千把大元买了一个BB机回来,又买了螺丝刀电烙铁等工具,将BB机拆开,在宝安翻身路上的出租屋里足足研究了三天。然后折回电子市场找配件,花了十几天,将全部的供应商找齐,花时间花耐心说服别人,先付点首期款拿一点货,尾数收到货款后再付,并且加付20%。(这就是老M的过人之处,老M算把老马的理论给吃透了)
  写到这里,老刘眼前浮现出老M给老刘痛说革命家史的场景:老M忽然站了起来,把老刘吓了一跳。老M双手背在后面,摇头晃脑,即席给老刘背诵出下面洋洋洒洒一段话:
  如果资本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敢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诚哉斯言。老刘心叹。
  当然喽,也不全是利益驱动。老M停下来解释道,一是我拿的货少,二是那时骗货的也比现在少,人家放心。三也许是我这把老脸起了作用,人家不忍心一个五十几岁的老头子创业的热情受到打击。不过说一千到一万,还是我那百分之二十起了作用,老M得意地总结道。
  然后,老M花了点钱在内地小报上打广告。那年头内地人迷信深圳,当然也有BB机一货难求的背景。结果广告效果好得出奇,大大出乎老M的预料。内地商户纷纷打电话过来请求进货。
  老M真情劝告别人,您不如先拿个样品试试,合适了再批量下单。其实老M当时根本就没有资金财力组织批量生产。
  于是内地纷纷汇款,要求老M发样品过去。那样品自然比批量拿货的贵上不少,再加上从货运站拿的运费折扣,老M手头很快周转过来,开始了大规模生产。老M的第一桶金诞生了。
  老M深情回忆说:老刘,你不知道,那可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啊。光凭寄样品我就发了不小的财。

  老M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时,面泛红晕,两眼放光。连老M都露如此情态,可见那真是一个淘金的好岁月。应该说老M当年及时踩上了“金光大道”,并在这大道上一路顺利走过来,走到了现在。老刘还要祝愿他走向未来。
  老刘为什么把美好的祝愿送给老M?
  因为老刘服老M的气。
  老刘为什么服老M的气?
  因为老M发家一不靠MBO国家,二不靠套取人民银行,三不作房地产买卖,四不坑蒙拐骗群众,五不作偏门生意。能做到这“五不”而发家的,凭什么不能让老刘服气,又凭什么不能让大家服气?
  老M和老刘深情回忆时,两人已经很熟了,L哥的事情也已经结束了。L哥的腿由于当初老刘请求老M出手的缘故,也侥幸没被追债人剁掉,但整个人却逾发的堕落了,最后不知所踪。先按下L哥不表,接着说老M,因为老刘还没有交待清楚老M找老刘的原因。
  老M有了第一桶金,就想第一麻袋金。在大街上人手一只BB机时,老M及时从中撤出来,拿BB机上赚到的钱办了个很大的帮定贴片厂,帮大大小小的电子公司作加工。(高人呀,六千点时,您可否从股市中抽身?)如果说电子公司是淘金的,那么老M就是卖水的了。因为此时正是随便做点电子产品都大赚其钱的时候。老M不淘金改行卖水,不说不高人一筹。
  时间久了老M被人欠下大量货款,许多看上去都很难索回了。眼看老M第一麻袋金没见着,第一桶金都有赔进去的嫌疑。老M是个善动脑筋之人,研究了一下债务结构,发现除小一部分是恶意欠款一小部分已经跑路走人外,其实大部分人并不是真的想欠款不还,确实是没有资金周转,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罢了。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写到这里,老刘感叹,多少小企业多少创业人因没有资金支持而倒在成功前夜。社会风气如此之败坏,人心如此之奸诈,与三角债有没关系呢。谁能伸出援手拉创业人一把呢。拉他们一把,也就是拉这个社会一把)
  换作一般人,正常的做法是停止与其经济往来,做如下两种选择之一种:一曰公了,一曰私了。其实“公了”不见得好,上法院打官司,玩个马拉松大战,最后赢了还不一定拿到钱,只是养肥了大大小小的律师和枉法的法官。“私了”亦未必佳,和谈不成则黑衣人群殴,花钱不说,还恐致人伤亡惹上官非,同样不好。
  老M毕竟是老M,他走了第三条路。老M把品性尚好的欠款客户请来恳谈,问其有没继续做下去的决心,客户曰有。老M又问有啥困难。客户曰缺资金周转。老M问其缺多少,客户曰欠外债多少,重新启动正常的生产经营又缺多少。
  然后老M说:这样吧,你回去做个资产负债表拿给我,外债我替你还,重新启动生产所需的资金也由我来出,不过我要说明,我这钱不是白送给你,也不是借给你用,我是拿这些钱入股你的公司,你愿不愿意。不愿意,就当我老M没说,要是愿意你就写个方案出来。如果你想把公司全卖给我你留下帮我打工也行,你拍屁股走人我也不拦你,不过要等我找人把厂子理上正路后你再走。怎么样。
  就这样老M越做越大,涉及行业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旗下一间新公司与老刘所处行业重合。看到这里,聪明的朋友一定知道老M找老刘的原因了。老M当时正是收购了一家与老刘生产范围相同的厂,原来的老板要回内地老家不想再干了。
  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仅凭一面之缘老M是凭什么看上老刘的呢。
  要知道,不光登广告能招来骗子,骗子也会跑去登广告呀。后来老刘也问过老M,老M呵呵一笑,反问道,你说呢?
  老刘喝茶,作思索状。老刘自己也不得其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