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灵异鬼故事:点灯怪谈之尸跳梁》
第1节

作者: 老皇历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引 子
  鬼不语
  帘依飞
  夜半点青灯
  猫嗷饿
  尸跳梁
  时过惊蛰
  月下清明了
  月下清明了
  这是小时候,我曾听到祖祖在我耳边常念叨过的这么一首既像诗,又像童谣的短句。

  从小一直却不知道这首短句是什么意思。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短句中大部分的内容我也不是很记得了。
  唯有在我读大一的时候,接踵而至发生的一系列诡异事情。我才知道,这首短句它讲的是个我们这当地一个恐怖寓意。尤其是那句“猫嗷饿 尸跳梁”更是万年难遇凶相。
  经过那次后,当我再次再次细细的品读那首短句时,这才发觉这些字里行间其实隐隐透着一股诡异恐怖的凶相。
  日期:2013-05-31 15:35:00
  第一卷 猫又

  第一回 回家
  自从在成都读大学以后我就很少回老家了。学校在成都市区,老家在遂宁市周边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来回坐车都要花上几乎一天的时间,很麻烦。所以一般不是学校里放长假,我都很少回家的。
  每次一放假,我都会往六十九岁的外婆家里跑。因为打小是由她一手带大,所以我和外婆格外的亲。妈妈是家里的长女,舅舅至今三十多了都还没有结婚,小姨给又我带来两个表妹,所以我就成了宋家唯一的男丁,也就是通常说的独苗。
  在我们这一带,一般的夫妇都会带上好几胎的娃。像我妈这样只带我一个的确很少,所以在外婆的眼里,我就更显得精贵了。
  外婆特别的宠我。小时候,连去河边洗衣服,田里干活,灶上做饭……都会背着我,一刻都不肯离开我。
  要是从前,从门口经过的路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歪着小脑袋流着口水打着呼噜的小屁孩,趴在在院子里板凳上啥衣服的老人背上熟睡,温馨而有爱。
  在家读书的时候,虽然学校在距离家一个多小时山路的镇上,但不管学业再忙,每周都会去外婆家,少则一次,多则两三次,所以几乎没有发现岁月在外婆脸上留下痕迹。但这次离家半年后归来,我忽然发现,外婆苍老了很多,皱纹仿佛岁月的沟壑悄然爬上外婆的眼角。
  外婆留了个短发 ,花白的头发整齐的梳在耳后。她说,如今老了,手抬起来久了就会痛。再也不能像做姑娘的那个时候,留着长发,举着手在脑后,花上半天时间编着自己喜欢的发辫了。
  外婆的脸庞消瘦了,两颊深深地陷下去,脸上的沟壑,越发的深密,像极了一张干枯的老树皮。颧骨高高的突出。唯独那双眼睛,看起来是让人还觉得精神奕奕,慈祥端凝。
  以往每次从学校回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往外婆的家里跑。还没走近家门,都会从隔着几道田坎,远远的看到外婆正二楼平顶的露天坝上。坐在一张小板凳上绣着枕头花或者编着竹篮。
  外婆虽然逐渐的开始衰老,但她的视力依旧没有因此减退丝毫。在外婆年轻的时候,外婆的女红就在我们村里是数一数二的,上了年纪后外婆依旧没能闲住,会帮着这家的媳妇儿绣绣枕头,给那家的娃儿绣个肚兜什么的。
  这次回到家里,我从县城里的车站下了车,直接喊了一辆面包车赶回家里去。老家这里地理条件不是很好,山路崎岖,一般的大巴车是开不进不去的。只有靠一些小型汽车或面包车载我们进去。

  所以在县城里车站一带的周围,就从不缺乏一些用私家车拉人载客的“野猪儿”。( “野猪儿”在我们这里表示,不受管制,四处拉人载人到处跑的私人车辆。)
  坐上了一辆“野猪儿”在山路上颠簸了近半个小时,还未有到到达目的地。车主便早早的将我赶下了车。
  “这是怎么回事?平时车子不都是送到村口的么?怎么今天在这儿就停了?”我很不高兴的质问车主。
  司机一边找着我的钱,一边模样为难的说“难道你还不知道么?都说在最近去你们村的路上邪的很啊!死了好些个人了。这天也都快黑了,我可不敢冒这个险,有钱挣也要有命花才行啊!”
  “谁说的啊?我怎么没有听到人家说这些啊?前段时间不是还常有车子拉人进去么”我窝着火的犯着嘀咕。心想这车主,该不会是看着这太阳下山了,就想少载着我跑一截路,好赶着收车回家。所以就编了个离谱的借口搪塞我吧?
  车主见我终于下了车,赶紧把车门“砰!”的一拉,踩下脚底的油门,一溜烟的跑了。只留下傻了眼的我,还呆呆的站在原地。
  日期:2013-05-31 15:36:00
  第二回 听闻猫又
  下来走了大约百来米的时候,就有些脚痛了。
  可能是一直在城里读书,习惯了平趟宽敞的马路。出门稍微远点的地方就是打的坐公交车什么的。如今又走回这种簸脚泥泞的山路,我居然有些不习惯了。
  还好这时候看到前面几个摩托车载人的散队。就忙跑上去攀谈价格,那知人家一听我是要去斑竹村,那脑袋摇的跟波浪鼓似得,嘴里直说不去。就连我最后又主动给他们提出愿意多加一倍的车前钱,那些人里始终没有一人愿意去。
  “至于么!到底是什么东西把你们吓成这幅摸样啊?就连送上门的生意都不做了!”眼看着天也快黑了,我到现在都还没有到家,心里也不免的有些发急了。
  心里也隐隐的感觉到有些不妙,难道说,刚才那车主没有搪塞我,这去我们村里的路上,当真还是有什么邪乎的东西?
  终于,一个黑胖黑胖的汉子脸上略带歉意的站出来对我说“小弟娃儿啊!不是哥几个不愿载你去斑竹村。只是,难道你真不知道么?听说就这里去斑竹村的路上,早在一个星期前就蹲了一只猫又(猫妖),只要看见有路人从哪里经过,就从一旁的灌木丛林猛窜出来咬人。
  我们同村里的一个人就亲眼撞见那只猫又将一过路的人开膛破肚。”那人详细的向我们描述着,这时就连说话的嗓音开始有些发颤了。
  “你没看到啊,那白花花的肠子拖了一地。别提有多恐怖了!幸亏当时我那同村跑的快哎!不然下一个开膛破肚的就是他咯!最后当同村我那同村带着一伙人赶到现场的时候,那里就只剩下一截早已被啃得七零八落尸块了。”在场的所有人都因为他的那番话,全身止不住的发抖。像都是亲眼看到了那截被猫又啃过剩下的可怖血腥的遗骸一样。
  “所以这附近的车辆,无论是面包车,摩托车还是什么车的。只要一听说是去斑竹村,就是给再多的钱也不去。为了那点钱,就把自己的小命儿给丢了,实在是不值得!”末了另一个人又站出来补充道。
  听着这些,我的寒毛也都立起了,背后浑身上下凉飕飕的。
  以前小时候就听大人们给我们讲过这猫又的故事。说它能变成老太太的模样,能说人话,躲在路边,欺骗博取路人的同情心。
  当你对它放下戒备,分心不注意时,就从背后猛然攻击你,将你吃掉。
  尤其,猫又特喜欢吃小孩的肉,吸大人的精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