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
第56节

作者: 总老师麦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02 08:46:14

  潼关之战 一
  十一月十二日,冬至,黄巢的檄文就像这个冷酷的节令一样,带着刺骨的寒意传到了长安。当了七年快乐天子的李儇才仿佛猛然从梦中惊醒:原来帝国的根基,并不像自己原先以为的那样坚不可摧,天,难道快要塌下来了吗?
  他连忙在延英殿召集群臣议事,豆卢缘和崔沆来了,首相卢携却称病躲在了家里。李儇看着这两位宰相泪流满面,哽咽不已,弄得群臣也不知如何是好。
  还是田公公贴心,首先打破了沉默,他从容上奏说:“请迅速从左、右神策军中挑选弓弩手,臣愿亲率他们前往潼关御敌!”不愧是朕的“阿父”啊,果然于危难之际见忠贞!
  不过,这么做真有效果吗?李儇虽号称昏君,但其人并不蠢笨,神策军能有多少斤两,他还是看得挺清楚:没钱的人是进不了神策军的,所以这帮兵大爷不是官二代,便是富二代,平日里坐领丰厚的军饷,骑着高头大马,在城中到处狐假虎威,却从不见他们训练。要让他们客串一下城管,抓几个小贩(盐贩除外),也许还能神勇一下,真正让他们和强敌打仗,那和让他们送死有多大区别?
  于是,皇帝提出了疑问:“侍卫的将士们,从来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事,恐怕挡不住黄巢吧?”

  田公公是聪明人,当然不打算真跑去潼关“以身殉国”,他前边有意提出一个人人都看得出操作性不高的建议,就是在等李儇这句话。于是,他马上转口称赞道:“陛下英明,圣心远虑!如果不能在潼关挡住草贼,那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当年玄宗皇帝遭遇安禄山叛乱时,曾巡幸蜀地。”
  此言一出,在场的两位宰相顿时心领神会,李儇即位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他们:要避免犯路线错误,那最好是与田公公保持一致。于是他们添柴浇油,为“幸蜀论”增加火力。
  崔沆的补充重点在说明局势的严重性:“当初安禄山攻潼关,只有五万人而已,根本不能同今天的黄巢相提并论!”豆卢瑑则应用辩证法,进一步证明了“幸蜀”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年哥舒翰带着十五万人都没能守住潼关,如今黄巢有六十万大军(这个数字显然源自高骈的牛皮,黄巢军的真实人数应远小于此数),而潼关却不可能再凑出哥舒翰的大军了,如何守得住呢?好在中尉田公深谋远虑,如今三川节帅都是令孜的心腹,比起玄宗皇帝来,这次可谓早有准备了!”

  李儇再一次震惊了,他发现今天才算真正认识了自己身边这班心腹和朝廷大员们。他们平日里一个个张口皇上圣明,闭口天下太平,还说就算有个把草贼作乱,也尽在掌握中。原先还以为他们就算说错,那也是受了前线蒙蔽,属于能力问题,不是态度问题。今天知道了,敢情你们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早算到会有这一天了!
日期:2012-05-04 08:51:32

  潼关之战 二
  李儇终于第一次对“阿父”表现出了不满,他没有接受田令孜出逃的提议,也没有理睬豆卢缘、崔沆两位宰相的附和,只是没好气地对田令孜说:“卿替我发兵,守好潼关!”
  田公公没想到,一直以来都非常听话的李儇小朋友竟然不见棺材不掉泪,毅然否决了自己的建议。他可能没有注意到,自己一手带大的这个小皇帝已经十八岁了,按今天的标准也已是完全责任行为能力人,不可能永远是他手中的玩物。裂痕已现,李儇与“阿父”决裂的日子终将到来。
  不过,田公公暂时还来不及考虑这么长远的事,黄巢大军将至,他总不能真的跑去潼关送死吧?于是,知道生命高于一切的田公公顾不得食言,向皇帝推荐了三位替死鬼:左神策军马军将领张承范、右神策军步军将领王师会,以及左神策军兵马使赵珂。
  李儇这回再次接受田公公的人选,命三将把守潼关,即刻挑选兵马,准备出师;与此同时,李儇任命田令孜为左右神策军以及关中诸镇兵马的总指挥,负责协调各路军队,但又任命田公公的宫内政敌杨复恭为副总指挥,其用意不言自明。
  接下来的几天,大唐帝国的局势持续恶化:
  十一月十三日,齐克让奏报:黄巢军已进入东都境内,臣只能收兵退保潼关,在关外设营,但我军经历几次作战,辎重粮秣早已耗尽,附近州县残破,人烟绝迹……将士们各怀乡里,只怕稍有变化,便会四散崩溃,请朝廷尽快送粮食和援军来,晚了就来不及了!
  十一月十七日,黄巢军进入洛阳,唐朝的东都留守刘允章投降,率领东都的百官前往城郊迎接拜谒,就像他们以往迎接天子出巡。在这些大唐高官的簇拥之下,黄巢的心情很好,马上找到了万人之上的感觉,他慰劳存问,不杀一人。“义军”军纪俨然,街坊乡里,秩序井然……
  十一月二十二日,黄巢大军攻陷虢州(今河南灵宝)。
  证实了洛阳已失守的朝廷惊慌失措,一方面任命击球赌三川中球技垫底的左神策军将军罗元皋为河阳节度使,河阳紧挨着洛阳,朝廷希望他到任后能够从侧后反攻洛阳,拖一下黄巢的后腿;另一方面,承认既成事实,给忠武镇那两位造反派洗白,任命周岌为忠武节度使,秦宗权为蔡州刺史,指望用这种小恩惠,使身处黄巢背后的忠武军重新为朝廷效力。

  当然,在如今这年月,下一道圣旨不难,让圣旨上的意思落到实处就不易了。河阳军与忠武军会不会出兵,就算出了兵,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些,都还是未知数。现在最要紧的是,赶快从左右神策军中挤出兵力,把守好保卫长安的最后屏障,天险潼关。
  这看起来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养兵千日,为的就是用兵一时,何况神策军是大唐帝国待遇最优厚的部队,接受丰衣美食的高薪供养已有百余年,危机时刻,自然应当为国效力。然而,这件事的执行难度却超乎了想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