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历史上傀儡皇帝们的悲催生活》
第21节

作者: 溪亭赏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面对这样一个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的母老虎,李治胆战心惊,招架不住,低头不语。永隆元年(680)八月二十二日,武则天作主,废黜太子李贤,贬为庶人,其东宫旧属也被斩杀。第二天,武则天的第三子、英王李哲(显)被立为太子。

  李贤先是被关押在皇宫别院,后被流放外地。三年后,李治去世,三个月后,李贤被逼自杀。
  五年之内,两个爱子先后遭遇不幸,两个希望相继破灭。五十三岁的李治,老泪流干了,病情更重了,黄泉路更近了。
  弘道元年(683)十一月,李治头痛加剧,双目失明。御医秦鸣鹤诊断后,说唯一的办法是用银针刺头,使之出血,方能痊愈。在李治病榻前垂帘的武则天,心中极不愿意李治康复,厉声喝道:“秦鸣鹤!你好大胆子,不要脑袋了!竟敢在天子头上刺出血来!”
  秦鸣鹤浑身筛糠,不同一声跪地求饶。李治强忍疼痛,有气无力地说:“你就听他的吧,让他试一试,说不定就好了呢。”武则天无奈地点头同意。秦鸣鹤战战兢兢地爬起来,偷偷瞥了一眼帘中的武则天,稳了稳心神,大着胆子在李治头上的百会、脑户两个穴位下针。
  时间不长,李治就欣喜地说:“我的眼睛,好想能看见东西了!”武则天吃了一惊,慌忙假惺惺地把手放在额头上,言不由衷地说:“天助我也!”然后,她又拿出了看家的表演天赋,亲自背来彩缎百匹,赏给了秦鸣鹤。秦鸣鹤一会儿在火中,一会儿在水中,心情恍惚,不知眼前这个女人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仙。
  仅仅过了一个月,李治旧病复发,崩于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
  李治这个皇帝,即丧失了朝政大权,也保护不了心爱的儿子;既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父亲。他静悄悄地走了,眼睛再也睁不开了,头也不痛了,心也不疼,但大唐王朝却开始发病了,皇家宗室、文武百官的苦难即将开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更是唯一一个女皇——武则天就要杀气腾腾地登基了。那团当年被李治喜气洋洋地迎进皇宫的乌云,就要搅起腥风血雨了!
  日期:2014-04-09 21:33:32
  二 、 唐 顺宗李诵
  李诵,唐代第十四任皇帝,四十三岁登基,当年禅位,在位八个月。

  李诵是唐高宗李治的六世孙,李治是李诵的三世祖。两人中间经历了180年,隔了五代人,但这并未妨碍他们形成共同点,即同为“病夫”皇帝。
  (一) 继位风波
  李诵是唐德宗李适(kuo)的长子,十七岁便被立为太子,在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二十六年,成了“老”太子。
  其父李适晚年在对儿子给予厚望的同时,可能也为自己的长寿与健康有所愧疚,虽然自己才当了短短二十多年的皇帝,儿子却为这个位置等了漫长的二十多年。
  然而,李适老当益壮,不堕青云之志,不甘心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茅坑虽臭,占着方便。所以继续把着皇位,让儿子在希望中伸着脖子企盼。这就是所谓的“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也许是伸着脖子的时间太长的缘故,引发脑供血不足,贞元二十年(804)九月,四十二岁的李诵突患“风疾”,即后市所谓“中风”,身体偏瘫,口不能言,百方调治,不见好转。
  第二年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喜气洋洋。诸王、亲戚都去给德宗李适拜年,唯独李诵卧病在床,不能去给父亲磕头。六十四岁的李适百感交集,忧心如焚,老泪纵横,引发疾病,于正月二十三日咽了气。
  事起仓猝,外界不知。宫中的女人和太监们乱成一团,急召翰林学士郑絪、卫次公等人至金銮殿起草遗诏,安排后事。
  皇帝晏驾,理应有太子继位,此刻李诵是新皇的不二人选。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个太监忽然发难,嘟囔道:“俺们这帮人还没商量好立谁为帝呢!”众人闻言色变,全都放下笔,不知所措,鸦雀无声。
  李诵的父亲德宗李适,疑心颇重,猜忌宿将,先是派宦官监军,后来干脆让他们统领禁卫军,太监掌握了兵权,势力极大,在政治上有了话语权。他们可能认为李诵病怏怏的,难以治国,萌生在他的兄弟中挑选新皇的念头,只是内部意见此时尚未统一,故迟迟未能决策。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卫次公处变不惊,脱口而出:“太子虽然有病在身,但他是先皇的嫡长子,众望所归,皇位非他莫属。假如公公们担忧他的病情,怕他难荷重任,可以立他的儿子广陵王李淳(纯)为帝;否则,天下必然大乱!”
  郑絪等人如梦方醒,纷纷发言,表示赞同。太监们难以应对,无话可说,悻悻然作罢。这样,由李诵继位写进了遗诏,但人们对李诵的身体状况仍身患忧虑。
  病中的李诵闻讯,似乎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既然自己从床上爬起来了,穿上紫衣麻鞋,走出九华门,亲切接见了宫廷禁卫军的各级太监将领。虽然他仍然无法开口,一语未发,但他“顶天立地”般直立的身影,居然让刀把子们俯首帖耳,人心稍定。
  卧床四个多月的瘫痪病人,有如此举动,实属奇迹。权力的确是个好东西,它能让老人焕发青春,让病人回光返照,既能美容,又能治病。怪不得芸芸众生,趋之若鹜,玩命争抢。

  仅仅过了两天,李诵正式登基。此刻他又泄了气,再也站不起来了,被人抬上龙椅,软绵绵地在太极殿中接受了群臣的朝贺。
  日期:2014-04-10 19:11:52
  (二) 小人当道
  这个偏瘫病人、哑巴皇帝,如何料理国事?李诵受不了上朝时的来回辛苦,干脆不折腾了,专门在寝宫中“卧床理事”、“垂帘听政”。

  他躺在宽大的御榻之上,口眼歪斜,涎水长流,不言不语,一脸恐怖。也许是怕吓着别人,床前挂着帘子,即遮了羞,又挡了风。他实在是怕了风。
  在他的身边,朦朦胧胧有两个人。一位是李诵最信任的小老婆、昭容牛氏,估计她的身段不会像她的姓氏那般粗夯。她一身“红”妆,花枝招展,一副“红牛”的模样,时不时地与哪个方面都不中用的老公耳语一番;另一位是女声女气的太监李忠言。
  群臣奏事时,李忠言进进出出,上传下达,但愿他能忠实地将大臣的汇报告诉皇上,也能真实地把天子的真实的意思告诉大臣。
  大唐王朝的国家机器,就这样带病运转起来。诏书、文告、命令、决定纷纷出笼,颁行天下,不知是李诵的意思,还是他身边的一个女人、半个男人的主张?
  一个病人、一个女人、一个残疾人,真的能够处理国家大事吗?当然不能!他们有“枪手”,一个叫王伾,一个叫王叔文,时人目之为“二王”。
  翰林侍诏王伾是书法泰斗,苏州司功王叔文是棋坛高手。李诵当太子且身体健康时,常与二人切磋技艺,日久生情,大为信任。可以想见的是,:“二王”与牛美人、李太监早就相识,关系可能还很铁,所以此刻识文断字的“二王”就入了伙,形成了“四人帮”。王伾兼任散骑常侍,王叔文奉调入京,升任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官职不大,权力不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