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惊梦(《明末那些事儿》之二),历史上最纠结惨烈的“三角虐斗”》
第44节

作者: 赤脚踏沧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12 06:29:48
  【080】
  第八章 翻案不得人心(13)
  第二天一早,马士英衣冠楚楚,像没事人似的,坦然自若,趾高气昂进入了内阁,继续升座办公。
  他有生以来最为严重的危险和挑战已经过去了。不久,民间到处传播起这样一首饱含讥刺的民谣:
  “要纵奸,须种田(田成);欲装哑,莫问马(马士英)。”
  摸摸肿痛的脊背,转危为安的马士英恨透了黄澍,恨不得立即置他于死地,但他知道可怕的不是黄澍,而是拥兵百万的左良玉。因为有宁南侯左良玉在背后撑腰,小小的巡按御史黄澍才变得如此狂妄霸道,咄咄逼人。

  马士英不想得罪左良玉,他只能暂且忍下这口恶气,不去招惹黄澍。
  可黄澍同志一看权奸马士英照旧每天人模狗样地上朝议事,肺都气炸了,他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这么快就改变了主意,于是就一封接一封地继续上书。他辛辛苦苦向弘光帝连续上了十份奏折,最后终于得到一句回复:
  “黄澍速回湖广,协助宁南侯料理恢复承天、襄阳事宜。”
  日期:2015-05-12 16:24:15

  【081】
  第九章  绝地反击(1)
  苏惠才名千古绝,阳台歌舞世无多。
  若是同房不相妒,也应快杀窦连波。
  ——马士英
  为了表白心迹,马士英拿出一首自己写的小诗让姜曰广、高弘图品评。诗中借用了这样一个典故:
  苏惠,字若兰,是前秦大将窦连波的妻子,容貌秀丽,文采斐然,曾因思念驻守边城的老公,写成一首八百余言的“回文诗”寄出,让老公异常感动。苏若兰也因此与东晋的谢道媪、南宋的李清照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才女。

  诗中的“阳台”也是一位美女,姓赵,是窦连波的小妾,能歌善舞,娇媚可人,深得老公宠爱。苏惠自然不高兴,经常以正妻的身份教训她,有一次老公不在家,苏惠竟然寻隙打了赵阳台一个耳光。两人关系如此糟,窦连波感到很闹心。
  在诗中,马士英是以苏若兰指代东林党,以赵阳台指代阮大铖,希望他们之间能够和平相处,彼此包容。
  这当然是马士英自作多情的的一厢情愿!
  相对而言,一向被认为是忠贞典范的史可法态度倒是比较宽容。据说,当初起草监国诏书的时候,里面有一句“逆案不得轻议”的话,史大人在审议的时候提笔给抹掉了。他认为,国家大事败坏到这种地步,在起用人才方面应该宽容一些,不能再固守过去的框框,否则会给人一种心胸狭窄的印象,似乎是不想让天下之才供天下之用。
  可不知怎么回事,五月初监国诏书正式颁布的时候,“逆案不得轻议”这句话又被重新添了回去。许多人认为,这是当时掌管礼、兵二部大印的吕大器做的手脚。
  因为在吕大器、姜曰广等东林党人的心目中,自古以来都是正邪不两立,冰火不相容。阮大铖是邪恶的阉党,就应该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吕大器、刘宗周、黄澍三位猛人的轮番炮轰,把东阁大学士马士英炸得焦头烂额,体无完肤。
  多亏弘光帝身边的几个太监巧舌如簧、煞费苦心,才使得马士英最终有惊无险,转危为安,从悬崖边上被拉了回来。看来,平时多积攒一些人脉,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啊。
  当初马士英带兵扈驾、拥戴福王,打乱了东林党人的如意算盘,将东林党人置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正是从那时开始,他就已经走到了东林党人的对立面。
  接着,排挤走了威望素著的首辅大学士史可法,让在朝在野的清流派人士恨得咬牙切齿,都咒骂他就是阴险误国的大奸臣秦桧;
  后来,又极力要起用铁哥们阮大铖,立即遭到铺天盖地的攻击,东林党大佬刘宗周甚至建议把马士英赶出南都,打回原形,小小的巡按御史黄澍当着皇上和群臣的面更是大打出手,非要将马士英置于死地。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这一回马士英算是彻底被激怒了,他气得暴跳如雷,咆哮不止,发誓要报复所有跟他作对的人。
  面对人多势众的对手,他检阅了自己的死党队伍,当然主要是几个太监、勋臣和驻守外地的武将,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和恐惧——起用阮大铖的愿望更强烈了。
  由谁首先打响第一枪呢?
  马士英正思忖之际,一个心怀叵测的牛人已经率先冲了出去,发起了第一轮冲锋。他定睛一看,此人不是别个,正是外表俊美、内心毒辣的东平伯刘泽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