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惊梦(《明末那些事儿》之二),历史上最纠结惨烈的“三角虐斗”》
第21节

作者: 赤脚踏沧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14 16:37:04
  【038】
  第五章 大闹武英殿(7)

  路振飞过人的才干和果敢的作风引起了崇祯帝的重视,崇祯十六年(1643)秋天,路振飞被破格提拔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四岁。
  作为全国重要的产粮区,淮安与扬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时,农民起义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横扫中原,窥视江北,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忠心耿耿的路振飞可谓临危受命,但他成竹在胸,毫不慌乱,到任后立即招募乡勇,组织民团,加强战备,规定“淮安七十二坊,各集义兵”,每家至少出一人,武器自备。每坊(社区)选出社长、副社长各一人,带领乡勇白天操练,晚上巡逻。连淮安的读书人也被发动起来,脱掉长衫,换上戎装,成为这支地方义勇军的大小头目。
  淮安府库里本来存有准备向北京漕运的粮食四千石,但黄河以北已被大顺军控制,漕运粮食的水路完全阻断,路振飞果断下令,把这些粮食全部分发给当地穷苦的百姓。

  路巡抚亲自下校场阅兵,对武艺高强的勇士,犒劳牛肉美酒,赏赐银币。义勇军心情振奋,欢腾跳跃,士气高涨,黄淮一带很快集结起一支数万之众的劲旅,
  从华北战场上溃败下来的官军逃到这里,丝毫不敢骚扰放纵,都远远地躲避绕行。
  路振飞派金声桓、马得功等十七员武将率军分段防守黄河,从徐州、邳州、宿迁到清河、安东、沐阳,壁垒相望,相互为援,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御敌防线。
  江北一带能够安然无恙、坐享太平,跟路振飞的赤心保国、调度有方是绝对分不开的。
  日期:2015-04-15 09:27:11
  【039】
  第五章 大闹武英殿(8)
  在淮安,路振飞还有一位肝胆相照、志同道合的好战友——巡按御史王燮(xie)。

  王燮,字雷臣,湖广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崇祯十年进士。他熟读《春秋》,有经纬大才,初任河南祥符县令,曾三守危城。崇祯十七年三月调任淮扬巡按,与淮扬巡抚路振飞相处十分融洽。两人约定:由路振飞坚守淮安城,王燮自告奋勇负责黄河防务。
  三月底,北京陷落的消息传到淮安。占领北京的李自成派遣制将军董学礼带兵进攻江北,并任命明朝降官吕弼周担任大顺朝的淮扬节度使(相当于明朝的巡抚),前来替代路振飞,任命明朝进士武愫为防御使(相当于明朝的兵备道),招抚徐州、沛县一带。
  吕弼周是王燮的座师,因有这层关系,吕弼周满望招降王燮后,黄淮流域将唾手可得。他大摇大摆、派头十足地前来淮安赴任,路上真的遇到了王燮手下大将骆举前来迎接,不料见面没说两句话,骆举就吩咐随从人员把吕弼周捆绑了起来,送往巡按衙门。
  吕弼周老头儿别提多气恨了。哼!等见到我学生王燮再说。
  可一进王燮的巡按衙门,气氛却比严冬还要寒冷,王燮同学竟叱令老师吕弼周下跪。大顺朝节度使吕弼周翻翻眼皮,肺都气炸了,不由破口大骂:“畜生,连我都不认识了吗?”
  巡按大人王燮也厉声回骂:“乱臣贼子,我怎么会认识!”下令属下用尖刀截掉吕弼周半只耳朵,严刑讯问他投降闯贼的经过和先帝崇祯、东宫太子的去向,吕弼周双目紧闭,脸色铁青,一语不发。
  不耐烦的王燮带人把他押解进淮安城。
  巡抚路振飞一见喜出望外,亲自举杯酬劳王燮和骆举,为他俩披红戴花,并让人在辕门外把吕弼周赤裸裸地吊在高杆上,命令军营里善于射箭的士兵五人一组,都站立在二十步外,每人射一箭,射不中的退后,射中的上前领赏。
  路巡抚恨极了这种屈膝投降的无耻之徒,吕弼周被当活靶子整整射了两个时辰,最后才放下来凌迟处死。也真是够残忍的了!
  刚处理完王燮老师吕弼周的事情,义勇军战士又把大顺朝防御使武愫抓来了。路振飞因为与武愫过去熟识,不忍心立即诛杀,将他鞭打八十,并拉到闹市上示众,然后装入木笼囚车,押往南京,交给朝廷处理。
  随后,路振飞调兵遣将,在宿迁(今江苏省宿迁市)一举击溃大顺军制将军董学礼的部队,俘虏了大顺朝三员将官。
  路振飞下令把这三员武将沉入河底,并在淮安府学院大摆筵宴,庆祝胜利,给立功的文官武将八十多人记功授奖。路振飞、王燮二人亲自把盏敬酒,周围观看的群众都感到欢欣鼓舞、扬眉吐气。
  督师扬州的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史可法听到这一消息,心情振奋,高兴地给他们向朝廷请功。他在上书中说:

  “闯贼自从攻破潼关以来,声势逼人,派出的伪官一到,各地都争先恐后迎降,甚至手握兵权的总督、巡抚,也不能打碎一块伪牌,斩杀一名贼将。人心之坏,至此极矣!
  “唯有淮安军民同仇敌忾,固守城池,贼寇令牌一到即击碎,贼寇使者一来就斩杀,贼寇的骑兵逼近黄河岸边,就一鼓作气将其击溃。贼兵心存畏惧,再不敢前进半步。
  “民间义兵聚集一二十万,声势之壮,犹如钢铁长城,东南半壁江山安然无恙,都是路振飞、王燮二人的功劳。请皇上给予他们最高规格的褒奖,让忠义之士感动振奋,让偷生苟活之辈懂得愧疚和羞耻。”
  日期:2015-04-15 20:43:55
  【040】
  第五章 大闹武英殿(9)
  路振飞就是这样一位忠于职守的忠臣和能臣。
  其实,在拥立朱由崧称帝问题上,路振飞从来都不是力挺潞王的“立贤派”,他同马士英一样,铁杆支持福王朱由崧。区别只在于马士英喜欢搞投机,而路振飞是真正的深明大义,坚守“国本”。
  按说这样一个人,不该成为马士英的眼中钉,可马士英偏偏就容不下路振飞,一定要让自己的亲信田仰替代他。这其中的深意何在呢?
  原来,大将高杰向南败逃的时候,时任凤阳总督的马士英想拉拢这股势力为己所用,就派遣属下前去迎接。可淮扬巡抚路振飞愣是阻止高杰不让他通行淮安,并义正词严的指出:“大敌当前,武将应该出现在战争最前线,而不应躲进安全的大后方。”高杰只得绕开淮安,取道徐州前往扬州。
  对这件事情,高杰很气愤,马士英也不高兴。
  五月十二日,马士英为了争夺内阁之权,不待皇上同意就擅自率船队经淮河前往南京。为了避免素无军纪的凤阳兵将骚扰百姓,路振飞和王燮戎服按剑,下令淮安义勇两岸排列,不许一舟停泊,不许一人上岸,又强留下马士英船上的火器用来御敌。
  马士英更加恼怒。
  南京有一位勋臣名叫朱国弼,是明英宗时封赐的抚宁侯朱谦的七世孙,因属军功世家,崇祯帝命令朱国弼协助淮扬巡抚路振飞护卫漕运。但朱国弼见李自成的大顺军气势盛大,难以抵挡,从淮安府仓库里偷偷取出十万两白银,就要撤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