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唐史的正能量——用精彩给你好看》
第3节

作者: 木唐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与此同时,李渊在建国之初,还把他的嫡子们都安排到长安的宫城里居住。
  长安宫城分为三大块。
  中间最大的一块叫太极宫,也就是原来的隋朝大兴宫,是供李渊起居、听政的场所,同时住有万贵妃(即万氏)、尹德妃、张婕妤等一大堆后妃们。
  西边一小块叫掖庭宫,住有从事清洁工作的各类宫女等等。
  东边一小块叫东宫,住有太子李建成及其眷属和卫队等。
  不知是不是觉得太极宫太大,一个人住着太浪费了,李渊很早就在太极宫里给李世民和李元吉各自安排了一处好宅子,李世民住太极宫西部,靠近掖庭宫的承乾殿;而李元吉的宅子呢,则是太极宫东部那处著名的建筑:武德殿后院。李渊此举很明显是要和儿子们多亲近,多走动。比起他的七姨夫杨坚和表弟杨广来,李渊很重视亲情,他就是要儿子们守着他,共同享受化家为国的累累硕果。
  另据史书中的记载,在武德四年以前,东宫以及秦、齐二王府可以与李渊在太极宫里的寝宫之间昼夜通行,没有任何限制。而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出入皇宫,居然都可以骑马带刀带弓箭!

  由此看来,至少在武德四年以前,李渊对他的儿子们,几乎是不设防的。
  不但自己讲亲情,他更希望儿子们,他身边所有的亲人们都能讲亲情,大家各安其分,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但可惜事与愿违,他的家庭与众不同,注定不会有这样的福分。就在不知不觉间,他的亲人们,尤其是他的三位嫡子们早已分成了两个派系,而且彼此之间势如水火!
  这两个派系也是当时唐帝国高层的两大集团:一为李世民的秦王府集团,在此简称为秦府集团。而另一集团,便是反秦联盟。

  日期:2013-02-20 16:08:11
  《咏李世民》
  木唐
  李世民终年五十有二,因作五十二句,四句一韵,诗赞曰:
  隋室靡靡江山病,乱世纷纷烟尘兴。中原鹿迹知谁逐?点数天下尽豪雄①。

  少年一出世皆惊②,总揽英雄入彀中③。龙兴晋阳岂天命④?济世安民志凌云⑤!
  王师直入长安城⑥,一战横戈灭西秦⑦。千里穷追收汾晋⑧,大军重重困洛城⑨。
  腰悬大羽跨六骏⑩,玄衣铁甲陷百阵⑾。身当大寇纵奇兵,天赐英武谁与争!
  虎牢关前敌胆摧⑿,两雄二国皆成灰⒀。狂飙一落千军碎,上将又平河北回⒁。
  经年征衣满尘土,九州一合势如虎⒂。残血依稀照玄武⒃,贞观大名垂千古⒄!

  励精图治不知倦,殷勤纳谏规宏卷⒅。修身克己襟怀广,轻徭薄赋王道传⒆。
  大开科举擢寒士⒇,均田泽被苍生食(21)。法行一国有宽仁(22),权分三省无偏失(23)。
  诚怀四海黎庶心(24),知人善任赏罚公。名将风流一时发(25),君明臣直百代闻(26)。
  旌旗猎猎大风里,三军战鼓响如雷。大漠生擒可汗归(27),偏师犹能扫碛北(28)。
  高昌铁勒吐谷浑,四夷群胡争归命(29)。凌烟阁上酬功臣(30),开边拓土扬威名。
  帝业千秋治垂拱,国疆万里享太平。赫赫武功天可汗,煌煌文治唐太宗(31)!
  世人但慕唐风盛,不知唐风少年魂。帝皇千载终寂寂,青史唯忆少年心(32)!
  注释:
  第一节 ①——⒂ 讲述李渊李世民父子反隋建唐,并消灭割据,统一中国。
  ①隋末天下大乱,反隋势力风起云涌,遍地反王枭雄,纷纷割据一方。
  ②少年,此处专指李世民。
  ③彀为一箭之地,也就是箭的射程,引申为君王可掌控的范围。李世民曾有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④晋阳即太原,李渊发动太原兵变,正式走上反隋建唐之路,山西太原因此而成为李唐的龙兴之地。
  ⑤此处嵌入李世民的名字,李世民看到隋末大乱,萌生反隋之意,以安天下,济苍生。他也是策划太原兵变的核心人物之一。

  ⑥李渊父子发动兵变后,一路率军攻入长安,大唐就此开国定鼎,李渊为唐朝开国皇帝,年号武德。
  ⑦武德元年,李世民以秦王身份首次挂帅出征,率唐军攻灭割据甘肃一带的西秦薛氏政权。
  ⑧武德二年至三年间,李世民率军大败割据山西北部的刘武周精锐,并穷追不舍,收复太原。
  ⑨武德三年七月后,李世民率大军出兵中原,围困东都洛阳,以期消灭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王世充的郑政权。

  ⑩大羽,指李世民的常用弓箭,大羽箭,箭杆倍于普通弓箭,尾部有四支羽毛,可证明他臂力惊人。六骏,指李世民在统一战争年代所骑过的六匹宝马,李世民属马,且对马感情极深。
  ⑾李世民在围困洛阳期间一手打造的快速反应部队,黑色战云玄甲军。此军虽只千余骑精锐,却可横扫十倍以上敌军,彪悍之极。
  ⑿李世民围困洛阳后,王世充向割据河北的夏王窦建德求救,窦建德率援军进抵中原天险虎牢关前,被李世民率唐军所阻,唐夏双方爆发虎牢大战,唐军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大败夏军十余万,令其魂飞胆丧。
  ⒀武德四年,虎牢大战后,唐军生擒窦建德,一举灭夏,随后乘势返回洛阳,继续围困王世充,郑政权的王世充走投无路,被迫出城投降。唐军就此一箭双雕,击灭郑、夏两国,并生俘王世充、窦建德两大枭雄班师长安。
  ⒁武德五年,秦王李世民出兵河北,以水淹七军之策重挫窦夏政权的余党,刘黑闼。上将,指李世民曾因功被封为,天策上将,既有秦王府,也有天策府。
  ⒂指唐朝完成了统一,中国大地重又生机勃勃。
  第二节 ⒃——(26) 讲述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

  ⒃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兄长李建成、四弟李元吉,并就此登基即位。李氏兄弟阋墙,骨肉相残,喋血宫禁。
  ⒄李世民年号贞观,开创史上的治世巅峰,贞观之治。
  ⒅李世民治国以纳谏知名,集思广益,当时进谏的第一名臣,当属魏征。
  ⒆租庸调,解放生产力,为百姓减负,自然是王道。
  ⒇科举制在贞观时代真正确立,李世民大开科举,以进士科取士,寒门庶族从此有了一条通往高层政治的道路。
  (21)唐承隋制,贞观朝继续实行均田制,以休养生息,富国强兵。
  (22)贞观时代的法制精神,宽仁慎刑,李世民有鉴于隋末的严刑峻法残杀良民,力求立法公允,避免滥杀无辜。
  (23)三省六部制,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三个大部门互相监督,互相协助,既有利于皇权,也可以尽量避免施政失误。
  (24)李世民的做人原则和领导艺术,以诚待人。
  (25)贞观时代群星闪耀,有李靖、徐世勣、李道宗等众多名将,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众多名臣,都是当时的风流人物。
  (26)李世民开明,魏征等人直言敢谏,是谓君明臣直,一对双赢的君臣典范。

  第三节 (26)之后——(31) 讲述李世民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