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故事》
第20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齐王气鼓鼓的说:“寡人被张仪这个混蛋骗了好多次了!这次再不能受骗上当了!来人,下令大军即刻撤军回国!”
  日期:2012-03-06 21:31:33
  张仪也中招儿了
  俗话说“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张仪诡计多端纵横捭阖,把几个大国的国君玩的团团转,没想到自己也给人算计了。这个给张仪使绊子的就是当时另一个著名的阴谋家公孙衍。公孙衍因长期担任魏国的犀首(武将的名号)一职,所以在史书中也被称为犀首。
  在张仪到达魏国后,公孙衍率领魏国大军与齐国交战,结果被齐国打得大败!张仪此前曾坚决反对与齐国开战,此时一看自己的话应验了便跑去向魏王表功,“看!臣说的是对的吧!公孙衍不听臣的话结果让国家陷入险境!”

  魏王一听觉得还是张仪高明就任命张仪担任了魏国宰相。张仪提出的外交方针是联合秦国和齐国,组成魏、秦、齐三国同盟,以此来保证魏国的安全。
  公孙衍此时对张仪恨的是咬牙切齿,什么叫“公孙衍不听臣的话结果让国家陷入险境!”?张仪,你这不是踩着老子的脑袋往上爬吗?如今还要搞什么三国同盟,这要是让张仪弄成了那张仪在魏王跟前岂不是更受宠信了?那还有我公孙衍翻身的日子吗?不行,我一定得把这事给搞砸了!
  此时此刻张仪已经离开了魏国,正准备途经卫国去齐国商谈三国结盟大计呢。公孙衍就去拜见卫君,请卫君代为调节二人的关系,“我和张仪并无私人恩怨,只是治理国家的理念有所不同而已,请君侯一定代为调节!”
  卫国是个小国,哪敢不答应?卫君亲自做东宴请二人,张仪阴了公孙衍一把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就答应了。在酒席宴上公孙衍长跪行礼祝张仪长命百岁万寿无疆,张仪也祝公孙衍身体健康永远健康!二人相谈甚欢,第二天公孙衍还大张旗鼓的为张仪送行,一直送到了齐国边境二人才依依不舍洒泪而别!
  早有齐国的特工把这一切都报告给了齐王,齐王一听就火了,大骂张仪“你这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公孙衍刚和我们打了一仗啊?说,你小子是不是和公孙衍那个混蛋合起伙来骗寡人的?还有你,张仪,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还三国同盟呢!滚!”
  张仪就这样被赶出了齐国,他三国同盟的宏伟计划也就此流产!
  日期:2012-03-09 14:53:08

  画蛇添足
  昭阳这个人能文能武,出将入相,在担任楚国宰相的时候亲自领军攻打魏国,把魏军杀的是屁滚尿流,接连攻占了魏国八座城池。在大破魏军之后昭阳挥师北进,兵锋直指齐国!齐王吓得差点犯了脑溢血,知道自己手下的这些虾兵蟹将根本就不是昭阳的对手,所以他只好派陈轸前去游说昭阳,希望可以不战而退楚军。
  陈轸一见到昭阳先是一阵马屁,说什么昭阳就是楚国的擎天之柱,什么古今中外的道德模范;什么时光会流逝,但您的功绩永远长存等等等等。把昭阳听的是心花怒放,恨不得咬陈轸一口!
  陈轸一看机会到了便话锋一转,“按照楚国的律令,歼灭敌军并斩首敌军大将能晋升到什么官位和爵位呢?”
  昭阳笑呵呵的说:“官最多升到副宰相,爵位就到上执珪。”

  陈轸接着问:“比这更尊贵的是什么?”
  “那就只有宰相了!”
  陈轸装作恍然大悟,“原来宰相最尊贵啊!楚王又没有设置两个宰相吧!我给大人打个比方吧,楚国有户人家要祭祀祖先,就赏赐给手下人一杯酒。手下人说:‘几个人分着喝谁都不过瘾,不如大家画蛇吧,谁先画好了谁喝酒!’一个人先画好了就拿过酒杯,一手执杯一手执笔自言自语道:‘我还能给蛇画只脚!’脚还没画好呢,另一个人的蛇也画好了,一把夺过酒杯说:‘蛇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画上脚呢?’说罢就把酒喝了。那个画蛇添足的家伙就没有喝到酒。现在大人已经在楚国担任了宰相,又大破魏军斩首敌将攻占了魏国八座城池,如今又要进攻齐国,齐王震恐!大人的威名已经足够大了,而大人已经位极人臣,官位是不可能再晋升了!大人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如果不知道适可而止恐怕终将亡命沙场!就好比是画蛇添足啊!”

  昭阳沉吟了片刻就下令撤军回国了!
  日期:2012-03-12 09:44:18
  疯狂的割地竞赛!
  秦国讨伐赵国,赵国被打的是乱七八糟,没办法只好割地求和了!但割地就像割肉一样,赵王实在是舍不得啊!赵国君臣一合计,决定来个“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具体来说就是赵国割五座城池给秦国,然后和秦国结盟,两国一起攻打齐国,把损失从齐国身上捞回来!各位看官,您说齐国冤不冤?齐国没招谁没惹谁,乖乖的在家吃饭睡觉,祸事竟从天而降!没办法,国际社会也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个吃一个,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

  齐国君臣一合计,赵国不是给秦国割了五座城吗?齐国决定割十座城给秦国!看赵国怎么办?
  赵国怎么办?赵国的决定是割让上党地区(今山西省长治、晋城两市)二十四个县给秦国!
  在作出这个极其痛苦的决定后,赵王怎么想怎么想不通,凭什么啊?赵国冤不冤啊?好像齐国也很冤!赵王就决定派大臣赵足到齐国去一趟,看看能不能停止这场疯狂的割地竞赛!再这么拼下去,恐怕赵国和齐国就要这么莫名其妙的完蛋了!
  赵足开门见山,对齐王说:“想要制止这场疯狂的割地竞赛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齐赵结盟,两国共同抗秦!赵国肯定会同意,而两国结盟了齐国也就不用割地给秦国了!”
  日期:2012-03-13 09:32:45
  长平之战中的齐国
  苏曰: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一次战役,此战秦赵双方动员了百万大军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展开战略决战,结果赵国惨败,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被全歼!秦国为取得此战的胜利也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此战的秦军主帅白起曾在战后说:“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长平之战持续长达三年之久,双方各有数十万将士在前线苦战,这就给交战双方的后勤供应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是对双方综合国力的严峻考验。
  秦国的商鞅变法其核心即为“耕战”,不但要增强军力,作为前工业化社会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农业生产也因变法而得到极大的改进。赵国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其军力大有提高,赵军的战斗力仅次于秦军,但在农业生产方面赵国并未进行大的改革,这就使得赵国的综合国力远逊于秦国。长达三年的战争耗尽了赵国的粮食储备,这篇文章讲的就是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向齐国借粮的故事。

  秦赵两国正在长平苦战,赵国向齐楚两国求援。秦国对付一个赵国就已经相当吃力了,面对齐楚两国可能前来增援赵国的形势,秦国做出的决策是,如果齐楚来增援赵国,那秦军就撤军回国;如果齐楚不来就继续打下去。
  赵国这时的粮食储备已基本耗尽,紧急向齐国请求借粮。而此时的齐国一则是被秦国吓破了胆,不敢得罪秦国;二则是其国内的大臣很多被秦国收买,在为秦国说话,所以拒绝了赵国借粮的请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