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用战略眼光读『西游』》
第34节

作者: 老夫无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01 22:33:52
  @老夫无奈 50 小白龙:观音同意我杀生
  对《西游记》的读者来说,大圣大战小白龙,是一个关于吃马变马的故事,观音来了,说明真相,小白龙变成大白马,完事儿;对《西游释厄传》的读者来说,远非吃马变马这么简单。
  从石猴出世那一刻起,天庭就一直跟一股要用“文斗”的形式,夺取最高权力的政治力量进行持续较量,除了大圣住大牢的五百年里,双方暂时消停以外,一直就纠缠得波谲云诡。
  如来当着玉皇和天庭的高层,公开表示过:你回去好好练练,真的有能耐的话,就让玉皇去灵山,由你坐龙椅。你瞧,玉皇退二线以后去哪里颐养天年,都安排好了。
  大圣又闭关修练了五百年。玉皇不会也不可能忘了这个茬儿。
  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一种较量形式。大闹天宫是剽悍版,西天取经是文雅版。不管什么版,都是冲着玉皇的御座去的。
  实际上,白龙吃马,是天庭和大圣取经路上的第一场正式较量;小白龙打头阵。
  一方出场的是唯一的主力,一方出场的,是个在自己阵营里根本就不入流的纨绔子弟,更讽刺的是,这条龙在取经队伍里的地位,十分低下,只是用来当脚力使唤的,一般情况下,连个开口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别人吃饭,小白龙只能吃草。这个对比本身,对大圣和大圣的恩师而言,就是一个蔑视。和大圣当弼马温、桃园保安,是一个路数:你“下方之物”,我们不是怎么当回事儿。
  当然,谁都可以说这是信口雌黄,事情原本没有这么复杂。
  试问:大圣在两界山住大牢,远远听到有人说话,就能判断出是唐僧来了,现在,这师徒俩在那里大哭大闹、骂不绝口,小白龙耳朵没聋,他也不是个傻子,不可能看不出来、听不出来唐僧就是那取经人。可他偏偏就不出来认师父,这又怎么解释?
  小白龙是故意跟大圣捣蛋:我这个只有资格当畜生的,偏偏要跟大师兄比一比,谁的能力更全面一些。

  这场较量,大圣力气上赢了,武功上,没有看出什么特别之处,人家小白龙几乎都能应付,至于敌进我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还走得无影无踪,打开雷达也找不到失联客机,这种游击战战术,大圣是输了个稀里哗啦。
  二神对唐僧和大圣说,这白龙,不是别人,就是观音安排下的取经队伍成员:二位,别急,就在这里等吧,等什么时候观音来了,那白龙就出来认祖归宗了。
  完全是看笑话的节凑。
  谁要敢说玉皇的这两个基层官员按了好心,大唐的第一高僧就敢跟谁急。
  大圣:我这就找观音去!
  唐僧:“若要去请菩萨,几时才得回来?我贫僧饥寒怎忍!”你瞧,他现在最关心的不是取经,而是自己的肚子,大唐第一高僧,又怕冷又怕饿,还拒绝步行,没有马不往前走。
  观音来了,大老远就“只见孙行者正在涧边叫骂”,大圣不是骂白龙而是骂观音。大圣觉得,是观音害苦了自己,这紧箍咒,也太坑爹了。大圣现在根本就不知道,观音是奉命行事,那紧箍咒,是如来让他戴着的。
  白龙从水底一出来,就和大圣吵了起来:你没说一个“唐”字,我不知道是师父来了。还对观音说:我肚子饿了,吃了那白马。

  观音没有追究白龙假装耳朵聋的恶作剧行为,对一口吞下唐僧的坐骑这种杀生恶行,什么也没说。也就是说,不杀生的政治原则,观音这一次放弃了。观音说过不让白龙为非作歹的话,看来,吃动物、一口吞下活生生的动物,不是为非作歹。
  大圣是心猿,白龙是意马;心猿和意马,并不是朝一个方向使劲儿。实际上,指望心猿意马变得一心一意,那简直是违反“造化会元功”。
  在对待白龙和大圣的态度上,观音十分明显地偏向白龙。那么,观音朝哪儿使劲儿?
  十五回:只听得半空中有人言语道:“圣僧,多简慢你。我是落伽山山神土地,蒙菩萨差送鞍辔与汝等的。汝等可努力西行,却莫一时怠慢。”
  观音事先知道白龙要活吃唐僧的马,甚至,连缰绳、鞍鞯也一口吞下,所以,早就准备好了鞍鞯、马鞭。
  观音实际上放纵白龙胡作非为。关于怎么解决肚子饿的问题,二师兄和老沙,应该不比小白龙的理解能力差。
  吴老先生,你能折腾得再狗血一点儿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