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故事》
第33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苏曰:战国时诸侯普遍礼贤下士,广开言路,苏秦不过三个月就见到了楚王,就这还是满腹的牢骚!此番胜景此后就很难再见到了,下情不能上达,好的建议君王们听不到,国家又怎么能治理得好?如今就算是想见一个小小的县长恐怕三个月也未必见得到啊!
  日期:2012-06-12 09:14:49

  坏人也有用处!
  张仪出于秦国的战略利益考虑曾担任魏国宰相。楚怀王屡次被张仪所骗,对张仪是恨之入骨,一看张仪出任魏相了就很恼火,想让魏国把张仪赶走。
  陈轸一看楚怀王又犯傻了,赶忙跑来劝谏,“大王为什么想让魏国把张仪赶走呢?”
  楚怀王气鼓鼓的说:“张仪这个混蛋为人不忠不信!”
  “张仪确实不忠,那大王就不要让张仪做自己的臣子嘛!张仪不信,那大王不要相信他的鬼话就是了。更何况魏国的宰相不忠不信对大王有什么坏处呢?张仪又忠又信对大王又有什么好处呢?大王能让魏国把张仪赶走也就算了,假如魏国不听大王的建议大王岂不是自取其辱?更何况让一个大国罢免他的宰相,这对魏国来说恐怕是很难接受的事情啊!”

  苏曰:就连大便都可以给庄稼施肥,更何况是人?就算是坏人也有坏人的用处!把坏人弄到敌人哪里去不是很好吗?
  日期:2012-06-13 09:21:1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张仪当初还没发达的时候曾去楚国求发展,结果没有成功,穷的连吃饭都成问题了!他的仆人本来还指望着张仪发达了跟着张仪鸡犬升天呢,没想到现在竟然这么惨,还不如回家种地呢!痛斥张仪耽搁他少收了两茬庄稼后就要撂下张仪回家了,张仪倒是不急不恼,慢慢说:“你不就是嫌我没钱吗?别着急,等我去见楚王!”
  张仪对着楚王就是一番滔滔不绝,对天下各国的形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楚王听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张仪一看这招不灵,估计楚王比较喜欢低级趣味的东西,就话锋一转,“大王对臣不感兴趣,臣打算到三晋(注:晋国分裂后的韩赵魏三国)去转转。”
  楚王懒洋洋的说:“好吧!先生慢走,有空来玩啊!”
  张仪这个气啊,假装挽留一下很费劲儿吗?没办法,谁让咱没钱呢?只好忍一忍吧!张仪调整了一下心情和表情,接着说:“大王想不想在三晋弄点好东西啊?”

  楚王还是懒洋洋的,“我们楚国地大物博,黄金珍珠犀牛大象都有,三晋能有什么好东西?寡人才不稀罕呢!”
  张仪的表情略带轻佻,“大王喜欢美女吗?”
  楚王腾地一下来了兴趣,擦了擦口水说:“三晋有美女吗?”
  张仪一看抓住了楚王的兴奋点,有些得意了,“三晋的美女皮肤白的像粉一样,头发黑的像墨一样,亭亭玉立于街巷之中,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仙女下凡呢!”
  楚王的态度马上变得谦和起来,“我们楚国比较偏僻,从没见识过如此美女!寡人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美女!能不能麻烦先生为寡人多弄几个来?”

  张仪一看楚王这德行恨不得上去抽他两个大嘴巴,心想“老子寒窗苦读数十载你连听也不想听,一听说有美女就火急火燎的,什么人哪!”楚王可不管张仪是怎么想的,立马就拿出大把的金银财宝交给张仪,让他现在就出发到三晋弄美女去!
  当时楚王的王后是南后,还有一个叫郑袖的妃子也很受宠,一听说张仪要去三晋去给楚王弄美女顿时吓得是花容失色!三晋的狐狸精要是来了,她们还能有好果子吃吗?平日里争风吃醋的两个女人在御狐狸精于国门之外这方面却是空前的一致,南后咬牙拿出了千金送给张仪,郑袖的手头紧点儿,也拿出了五百斤黄金!她们的要求很简单,千万别把三晋的狐狸精给弄来!

  张仪拿了好处自然要给人家办事,不过他是楚王的好处、南后和郑袖的好处都拿了,这可怎么办?这自然难不倒张仪张大人了!张仪就要出发了,楚王大排延宴为张仪壮行,勉励他多弄几个美女回来!张仪借着酒劲儿说:“反正也没别人,大王就把平日里陪您喝酒人也叫来吧!”
  楚王喝的正高兴,想也没想就说:“好啊!”就让手下人把南后和郑袖叫来助兴。南后和郑袖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就来了。
  张仪一看到这两位美女,先是装作目瞪口呆,接着就跪倒磕头,口称死罪!楚王觉得很奇怪,“怎么回事?”
  张仪一边磕头一边说:“张仪走遍天下也没见过这么勾魂摄魄的美女啊!三晋的那些所谓美女和这两位美女一比简直就是丑八怪!张仪犯下欺君之罪,该死该死!”
  楚王一听这话十分受用,哈哈大笑,“爱卿请起!就说嘛,还有比这两位更漂亮的美女?”

  日期:2012-06-14 09:50:46
  烫手的山芋
  苏曰: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讲过张仪出于秦国“连横”的战略利益考虑曾出任魏国的宰相。但魏国本来是有宰相的,张仪这一来就把老宰相给赶走了!这个老宰相还是个哲学家,庄子的老朋友,读过《庄子》的朋友肯定对他很熟悉,这个人就是惠施。
  惠施本来宰相干得好好的,即没贪污受贿也没包二奶,平白无故的就被张仪给活生生的拔了出来,心里当然不痛快了!当然啦,张仪看惠施就更不痛快了!按照张仪张大人的逻辑,凡是挡他道儿的人统统都该死!俩人就这样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惠施被张仪赶下台在魏国是呆不下去了,没办法就只好去投奔楚王了。楚王知道惠施是个大哲学家,很有学问,就把他收留下来了。
  楚国大臣冯郝知道惠施和张仪的关系不好,很担心楚王收留这个烫手的山芋会给楚国带来无妄之灾,便劝谏楚王:“把惠施赶走的是张仪啊!而大王如今收留惠施张仪心里肯定不痛快,大王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再说了,惠施被张仪赶走后对张仪恨之入骨,大王如果以后再和张仪交往就又得罪了惠施!如今的宋王是位明君,天下人都知道他对张仪也很反感。大王不如把惠施礼送到宋国去,然后再对张仪说:‘我们因为您的缘故把惠施赶走了!’张仪肯定感激大王!惠施如今走投无路而大王礼送他到宋国肯定也会感激大王的!”

  楚王说:“好呀!咱们君臣真是想到一块儿去了!你真是寡人肚里的蛔虫啊!”
  冯郝立马叩头谢恩,“臣本愚钝,都是因为在大王身边混了几年才略微有了点出息!臣以后还要多向大王学习!大王不但是臣的领袖还是臣的导师!大王……(此处删去一千字)!”
  楚王很满意的点点头,“那就按你说的去办吧!”
  日期:2012-06-17 14:59:26
  有人想打退堂鼓
  随着秦国的日益强大,六国在连横派活动家公孙衍的竭力推动下终于联合起来组成联军共同讨伐秦国。因为楚国的实力最强,所以六国就公推楚怀王为“纵约长”,全面负责联合伐秦事务。但六国各怀鬼胎同床异梦,都想让别人去和秦国玩命自己躲在后面捡便宜,结果当然是被秦国打的打败了!顺便提一句,被公孙衍煽动起来的少数民族酋长义渠君却趁秦军主力抵御六国联军之机发动对秦国的进攻,并把秦军打得大败!这大概就是此次“合纵”最大的战果了!

  此次联军战败,魏国受到的损失是最惨重的,魏王一看“合纵”靠不住了便想和秦国媾和。但自己毕竟还是“合纵”运动的一员,楚怀王还是此次“合纵”的头头,要是不和楚怀王打个招呼就单独与秦国媾和难免有叛徒之嫌,搞不好又会招来楚国的讨伐!别看楚怀王一见秦国人就尿裤子,但收拾起国势已经衰弱的魏国来劲头可大着呢!

  魏王就派宰相惠施出使楚国,想让楚国出头与秦国和谈。一个叫杜赫的人就对楚国宰相昭阳说:“这次合纵伐秦是楚国挑的头,惠施来楚国想让大人与秦国谈和这不是明摆着告诉秦国人,主张讨伐秦国的是楚国而想与秦国谈和的是魏国吗?大人不如表面上拒绝惠施的建议而暗地里派人与秦国和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