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丰臣──德川》
第16节

作者: 李拓羽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又有一大批今川军杀赶过来了,织田军见此状也纷纷迎上前去厮杀。然而,今川军毕竟人多,织田军又处于山下方向,陷入苦战。就在战况胶着之时,忽然织田信长舞起了武士刀,迅速冲上前去将一个今川士兵斩杀!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今川士兵见敌方的“BOSS”都出场了,也纷纷不要命地朝织田信长杀来,欲毕其功于一役。信长身边的侍从和小姓也投入战斗中,拼命保护主人,但很快也抵挡不住敌人的猛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有个武将模样的人,带领几个手下端起手中的长枪将信长附近的今川士兵一一刺死,枪法精湛,犹如中国古时的赵云。但见他的枪花绽放处,今川士兵应枪倒地,无一幸免。信长回顾一望——此人正是那个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一代枪法名将,人称“枪之又左”的前田利家!前田利家即便被主君驱逐,也不忘舍命助主君杀敌,其精神可歌可泣!信长利索地向利家点了一下头,又端着武士刀再与诸位织田勇士并力厮杀。

  织田氏的两千勇士,见主君同甘共苦,无不感动万分,更加卖命战斗来报答信长的恩情!比如“猴子”木下藤吉郎,虽武艺不精,却也拼命努力打退今川士兵,凭着一腔热血硬是将敌人压倒……
  日期:2013-04-13 00:11:36
  9.今川义元之死
  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今川士兵“前仆后继”(相对于今川氏来说)地倒在织田军的脚下,惨不忍睹。后面的今川军见此状,犹如见到了炼狱里来取他们性命的夜叉,吓得纷纷后撤,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第一时间逃出战场,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
  就在织田军杀得兴起,对今川逃兵穷追不舍的时候,竟然意外地看见今川义元的本人!原来此时的今川义元,正狼狈地在三百员亲兵的掩护下在往后逃。义元身躯肥大,骑不了马,逃得“比乌龟还慢”。亲兵们见织田军已经杀到跟前,也都拼命迎上前去与织田军展开激烈的厮杀,护主离开!然而,他们很快一个又一个倒在织田军优势兵力的围攻之下,做了刀下鬼。这时的今川义元见已经逃不了了,便也强行振作,抽出腰间的名刀,决定拼死一搏!

  当是时,织田信长的马回众之一 ——服部小平太,率先冲到今川义元面前,端起长枪朝“东海道第一弓取”刺去。然而他低估了今川义元的武艺,在刺中义元的同时,也被义元用刀砍断了右膝盖,痛苦万分倒在义元的面前。正当今川义元要一刀结果服部小平太的性命之时,忽然,信长的另一个马回众新人——毛利新助,迅速持刀向今川义元的胸前处砍了一刀,义元受此重创,痛得嘶声裂肺大叫,惨叫得震动整个桶狭间!接着,毛利新助再补一刀——斩下了“东海道第一弓取”,一代雄才大略的霸主今川义元的首级!今川义元的时代就此终了。

  拿下义元首级的毛利新助,迅速跑到主君织田信长的跟前将首级呈给信长。织田信长接过今川义元的首级,抓着他的头发,突然将首级举了起来,大喊:“逆贼今川义元的首级在此,织田军获胜!”随着信长音落,漫山遍野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织田家的勇士们,在桶狭间艰难取得“千古名战”——桶狭间奇袭战的最终胜利!
  日期:2013-04-13 00:35:13
  10.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桶狭间合战结束了,日本战国的这杠天平,从此向织田信长的时代倾斜。
  这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让许多与信长同时代的,甚至后来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今川义元兵精粮多,气势汹汹,自信满满满以为一定能取得胜利,却落了个身死名裂的悲剧下场;反观织田信长,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却能一直坚定自己的信念,在一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最后以少胜多,攻克强敌,一举名扬四海。我想,信长的这种精神,叫一句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我们常常感觉到很无奈,觉得命运不公。于是就此屈服于强权,屈服于命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甚至是自己灵魂。但是我们却忘记了一句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中国的三国时代,刘备的事迹就是一个很好的励志“为之”。
  刘备出身贫寒,身无他物,唯有一腔的雄心壮志。于是,他“为之”,在逐鹿中原之时,与当时的众强敌展开激烈角逐:武力猛如吕布;智谋深如曹操;人数多如黄巾军等等,虽然多次惨遭失败,却在失败之后又勇敢地站了起来,我想他的内心在这时呼喊着:汉朝在我的努力下总有一天会恢复往日的光芒!于是他更加努力了,更加勇敢了,赢得了——文如诸葛亮;庞统;徐庶等高深谋士的青睐;武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名将的舍命相随,终于克服强敌,取得了蜀汉地区的天下。难道,这不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吗?

  这时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人,他在弥留之际唉声叹气的,别人问他怎么了?他说,我年轻时想写一本书,结果因为太忙太懒没有写成;中年时再一次想起要写,却感觉年龄太大了没动力去写;现在老了快离开人世了,还是想写,就怕没力气写……这时有个人鼓励他:乘现在还有生命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就要去付诸行动!于是他开始动笔了,结果写了一半就去世了。但是这一半的书,却成为了世界畅销书。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我的心灵,虽然过去许久了,但是它还是在我的脑海里时不时地浮现起来。

  我想,最后以织田信长在出阵之前的这古名曲——《敦盛》的全词作为结尾,才能真正理解并学习织田信长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吧:
  我思此世,居所不久长。
  叶上白露,妖胜水中月。
  金谷咏花,无常风诱花。
  南楼弄月,有为云遮月。
  人间五十年,与化天比之,如梦亦如幻。
  一度受此生,岂有不灭者?
  日期:2013-04-13 01:34:18
  第七回  (番外篇)三刀流?——战国的剑豪们
  1.战国的“武林高手”
  讲完了激动澎湃的桶狭间合战,我想讲一点轻松的——剑豪。织田信长等人的故事,到时会延续下去。剑豪虽是战国的“另类人物”,却与整个战国时代的历史进程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许多男子汉在小的时候有一个梦想——仗剑天涯,惩奸除恶!腰间携着宝剑,步伐轻盈,不求回报为受苦受难的人们除去那些仗势欺人的恶人。
  这时想起了一部名叫《海贼王》的动画片,英文名字叫《ONE PIECE》,里面有个“赏金猎人”——索隆,便是一个剑豪。他腰间别着三把刀,使用时一把含在口上,两把端在手里,称“三刀流”,能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当然,这时题外话了。索隆的“剑豪身份”,其实与日本战国时代真正剑豪们的故事有莫大的关系。
  战国的剑豪们,各宗各派都有,各号人物也有,犹如一个“武林”。当然他们也没有像索隆那么夸张,顶多也就是“二刀流”——双手持刀,与敌人搏斗。他虽然被称为“剑豪”,但所使用的武器却主要是——武士刀。这是因为在日语里,“刀”和“剑”没有多大的区别,一般都指武士刀。顺便说一句,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刀”和“剑”,刀的实用性可能比剑要略胜一筹,这是武器的题外知识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