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故事》
第47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27 11:46:51

  平原君辞封
  长平之战后秦军主帅白起主张一鼓作气直扑赵国首都邯郸,乘长平战胜之余威攻占邯郸并灭亡赵国!
  但一则秦军自己的损失也很大;二来时任秦国宰相的范雎担心白起的功劳太大会危及自己的相位,所以主张和谈。结果是在赵国割让六座城后两国各自罢兵。

  但秦王很快就后悔了,他觉得应该趁赵国元气尚未恢复之机灭掉赵国,区区六座城根本就满足不了他,秦王要的是整个赵国!在两国和谈后九个月秦王就派大军大举进攻赵国!
  赵国花了六座城才换回的和平仅仅只维持了九个月!可怜的赵王!
  由于赵军主力全数葬身长平,秦军的攻势势如破竹,只用了三个月就打到了邯郸!邯郸的守军基本都是老弱,那里是秦军的对手?眼看邯郸就要守不住了!平原君赵胜紧急派人向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注:此人亦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求救!平原君赵胜的老婆是魏无忌的亲姐姐,赵胜此时也是真急了,给魏无忌的信写得十分露骨,“您就算是不管俺赵胜的死活倒也罢了,你连你亲姐也不管?(注:小心你姐被秦军先X后X!)”

  魏无忌那里忍心自己的亲姐姐被秦国人先X后X呢?偷来魏国调动军队的虎符亲率八万大军星夜赶来增援邯郸,在邯郸城下把秦军打得屁滚尿流,解了邯郸之围!(苏曰:这就是著名的“窃符救赵”的故事)
  由于魏无忌调动军队的虎符是偷来的,所以邯郸之围解后不敢回国,而是接受了赵国的封赏在赵国住了下来。封赏了魏无忌后,赵国大臣虞卿为平原君赵胜请功,向赵王进言道:“这次我们赵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解了邯郸之围都是平原君的功劳啊!既然平原君立了功那就应该封赏!”
  赵王一想也是,要不是赵胜写了那封赤裸裸的把自己的老婆置于如此不堪境地的龌龊求救信估计魏无忌的救兵也不会来!就打算增加赵胜的封地。
  公孙龙(苏曰:此人是战国时“名家”学派的代表人,最著名的论点是“白马非马”)听说了这件事就跑来劝谏赵胜,“大人并没有覆军杀将之功就得到了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西北)的封地;赵国的豪杰之士都被收入大人门下;大人又担任赵国的宰相,这都是因为大人是大王的至亲哪!大王没有因为大人没有功劳就不封大人东武城之地,也没有因为大人没有才干就罢免大人的相位,如今刚刚解除邯郸之围立了一点功劳就要求增加封地,天下会认为赵国只要是王室宗亲就能受到封赏,而论功行赏只是针对平头百姓的!为大人考虑还是不要接受封赏吧!”

  赵胜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干笑了两声说:“我本来也没打算要的嘛!”就拒绝了赵王的封赏!
日期:2012-09-04 08:07:01

  乱世当以兵为重!
  郑同北上拜见赵王,赵王对郑同说:“先生是南方的博学之士,请不吝赐教寡人!”
  郑同说:“臣只不过是来自南方的一介草民,本无才学,对大王并无裨益!但大王如此抬举臣,臣怎么敢不尽心竭力?臣少年的时候臣的老爸曾教给臣兵法!”

  赵王眉头一皱,“寡人是和平主义者,最是厌恶兵法!”
  郑同一哆嗦,好玄没控制住小便,心想“什么什么?和平主义者?我呸!见过不要脸的可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你打了多少仗?杀了多少人?还和平主义者?照你这逻辑最纯洁的应该是妓女!”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嘴上可不敢这么说。郑同知道自己要想在赵国混碗饭吃首先就得把赵王要立牌坊的这个罪恶的念头给打掉!要当婊子就要真诚要勇敢!不要遮遮掩掩的!遮遮掩掩的结果就是不但牌坊立不上还落个虚伪的恶名!一位哲人不是说过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定要开导开导这个虚伪的赵王,要做一个勇敢的婊子!真诚的婊子!

  想到这里郑同笑道:“兵法讲究的就是兵不厌诈,臣知道大王不喜欢这些丑陋的东西!臣也曾以兵法游说魏王,魏王也说他不喜欢兵法(苏曰:赵王,您君行不孤哇!)。臣就对魏王说:‘大王能像许由(注:上古时期的贤人,尧帝曾想禅让帝位与他,被他拒绝)那样自由吗?许由没有天下政务的拖累所以才能拒绝尧帝的禅让,可是大王的王位是先王传下来的(苏曰:听这意思好像还委屈了魏王似的),让祖先的宗庙安宁,保持领土完整,祭祀先祖是大王应尽的义务啊!’如果有人拿着一颗夜明珠,带着万贯家财半夜三更睡在荒郊野外却没有勇士保护,那等不到天亮这个人就会小命不保!如果有一个强大的无赖国家来向大王敲诈勒索,和他再讲道理也没用,他明摆着说自己就是无赖就要收大王的保护费,大王怎么办?”

  赵王说:“寡人知道啦!”
  苏曰:明明是说给赵王听的却非要弄出个魏王来!赵王可真是虚伪!身处战国乱世,作为一国的国君竟然说自己不喜欢动刀动枪的,简直就是无耻加弱智!
  尚武有什么不好吗?有必要这么遮遮掩掩的吗?真是无聊透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