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友》
第17节

作者: 日月星辰催人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7-1-19 6:20:41
  60.
  简短寒暄几句后,我对自己的中途打扰表示了歉意。王强马上说,我们也是到董老这里来串门,听董老讲历史故事的。
  那你们再继续谈吧,我说。
  董老随和的摆摆手。我老头子了,闲着在家没事,就看看历史书,见了人卖弄一下。其实年轻人了解的很多新思路,我都跟不上喽。
  王强马上深表惶惑。哪里哪里,真正的历史真谛,不是我们能轻易看透的。平时我就经常跟海波说,要是隔些日子没听到董老的谈古论今,我这心里还真有些空荡荡的呢。
  海波也跟着一劲点头。
  董老不在意的叹息一声,果真接着我来前的话头慢慢聊了下去。我是觉得,这明朝啊,真是个很奇怪的朝代。看着聪明的人,其实都很蠢。象末代的崇桢,凡事躬亲,既能快速除掉魏忠贤,也能错杀袁崇焕,后来还错杀过能镇压李自成的官员。就连开国的朱元璋,也没定下好调子,一上来就绷得太紧了,让下边人没法干。而反过来,那些说起来挺荒唐的皇帝,其实却不傻,当时的太监们,说起来罪名不小,实际上能力空间很有限,看着权挺大,都是皇帝给的,一句话就能收回。这是它与其它朝代很大的不同。象那个所谓的大太监刘瑾,被正德皇帝醉后一句话就杀了。正德这人实际上很聪明,但荒废了……

  我听他讲着讲着就好象没头绪起来,话里好象有些寓意,又好象有些乱发议论,不着边际。实话说,当时的我对历史还真没琢磨过太多。
  但王强和海波却始终都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不时会心微笑、感慨对视。我想他们在我来之前肯定还不断跟董老探讨着,此刻只是由于我的身份,便不敢多插话了。官职真是一种无形而强势的东西。
  我只好随便跟两句,用半开玩笑的口气。哎呀,听董老这么一说,不由让我想到,生活中的很多看似气宇轩昂的领导人,往往在才干上还真是平平。
  董老含笑不语。
  王强马上跟着笑起来。人笑起来不同,有的是嘎嘎嘎,有的是咯咯咯,有的是呵呵呵,也有的是咝一声漏气一般。王强则是闭着嘴,鼻子与喉头一起闷出声来,发出一种介于“哼哼哼”和“吭吭吭”之间的效果。
  日期:2007-1-19 22:33:03

  61.
  直到今天,我还时常想起董老的这些东一句西一句的话,并越想越似乎有种说不清楚的味道。
  象我第一次见他时听到的那番话,我今天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在官场上,能让人看出来的能力,都不算是真正的能力。
  在我很年轻的时候,就曾对现实中的这样一种现象感到奇怪:那些看着挺机灵、挺风趣、挺能干,以及挺老谋深算的人,却往往都混得不甚如意。后来我才明白,这些人太在意自己所展示出来的这点东西了,当你忙着表现自己的聪明、幽默、高人一筹时,可能就忽略了另一些更务实的东西,这本身也就是很幼稚的了。在真正的老谋深算者眼里,这些小心计简直就算不了什么。

  我也明白了那位副省长将我推荐到董老门下的用意,他是希望我能在董老的熏陶下快速领悟一些必要的东西。可惜是到了后来才明白的,我显然辜负了他一番苦心。
  关于王强和海波的一些背景情况,我也先在这里介绍一下。当然都是我在后来断续了解到的。
  不过在介绍他们之前,有必要先说一下董老的来历。
  董老,男,幼读诗书,抗战时参加革命,是建国初期为数不多的文化型地方领导人之一。不过也可能就是因为他身上的这点文化气,导致他一直提拔不快,几经沉浮。当然在他的坎坷经历中,也多少涉及到另一位中央级领导马老的一点关系。看来有点越说越乱的意思,又扯出一位来。不过这是本次人物介绍中的最后一位了。
  马老也是本地人,跟董老是同乡。文丨革丨期间,马老遭受到很多迫害,当时董老正担任家乡的县委书记,对马老在老家的一应亲属都采取了保护措施。文丨革丨后,马老复出,至今在高层尚有较大的影响力。这样,董老在本地的地位之高也就勿庸置疑了。

  董老在位的最后一些年里,担任本地的地委书记。几乎可以说,凡在本地起家的县级以上干部,多半都是他提拔起来的。再加上他其它一些方面的能量,遂导致他即便在离休多年后的今天,仍犹如一匹大骆驼般伫立在本地的芸芸羊群里。
  他有个在当地妇孺皆知的外号:老佛爷。
  再说王强。他也是董老的同乡,在官场上,这层关系可说是一种用好了便非同寻常,用不好也就不算回事的东西。初中文化,当过兵,专业后进了机关,从打水扫地的办事人员干起,逐渐小步小步的往上挪动,直到今天Z市文化局副局长的职务。
  海波则是王强的小学同学,但后来上大学了。两人都属于喜欢广交朋友的类型,彼此间关系也一直很好。毕业后先在老家的一个无线电厂干了两年,然后下海办了家经营通讯器材的公司。王强到Z市后,他便也赶去新开了家公司,以面向政府部门为全部经营方向。
  他们常到老佛爷家来串门,陪老头解闷。在当地,能踏进老佛爷家门槛,本身就象征着一种级别。而且来他这里也不用带东西,老头什么都见过,对物质的东西根本就不会往心上去。作为一个有点小病就能一周内飞到北京检查两次,平时在市第一医院设有特殊病房,动辄成立副市级的现场保健指挥部,医生后勤保卫秘书等各类服务人员不下十多位的老人来说,他的确不再需要什么了。

  而对一定级别的人来说,时间就是成本。官场上有很多人,对在位的上司恨不能连家产都变卖掉进行投入,当然更不在乎时间。但在老佛爷这里,你能既让他不讨厌,又能定期前来陪他闲聊,本身就算一种难得的稳定,一般人还真难以兼有这两点。
  传说中,有些常来聆听历史课程的人,最终便会稳步青云。
  日期:2007-1-21 15:43:10
  62.
  那天在董老家呆了大约半小时,我便以董老需要休息为由,起身告辞。王强海波当然没有不跟我走的道理,我们三人便一起离开了董宅。

  一出门,这两位就一定要拉我找地方“坐坐”。考虑到即将跟他们在一个县里打交道了,我又的确不善驳回过度热情者的面子,也就跟他们坐坐去了。这一坐,当然就是进酒店。那年头街上还没茶馆,更不用说什么咖啡厅了。
  “坐坐”这词今天让我想笑,尽管这是当代最流行的含蓄用语之一。尤其在有人邀请某位异性时,希望能出去“zuozuo”,背后便会有人询问道,是sit down那种zuozuo,还是make那种zuozuo?
  但我在官场的那些年里,却没这份心思开玩笑。几乎所有不在办公室、车上及床上的时间内,我都在陪各种神头鬼脑的家伙们“坐坐”。
  那天的初次坐坐期间,我对王强海波的印象都不错,但两人也都有些逢场作戏的味道。应该说,作为下属,能最早认识我这样一个即将到任、官场经验肤浅的上司,的确等于占据了一定的先机。倘若再晚上三天,我的脑袋就已被那些围着嗡嗡转的讨好嘴脸给吵炸了,到那时候,再有什么感情投入也都只会事倍功半。
  当然,海波不算我的直接下属,但在中国的所有商人面前,任何一个小官都可以相当于他的领导,所以这么说绝不会有人反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