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用战略眼光读『西游』》
第29节

作者: 老夫无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30 22:41:04
  43 西游第一站的反复提醒
  想来,唐僧带着两个小和尚上路,心情一定十分悲凉,从他和同事、门徒们的对话看,这里面,肯定没有悲壮的意味。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是壮士,自己愿意上,唐僧是和尚,一点儿都不愿意“蹄朝西”。
  唐僧满腹怨恨,他一路上肯定会拿谁出气儿,就看他后来的几个弟子里面,哪个是天然的倒霉蛋了。
  从第十三回起,就是第二次西游的正本戏了,吴承恩不能不交代自己对二次西游的整体看法,他得提醒他的读者,别光看《西游记》,忘了《释厄传》:
  大有唐王降敕封,钦差玄奘问禅宗。
  坚心磨琢寻龙穴,着意修持上鹫峰。
  边界远游多少国,云山前度万千重。

  自今别驾投西去,秉教迦持悟大空。
  这首诗,等于一个路标,必须稍作解释:
  首联:皇帝让去,不得不去,反正一死,去了也许不死;
  颔联:取经就是“寻龙穴”、“上鹫峰”?老吴,你就是这么看灵山的?下手确实黑了些;
  颈联:路远不好走倒也罢了,观音连个路线图也没有,至于清障的事,更别说了;
  尾联:“投西去”之后,就是“悟大空”了,白走一趟,什么有用的也捞不着,“悟空”在这里等着,咯吱窝还夹了个“大”。
  这是个基本盘面,以后的任何变化,都出不了这个框框。
  第一天,唐僧住在一个寺庙里,大家问:真的要去取经?大家的意思自然是:这么荒唐的事情,你也干得出来?唐僧伸着手指,对着自己的心,好一通乱指:皇帝让去,为了皇帝的江山,我就是要上!

  那就上吧。第二天一大早,就让几个妖怪吃了两个小跟班儿,单单剩下唐僧不吃,让他发抖。这还没见到老沙呢,取经大军,就让吃了三分之二。
  来救他的是太白金星,也是弄一张纸条,在半空中扔了下来:
  十三回: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
  这个人的身份应该十分敏感,因为,他是玉皇身边的人,头号智囊。唐僧刚刚上路,就惊动了这个级别的人,可见,玉皇对这件事有多重视。
  如果哪位觉得金星此来,表示天庭全力支持西天取经,那也说得过去,大圣还是弼马温和桃园保安呢,都是天庭的下属,玉皇关心一个取经人,这是当明君的节凑。

  有一个战略性的问题,人们绝对不能忘记,两大阵营处在激烈博弈的状态之中,基本特色是“文斗”。大家都是太极高手,从“拜了四方”起,就基本排除了少林功夫显露的机会,大圣跟五不魔王那一次,使了一回少林功夫,大家心里都明白,那只是一场小小的测试,谁都不会当真。
  别以为“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就是鼓励唐僧西游,神徒里面,压倒性多数都是玉皇的人,而金星同学,是玉皇的钦差大臣。这支队伍的性质咋样,只怕绝对不是剃几个光头那么简单。
  既然李世民都下了圣旨,要取经了,明着挡,自然就不是太极拳了,那就只有使绊子这一招可用了。金星出动,玉皇这本钱,下得其实不小。
  扔了纸条,金星没走,还在使绊子:
  十三回:左有毒虫,右有怪兽,三藏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所命。
  还没走多远呢,就“左有毒虫,右有怪兽”,挡着不让走。也不知道这两种谁也不跟谁沾边儿的混蛋,这一次为什么就这么配合默契。于是,一个猎户出现了:

  正在那不得命处,忽然见毒虫奔走,妖兽飞逃;猛虎潜踪,长蛇隐迹。三藏抬头看时,只见一人,手执钢叉,腰悬弓箭,自那山坡前转出,果然是一条好汉。
  这哪里是猎户,简直就是天神下凡了——应该真的是。
  唐僧这就顺理成章地来到了猎户家,吃饭,给人家念经超度。这一次还真的管用至极,刚刚念过经,就有好消息传来:
  却说那伯钦的父亲之灵,超荐得脱沉沦,鬼魂儿早来到东家宅内,托一梦与合宅长幼道:“我在阴司里苦难难脱,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经卷,消了我的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
  猎户的爸爸从阴间出来,回家省亲了,还有更大的惊喜:我脱离苦海了,现在,生在一个富贵的、有文化传承的家庭。
  没有托生到灵山,还生在中华,看来,华夏才是第一个选择目标,别的地方,似乎不那么靠谱;1.0原来这么管用,比观音宣传的2.0,厉害多了。
  那么,既然1.0这么管用,还冒死找什么2.0?
  原来,金星在这里等着唐僧呢。
  你看,这金星多能使坏,即使1.0真的这么管用,也要等阎罗殿开过业务会议再决定吧?如果1.0真的这么管用,寺院的门,还不早就让老百姓给挤破了?
  唐僧尽管年纪轻轻,肯定不是第一次这么给人超度,也肯定不会这边经声刚落,那边就生到了富贵人家,如果没有背后的强大系统支撑,这一切,就是一个笑话。
  金星是个使坏钦差,路上的一切,都是他的小动作。

  唐僧自己,应该五味杂陈:他悟性极高,从观音的纸片,到金星的纸片,再到猎户爸爸的灿烂新生,他一定看到了取经背后的重重玄机和叠叠杀机;可以肯定,唐僧此前绝对没有这么灵光的超度,这一次这么灵光,肯定不是超度本身,而是别人的提醒。
  用吃掉取经人的两个跟班儿来提醒,这提醒的血腥味,熏人。不过,现在“吃唐僧肉长生不老论”还没有出笼,那是以后的舆论攻势。
  还得往前走。这是唐僧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