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海军——揭秘北洋舰队为什么打不过联合舰队》
第53节

作者: 月映长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9-16 19:54:26

  北洋舰队放弃了制海权,正中日本下怀,他们暂时还不想主力对决,在这段时间里,联合舰队甚至还不惜放下脸面,冒挂他国旗帜来逃避北洋舰队的搜索。因为现在不到决战的时候,而且他们也没有必胜的信心。
  日本漂洋过海到朝鲜和中国来打仗,能不能打赢海军是关键。如果一开局海军就打输了,仗就不用打了,兵都运不过来,拿什么打?打到中途要是海军没了,陆军就算打赢了,也回不去,最后还得耗死异国他乡。
  所以,在这场战争中,联合舰队的目标是打败北洋舰队,准确来说是全歼北洋舰队,否则他们就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海战,将是中日这场生死之战的关键。

  李鸿章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指示丁汝昌不要急于轻易与联合舰队拼个你死我活,这样日本好歹总有个顾忌,战争就能拖下去,不致一朝溃败,也好有个转旋的余地。
  其实联合舰队也没有充分的信心彻底击败北洋舰队,为此,日本大本营围绕联合舰队制定了上、中、下三套战略方案:
  上策:如果联合舰队歼灭北洋舰队主力,取得黄海制海权,陆军则长驱直入北京,迫使中国投降签订城下之盟;
  中策:如果联合舰队与北洋舰队不分胜负,打成平手,丧失黄海制海权,则尽力控制朝鲜海峡,陆军固守平壤,联合舰队负责运输后勤;
  下策:如果联合舰队被北洋舰队惨败,丧失制海权,陆军则从朝鲜退守本土,海军在沿海布防守卫,防止中国进攻本土。
  三个预案,最糟糕和最乐观的情况都摆了出来。这个思路不但清晰清朗,而且周密谨慎。中国方面一直没有这样的东西。
  由于海战结果难以预测,日本决定先用海军支持陆军取得胜利,而后再完成对北洋舰队的打击。北洋舰队主动放弃了制海权,正好遂了日本的心意,联合舰队在海上可以来去自由,日本大批陆军被顺利送到朝鲜战场,第一军一万五千余人向北部集结运动,对平壤形成包围之势,企图击败叶志超兵团,占领重镇平壤,将战线向中国境内推进。
  平壤战役即将打响,黄海大战也将因此而逼近。甲午年的三次海战,都与陆战密不可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而丰岛海战和黄海大战,都与一个陆军将领有关。

日期:2012-09-16 20:38:31

  叶志超。
  人们当时都叫他叶大胖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他的照片,在那张一群官兵的合影相片中,你第一眼看到的绝对会是他,因为他一个人几乎占了相片的一半面积。此人看起来虽然有些气场,其实是个草包,牙山成欢一战,被日军击败,一口气逃到平壤,竟然还做了统帅,这是李鸿章的失策。喜欢用淮系将领,这是他的毛病,如同重用丁汝昌一样。叶志超见日军来势汹汹,赶紧拍电报向李鸿章求援,要求增派援军保护后路,以免被日军合围。

  李鸿章哪里还有什么部队可派,平壤军团已经用完了他手里全部的机动部队。为了保住平壤,他只好忍痛把驻守在大连湾炮台的刘盛休部四千人调往平壤后路,因为情况紧急,他决定冒险启用北洋舰队担任护航任务。
  登陆地点是在鸭绿江口,从大连湾到这里并不太远,而且又靠近中国海岸线,李鸿章心想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联合舰队远在千里之外,哪里这么巧就能碰上?
  1894年9月15日,刘盛休率兵登船,往大东沟进发,准备在鸭绿江口登陆,开赴并进驻平壤后路安州,以援应叶志超兵团,同时确保后路粮道。跟随兵船一同出发的还有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亲自带队,大小共有十八艘战舰,包括全部的主力舰。
  从李鸿章发出命令的那一刻起,黄海那一场大决战就已经向北洋舰队走来。因为得到这个消息的,除了丁汝昌,还有另外一个人。
  此人正是推动黄海大战的关键人物。
日期:2012-9-16 20:43:00

  老百姓常说,不怕贼偷,只怕贼惦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证明这句话极其精辟。攻占平壤得手之后,日本大本营指示联合舰队伊东祐亨寻机与北洋舰队决一死战,一来可以阻止中国增援平壤,二来正好彻底解决海上问题。可问题是北洋舰队不大出门,就算偶尔出来一下,茫茫大海,无边无际,到哪里去找?
  关键时刻,立下大功的还是那些不怕死的间谍。
  老牌间谍宗方小太郎经过侦察,得知了丁汝昌的护航计划。佐证这一情报的,还有叶志超匆忙逃命落在平壤的机密文件。丰岛海战前的一幕再次重演,一场更大规模的偷袭即将出笼。
  1894年9月16日,伊东祐亨接到大本营方面来的一份情报,说北洋舰队主力集中在大孤山口外的大鹿岛附近,于是决定前去寻机决战。当天下午,他亲率舰队从大东河口外的临时基地出发,前往大鹿岛一带搜寻北洋舰队主力。

  这份情报,正是前面说过的那个大间谍——中国通之第一人宗方小太郎提供的。
  联合舰队的基地原本设在仁川一带,这里靠近朝鲜首府汉城。随着陆军的北移,联合舰队的泊驻地也北移到大东河口。从大东河口再往北,就是大同江口,溯大同江而上进入内地,不远处即是平壤。北洋舰队护送刘盛休部入朝增援平壤,最快的道路是从大同江登陆,考虑到大东河口挨得较近,为了避免联合舰队偷袭,李鸿章这才舍近求远,把登陆地点选在中朝边境的大东沟。鸭绿江就是在大东沟处流入大海。日本所得情报中所说的大孤山口,位于中国奉天境内,往西不远处即是大东沟,是丁汝昌护航和返航的必经之地。

  宗方小太郎这次立了大功,这封情报非常准确,一场世纪海战将由这份情报而爆发。在日本人写的甲午战争书籍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人说伊东祐亨是仓促出发,所以没有精选军舰,否则黄海大战他们会打得更好一些。这话欺骗外行还凑合,内行人一看就知道完全是胡扯。
  这次来的虽然只有十二艘军舰,但是联合舰队的主力舰,都被伊东祐亨一艘不落地全部带来了。剩下的那些小船就算来了,也改变不了黄海大战的结局。有人(名字忘记了)说联合舰队到大东沟纯属偶然,因为他没有把主力舰全部带来,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纯属扯淡!日本人这么说到底居心何在,你也不动动脑筋,就跟着瞎起哄?!
  下面用数据来说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