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称骨——捉鬼家族的隐秘事件记录》
第52节

作者: 巴陵亮兄
收藏本书TXT下载
  粮官见远游的儿子回来,立即张罗儿子的婚事。

  姥爹觉得应该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考虑婚事。粮官则神情黯然地说:“你早一点结婚,我就能早一点抱孙子。你父亲我时日不多了,怕看不到那一天,所以想尽早给你安排。万一看不到我们马家的后代,我看到你成家立业,死后也就瞑目了。”
  姥爹不理解父亲为什么突然说这些,以为父亲就是为了逼迫他早日结婚而找的借口而已。
  姥爹去找罗步斋商量。
  罗步斋却说:“我看还是听你父亲的话吧。他的时日恐怕真的是不多了。”
  姥爹听他这么说,心中一惊,问道:“你从哪里看出我父亲时日不多了?你以前只是驱邪捉鬼,没见你会算命测命啊。”
  罗步斋说道:“我们阿爸许确实没有学过算命之类的东西,但是你别忘了,我能说汉语是因为曾经在外学过汉语。为什么学汉语?那是因为我跟汉人学过一些玄黄之术。其中就有算命的口诀,叫做称骨。”
  姥爹恍然大悟。
  日期:2014-06-17 21:35:00

  “称骨就是用一个人的生辰八字来确定他的骨重,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分别对应一个重量,八个字的重量全部加起来,就是这个人的骨重。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方法叫做称骨的原因。骨重最轻的是二两一,最重的也不过七两一。因此,算出来的命运共有五十一种。口诀共有五十一句。以前我学了,但是不太会用,也不太相信。自从经历了被乞丐暗算那件事后,我好像醍醐灌顶一般醒悟了,突然明白了称骨的真正用法。”

  姥爹心想,那叫什么醍醐灌顶,那是大粪灌顶。
  姥爹早就对称骨有所耳闻,也是不太相信普天之下人的命运只有区区五十一种,所以没有深入研究。虽然如此,姥爹还是相信罗步斋的话。因为罗步斋是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他的本体早已腐烂,现在是模棱两可的“身外身”,说不定看事物跟正常人确实会有不同。他看人,或许就如鬼看人一样,能看出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
  鬼看阳气重或者福气大的人,就如看燃烧的火焰一般。火焰燃烧得太旺,鬼就不敢轻易近身骚扰。这也是为什么阳气重的或者福气大的人往往看不到鬼的原因之一。
  姥爹猜测,罗步斋或许能通过别的方式看到人的真正骨重。
  果然接下来罗步斋的话印证了姥爹的猜想。罗步斋说道:“虽然我不知道你父亲的生辰,但是我称出了他的骨重为七两差一钱,只差两钱就是最大的骨重了。一般来说,骨重越重的人福气越好。七两差一钱已经是非常有福气的骨重了。”
  姥爹打断他问道:“既然非常有福气,为什么你说他时日不多了呢?有福气的人应该逢凶化吉才是啊!你这是胡说八道!”
  罗步斋耐心道:“骨重越重的人确实福气越好,但是福气太大,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命薄而福气大的人不少见吧?他们往往是因为命承载不起这么大的福气,所以要不早夭,要不重病在身。打个浅显的比喻,这人是海上的船,福气是船上的珠宝。固然珠宝越多越好,但是船承载过重的话,就很可能沉没。我刚来画眉村就听说了你哥哥中了榜却不幸去世的往事,恕我说句不中听的话,这是你父亲福气大过命的最早体现。他因为有福气所以有了这么个聪明博学的儿子,可是命里又载不住,所以才有这样痛心的事情发生。”

  身为阿爸许的罗步斋说了这一席话之后,姥爹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寂静的夜里只有竹溜子在头顶房梁上跑动的声音。
  日期:2014-06-17 21:35:00
  姥爹认为罗步斋的话可信,何况父亲说出那番话也很可能是他自己意识到身体的异样了。很多人在去世之前其实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的。他们大多数人在大限将至前会对亲人说:“我知道我已经不行了。”

  姥爹从他父亲的话里听到了这种感觉。
  于是,姥爹游历回来后不到七天,他就主动带着彩礼去那个戴着血丝玉镯子的姑娘家里提亲。
  姑娘住在洞庭湖附近一个叫梅溪桥的地方,那里当年是整个县最为繁华的市场,吃的零食,穿的衣服,住的家具,行的车马都可以在那里买到,应有尽有。姑娘的父亲便管着半个市场,所以家境特别好。
  但是梅溪桥经常发生一些怪事,渐渐地,人们都把梅溪桥叫做迷失桥。在当地的方言里,梅溪桥和迷失桥的发音几乎一样。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就这样变成了听起来冷飕飕的名字。
  那个姑娘的血丝玉镯子便是其中最为大众所知的怪闻之一。
  不过姥爹一点儿也不担心,他已经不是以前初出茅庐的文弱书生了,身边还有一个见识多广的阿爸许罗步斋,再加上聪明伶俐的竹溜子,他对那位姑娘没有一点忌讳之心。
  那个姑娘姓谢,没有名字。她家里父母非常传统,非得按照古例“待字闺中”等她许配了人家才让她夫家取名字。
  姥爹去见谢姑娘的时候,罗步斋和竹溜子都跟着,另外还有几个抬彩礼的仆人。
  谢家父母高高兴兴地接待了姥爹等人,让仆人们在大厅里喝茶吃花生,然后要领着姥爹去谢姑娘的闺房见见面。
  姥爹刚迈开步子,竹溜子就一下蹿到了姥爹是脚面上,似乎要拉住姥爹的脚,不让他跟着谢家的人到后面去。
  谢家父亲见了竹溜子,皱眉道:“哪里来的耗子?我家养了三十多只猫,难道都是摆设吗?”
  姥爹知道谢家养了许多猫,都是捕捉老鼠的高手。这谢家人并不是有多喜欢猫,而是他家管着迷失桥市场的货物,货物里又多有粮食干货等老鼠爱吃的,所以不得不养许多猫。曾经有个人劝谢家人别养这么多猫,因为猫是夜灵,阴气重,养太多了对主人不利。后来谢姑娘年幼时多次被猫挠伤。
  可是谢家不能不养猫。
  谢家的一位老仆人马上从侧门走了出来,对着谢家父亲连连鞠躬道:“老爷,对不起,对不起,我不该让老鼠进来的。这是我的失职。”
  姥爹连忙说道:“这不是普通的老鼠,是我从四川带来的宠物。它不会乱咬东西的。”
  谢家父亲有些不悦,斜睨了姥爹一眼,说道:“看你文质彬彬,又考过秀才,怎么会玩这种讨人嫌的宠物呢?”
  在那个时候,人们普遍喜欢常见的宠物,有养猫的,有养狗的,高雅点的养鸟,有钱的养马,信风水的养鱼,打猎的养鹰隼,确实没有人会养老鼠。所以姥爹对谢家父亲的不悦非常理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