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解读:三国大梦》
第31节

作者: 河北赵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7-14 00:28:16
  (109)
  我自徐州还,乃闭门谢客,足不出户。雀儿见我终日郁郁寡欢,问其故,我叹曰:“吾以曹阿瞒为明主,然其东征徐州,所过残戮,行禽兽之举,比之千百年后倭寇,有过之而无不及。”
  雀儿问曰:“君欲另投他人乎?”
  我曰:“尚未决耳。”
  我沉思数日,暗想:曹操后虽有天下三分之二,然吾既知天意,岂不能逆天而为哉!
  陈留边让闻曹操征陶谦,屠杀徐州百姓数十万,乃曰:“曹操残暴不仁,屠杀徐州百姓数十万,五县俱空,道无行迹,乃为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言行相悖,岂不伪乎?”
  知之者告之曹操,操大怒曰:“竖儒焉敢议我。”令曹洪引军士五百人赴陈留,围住边让府,将府中男女老幼悉杀之。
  边让有才名,天下知之,故其被杀,兖州兗州士大夫皆恐惧。陈宫私见我曰:“曹公不仁,前屠徐州,后杀边让,兖州士人,多为之寒心。”
  我亦曰:“昔在酸枣时,吾以曹阿瞒明主,跟随至此,今观之,真残暴好杀之人。”

  宫乃闭门掩户曰:“将军破黄巾,讨董卓,败黑山,走袁术,以铁骑三千纵横四海,所向无前,名震天下,谁人不知?奈何屈身残暴之主,求得斗筲之位?以将军之威名,纵引众自立,亦可雄居一方,傲视诸侯。”
  我曰:“公台纵不来说吾,吾已有此心久矣。”
  宫大喜曰:“将军若有此心,某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二注:根据《蒿里行》内容,此诗应该写于袁术称帝之后,赵二为了行文需要,将曹操作诗时间提前了。)
  日期:2015-07-14 23:43:22

  (110)
  我乃与陈宫同谋,因问陈宫何人可与共事,宫曰:“从事中郎许汜、王楷皆有反曹之意,可与共事。”
  我颔之。
  宫曰:“张孟卓兄弟与将军素来交好,且关东之义兵起也,孟卓兄弟首唱义兵,曹操以部曲从之,今曹操为兖州刺史,位在孟卓之上,孟卓必不愿也。将军若反曹,某以情谊、利害动之,孟卓兄弟必肯助将军。”
  我然之。
  宫又曰:“吾闻吕布尝过陈留,与孟卓相会,孟卓待之甚厚,二人把手共誓。袁本初怨布,令曹操击孟卓,操不肯。操虽不肯助本初击孟卓,然孟卓必不自安。今所以未反者,虑无同心者耳,将军首事,孟卓必应之。孟卓若响应,吕布亦当相助。吕布骁勇,当世无敌,若能助将军,大事可成。”
  我问曰:“吕布今在何处?”
  宫曰:“在河内太守张杨处。”
  我曰:“吾与公台同去劝孟卓共盟。”
  宫曰:“不可。”
  我问其故。

  宫曰:“今操尚在兖州,耳目众多,谋若外泄,事必不成。不如待操再征徐州,将军与孟卓会谋不迟。”
  我曰:“公台何以知操将再征徐州?”
  宫曰:“操前征徐州,不利而返,临行遥望郯城,其意难平。且边文礼以口舌之议,尚遭举家灰灭之祸,何况陶谦杀操父乎?”
  日期:2015-07-15 23:13:15
  (111)
  兴平元年四月,操果召众将,议复征徐州事。荀彧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公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虽屡遭残坏,犹足以自保,是亦公之关中、河内也.。今豪杰并起,诸侯虎视,公若倾师东征,若兖州有失,公当安所归乎?夫事固有弃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权一时之势,不患本之不固可也。愿公熟虑之。”

  操曰:“前屠徐州五县,陶谦已然丧胆,今再征之,当能尽克徐州诸城,而断陶谦之首。”
  荀彧曰:“不然,公前屠徐州五县,今徐州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徐州未易下也。”
  操怫然曰:“如君所言,父仇不报耶?”
  陈宫因机进言曰:“徐州不可不征,而文若所言亦不可不听。公若征徐州,当留大将镇守兖州以备不虞。将军沐雪存威名远播,甚得众心,若使镇兖州,公必无后顾之忧。”

  操喜曰:“公台所言甚善。”乃表我为山阳太守,引众屯昌邑,以镇兖州;东郡太守夏侯惇引众屯濮阳;司马荀彧、寿张令程昱守鄄城。操自引大军征陶谦。
  大军将发,陈宫请留守,操问其故,宫曰:“前日偶患足疾,疼痛难忍,不堪远行,愿公怜之。”
  操叹曰:“吾本欲与公台同征徐州,早晚请教,不意公台如此。”乃留陈宫同守东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