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前所未有的解读)》
第53节

作者: 迅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袁绍与公孙瓒和解之后,初平四年三月上巳日(即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曹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袁绍驻军在薄落津(今河北省广宗县西),与众人一起过上巳节。正与众人设宴欢会之时,突然有人来报,魏郡郡兵谋反,与黑山贼于毒里应外合占领了邺城,并杀害了魏郡太守栗成。黑山贼有十余部,共计数万人,全都集结在邺城。座上宾客有人的家眷还在邺城城内,听说后不禁大惊失色,甚至有人竟偷偷哭泣起来。袁绍面不改色,命都督继续行酒、投壶,谈笑自若。黑山贼中有一名叫陶升的,过去曾当过内黄的小吏,自称平汉将军,率领本部人马从西门进入邺城,关上府衙大门,不让其他人进入,然后,他将袁绍的家眷以及在州府内的士大夫们送到车上,亲自护送出城,送至斥丘(今河北省成安县东南)。袁绍到后,遂驻扎在斥丘,以陶升为建义中郎将。

  大约得知袁绍逼近之后,于毒等人就放弃了邺城。袁绍率军进入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鹿场山(即鹿肠山,在淇县庙口乡境内,为于毒所部根据地)苍岩谷,围攻了五天,终于攻克了于毒的老巢,诛杀于毒以及朝廷任命的冀州牧壶寿,斩杀一万多人。得胜之后,袁绍趁热打铁,率军沿着鹿肠山继续北行,进击黑山贼左髭丈八等部,全部将其消灭。又逐次讨伐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黑山各部,一一将其消灭,斩杀了数万人,全部荡平了黑山贼的老巢。最后,袁绍率军与黑山贼的大头领张燕、四营屠各胡、雁门乌桓等在常山(今河北省元氏县)展开了一场大战。张燕拥有数万精兵,数千骑兵。袁绍与吕布与张燕等大战了十余天,双方死伤惨重,遂各自撤离了战场。吕布胯下赤兔马,能“驰城飞堑”,当时的人们就说:“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在交战中,吕布经常与其亲信猛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率先冲击张燕的大阵,一日之内有时曾出入敌阵三四次,均得胜而还。

  日期:2014-01-16 14:40:12
  38、一伐陶谦
  世事无常。
  吕布诛杀了董卓,替袁绍报了家仇,不曾想又被李傕等人逐出长安,成为朝廷通缉的要犯,吕布、袁绍这两位昔日的对手如今又聚到了同一个屋檐之下。
  在袁绍阵营里,吕布是个另类:他是朝廷任命的正牌奋武将军,袁绍是自封的车骑将军;吕布是个流亡者,袁绍是冀州的实际统治者;吕布仅有数百骑兵,袁绍却拥有整个冀州的武装力量;吕布曾助纣为虐,与关东联军交手,袁绍则是关东联军的盟主;袁绍想把吕布视为部下,但吕布又不甘心把他认为主子。
  吕布自以为对袁绍有恩,又觉得袁绍手下的文武不过是自封的,而自己却是朝廷命官,因此,看不起袁绍的将领们,没什么尊贵之处。吕布还多次向袁绍请求给自己增加一些兵力,这也引起了袁绍的猜忌,况且,吕布手下虽然骁勇善战,但军纪却很坏,经常四处劫掠,这也让袁绍心中不快。
  吕布也觉察出了袁绍的不快,遂向袁绍告辞,前往洛阳,袁绍假意表示同意,委任他为司隶校尉。袁绍担心一旦吕布离去,将来可能成为自己的对手,遂决定趁其不备,将其杀掉。
  吕布将于第二天出发,袁绍派来三十名壮士,以护送吕布为名打算伺机于深夜杀死吕布。吕布早知来者不善,遂将他们安排在自己的大帐一侧,夜幕降临,吕布让人在自己帐内弹筝演奏,外面的人等到半夜,帐内却还在演奏,遂昏昏睡去,吕布趁机溜出帐外,而袁绍派来的人却没有察觉。等到这些人睡醒之后,冲入帐内,朝吕布床上乱砍一通,认为已经杀死了吕布,遂回城复命。
  第二天清晨,袁绍查问之下,却发现吕布还活着,担心吕布会反攻,赶忙下令紧闭城门,吕布遂率众离去。袁绍命人追击,但都害怕吕布,无人敢上前挑战,吕布一路南下,投奔河内太守张扬去了。
  吕布路过陈留太守张邈时,二人握手发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袁绍听说后,对张邈是恨之入骨。虽然张扬与吕布是同乡,但由于李傕、郭汜等人开出了诱人的价钱悬赏吕布,张扬以及手下都想结果了吕布去邀功请赏。吕布得知后,对张扬说:“我与你有同乡之谊,你杀了我,只能削弱你自己的势力,对你自己不利。倒不如以我为筹码,这样,得利更大。”张扬遂表面上答应了李傕、郭汜,但实际上将吕布保护起来。李傕、郭汜无可奈何,最终不得不赦免了吕布,以朝廷之命任命吕布为颍川太守。

  初平四年夏天,就在曹操将袁术赶到寿春、回师定陶后不久,他与徐州牧陶谦的矛盾也激化起来了。
  曹操基本上属于袁绍集团,而陶谦则态度暧昧,基本上是袁绍的敌对力量,不久前,还曾应公孙瓒之请,驻军发干,协助田楷抵御袁绍。兗州与徐州相邻,双方又分处不同的集团,冲突在所难免。就在前不久,曹操就曾率领大军穿越徐州地面,一路南下,追击袁术,但即便如此,双方之间尚未彻底翻脸。
  而就在此时,一件似乎不起眼的小事却引发了一场大的争斗。到了这一年的夏天,徐州彭城附近的下邳阙宣聚集数千人马造反,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开始时与之联合,后又将其击杀。
  《三国志·武帝纪》称:“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大清一统志》称,华县,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北六十里,费县,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二十里。在东汉时期,华县和费县均属于兗州泰山郡。任城国,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也属于兗州。后世史学家都认为,《三国志》的说法是为了替曹操讨伐陶谦寻找借口,因为,身为州牧的陶谦不可能贪图阙宣的数千人马而与阙宣勾结。其实,这种怀疑虽有一定道理,但阙宣称帝后没有进攻近在咫尺的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郯城(今山东省郯城县,原徐州刺史治所),却闯入兗州,这就有些耐人寻味。考虑到当时曹操与陶谦已经结怨的事实,陶谦借助阙宣的乱兵骚扰曹操的地盘,也不是没有可能。

  阙宣的乱兵夺取兗州泰山郡的华县和费县,又劫掠任城国,当然会引起曹操的反击,更为严重的是,曹操的父亲曹嵩又被陶谦的军队杀害了!
  日期:2014-01-16 14:40:38
  郭颁《世语》称:“曹嵩在泰山华县”,《三国志·武帝纪》称:(曹嵩)“董卓之乱,避难琅邪。”琅邪国治所在开阳,即今山东省临沂市北;下属又有琅邪县,在今山东省胶南市。
  据《三国志》记载,此时,曹操已经命令泰山太守应劭前去迎接曹嵩离开这一是非之地,曹嵩家财万贯,辎重有一百多辆,陶谦的部将率军驻扎在阴平(今江苏省沭阳县西北),士兵们贪图曹嵩的财物,遂在华县、费县之间将曹嵩及其幼子曹德杀害。《后汉书·应劭传》称,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其子德从琅邪入泰山,应劭派兵迎接,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来怨恨曹操多次进攻徐州,遂派遣轻骑追上了曹嵩一行,在泰山郡边界将曹嵩等人杀害,应劭担心曹操怪罪,遂弃官投奔袁绍。郭颁《世语》所述内容与之相似,但更详细,称,应劭的部队还没有到来,陶谦秘密派遣数千骑兵赶到,曹嵩家以为是应劭的部队,毫不设防,陶谦军在门口将曹德杀害;曹嵩闻变,在后墙挖个洞逃跑,先让小妾走,但小妾肥胖,情急之下过不去,这时,乱兵已经闯了进来。曹嵩与小妾躲到厕所里,被军人搜出杀害。但韦曜的《吴书》却有另外一个版本,称,曹操迎接曹嵩,陶谦派部将张闿率领二百骑兵护送,张闿在华县和费县之间杀害了曹嵩一家,劫去财物,投奔淮南的袁术。

  虽然存在有各种版本,但基本事实是一致的,即:一、是陶谦的部将杀害了曹嵩,并劫掠了财物;二、曹嵩一家死于华县、费县之间;三、此时徐州军队已经进入兗州地界。四、如果没有上级的命令,驻扎在遥远的阴平的徐州军队怎能如此精准地长途奔袭,杀掉了曹嵩一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