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在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地方,我们发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秘密》
第47节

作者: 猪在天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06 12:23:47

  我感觉十分奇怪,她一直都在笑,并不像是一种自嘲,而是发现了什么。我就向她走去,刚要开口,她却把望远镜递给了我。
  “我们犯下了一个错误。”丁玲道。
  我看着她,就愣了一下,接过望远镜,问道:“什么错误?”
  丁玲抿嘴一笑:“照镜子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后背么?”
  “当然不能。”我脱口而出,但紧接着,我的身体如同触电一般抖了一下,说道:“我们刚才看到的是自己的后背!”
  丁玲点头,面带微笑。

  我无法相信这种情况,就端起了望远镜,而我所看到的那几个人,都是背部,根本就没有看到脸。
  冷汗再一次流下来,我移开望远镜,扭头望向其他人,他们都是一脸愕然。我们都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因为过于兴奋,竟然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力。
  “难道不是镜子?”秦大河道,“那我们看到的会是什么?”
  我们摇头,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秦大河的反应有点古怪,问完后就走了出去,开始围着一个不大的圆转圈,口中还念念有词。
  没有人说话,我们直勾勾地看着他。
  突然间,秦大河走了回来,对我们道:“也许,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我们都很吃惊,他却面带微笑,抬手示意我们坐下。
  我们相互看了一眼,陆续坐了下去,秦大河则坐在了我们对面。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他也看着我们,却一直没有说话。
  “请你有屁快放。”王胜利道。
  “好的。”秦大河并没有生气,他看着我们,“我们遇到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明白了。”
  “是么?”我急道,“请你快说。”
  “好的。”秦大河不紧不慢地说,“首先,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背部?”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了!”王胜利气急败坏地说,“只要我们背对镜子,然后回头看就可以了。”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秦大河面带微笑,“不过,我需要更正一下刚才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看到自己的后脑勺?”王胜利摸摸后脑勺,不停地转动脑袋,似乎在寻找想象中的镜子,“这个问题我从未考虑过。”
  “不用去找镜子了,因为这根本就不可能!”我已经急不可耐了,催促道:“请你继续。”

  “这的确不可能。”秦大河看着我,“现在,我们正面对一个悖论,我们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后脑勺,但这是不可能的。而悖论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我们被表象所误导了,我们所做出的判断,建立在了一个错误的前提上。”
  “错误的前提?”罗团长紧接着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看到的根本就不是镜子?”
  “那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王胜利接过话题,“好像只有在镜子里才能够看到自己啊。”他挠了挠后脑勺,又道:“但是这好像也不对,照镜子看到的应该是自己的正面啊。”
  我就拍了一下王胜利的后脑勺,命令他立刻闭嘴,然后问秦大河:“快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日期:2012-08-06 12:24:19

  秦大河微微一笑,说道:“让我们抛弃镜子这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吧,然后回到刚才的问题上,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我皱起了眉毛,看来秦大河把我们当成小学生了,接着我就深吸一口气,希望这一切不要太过漫长。
  “这回我知道了!”王胜利用力一拍后脑勺,他还真把自己当成小学生了,“如果我们会分身术,走到自己后面,就可以看到了。”
  “胡扯淡!”我脱口而出,然后对秦大河说道,“请你尽快说,千万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
  秦大河看着我,说道:“王工刚才说的虽然只是一个玩笑,但距离真相已经很近了。”

  “哦?”王胜利来劲了,“请你继续。”
  “首先,我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秦大河道,“通过这个例子,你们就会更加容易理解我的想法。”
  我再次深吸一口气,并强制自己用另一种人生观活下去了。在这种人生观里,我十分欣赏秦大河所运用的抽丝剥茧的手法,从未知到已知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过程。
  “请你慢慢说。”我做了个请说的动作,面带微笑看着他。
  “让我们来分析一个发生在虚拟世界中的故事。”秦大河道,“首先,我做出一个假设,人类会分身术,而在这个假设之下,我将设置如下情节:有一个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突然开始分身,分为A、B二个自己,A停留在原地不动,B向正后方沿直线方向倒退行走。B的视力很好,他始终可以看到A的后脑勺,也就是自己的后脑勺。但过了一段时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A突然间看到B倒退着向他走来,A也看到了B的后脑勺。接下来,B与A重叠在了一起,他们合而为一了。A就急着问B,你怎么会出现在我前面?B摸着后脑勺说,我还想问你这个问题呢,你怎么会出现在我后面?我始终沿一条直线倒退行走,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你前面,而A考虑了一会儿就对B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为我站在了你所走的路线的起点上,同时也站在了终点上,所以我们重逢了。”

  秦大河说完他的故事后,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
日期:2012-08-06 12:24:49

  很明显,他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个虚拟故事中领悟到什么。但十分的不幸,我认为他所编造的这个故事存在着一个严重漏洞。
  我立刻指出了问题:“你所说的这个故事,的确解释了我们所面临的二个疑问,一是我们为什么会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二是背道而行的我们为什么会碰面。但是,这个故事却带来了另外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A怎么会既站在起点上又站在终点上呢?B可是始终都在保持直线行走状态,我们都知道,直线是开放的而不是闭合的,这是直线的定义。”
  然而,秦大河却没有做出解释。他面带微笑,目光在我们脸上划来划去,似乎正在等待其他人发言。
  “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了!”王胜利十分兴奋,竟然举起了手,“这是因为B一直都沿着一条闭合曲线行走,而A站在这条曲线上,所以A和B会重逢,B又回到了起点上。”
  “你说的不对!”我立刻提出反对意见,“在刚才的故事里,B始终沿着一条水平直线行走。”
  “但这是唯一的解释!”王胜利跟我较起了真,“只有当二个物体沿一条闭合曲线背道而行时才会重逢,这个问题在小学课堂上就已经讨论过了。”
  “我们不是小学生,不能够这样去思考问题。”我极力反驳道。
  “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问题,B到底是沿直线还是曲线行走的。”丁玲开始发表意见,“B遇到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当他沿直线行走时,却得到了一个沿曲线行走的结果。”
  “你说得对。”我看着丁玲,“那个故事所存在的基础有问题。”

  丁玲看着我,没有说话,她这时,竟然也面带微笑。
  我就有点糊涂了,决定用事实说明一切:“这样吧,光是嘴上说不够直观,还是在纸上画画来的清楚。”
  说着,我从背包里拿出了笔和纸,将纸平放在地上,然后用笔在纸上画了一条直线,再在直线的中心点上画了一个黑点代表A,并用笔尖作为B,沿直线一直移动,直到笔尖延伸出了纸面。
  “A和B会重逢么?”我抬头看着丁玲。
  “但事实上他们重逢了。”她依然面带微笑。
  我就急了,扭头望向秦大河,他也面带微笑看着我。我极度郁闷,他和丁玲的表现,让我认为自己错了。

  “这不可能啊!”我盯着他们,“除非是B的眼睛出现了问题,连自己走的是直线还是曲线都分辨不出来。”
  我知道,秦大河之所以要举这个例子,一定是为了解释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但这个自身充满矛盾的例子,能够去解答我们心中的疑惑么?
  秦大河没有说话,而是伸手拾起地上的纸,并将纸卷成一个圆筒形,让纸上的那条直线首尾相连,然后将纸筒放到了我面前。
  我一看到这个纸筒,感觉身体就被狠狠地撞击了一下,而在这一撞之下,我的思绪如飞絮般四处萦绕,让人难以捉摸。我似乎发现了点什么,但那些飞舞的思绪还没有成型,让人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我们的思维被限制在了水平面上。”秦大河似乎进入了正题,“B的确沿一条直线行走,而A的确站在了终点和起点上,B的行走路线是一个圆形,它是一条闭合的直线,问题迎刃而解了。”

  “这也不对啊!”我拿过他手中的纸筒,“B如果一直沿纸面行走,就一定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而掉出纸面。同时,因为行走线路是弯曲的,B就会因为视觉盲区而无法看到A,这二点与你所说的那个例子不符。”
  “这的确是二个问题,但我们离真相已经越来越近了。”秦大河看着我,“如果我们排除重力和视野这二个因素呢?”
  “这样做不符合科学的思维方式!”我立刻否定道,“如果这样去做,我们将会陷入到一个用问题去解释问题的思维怪圈中……”
  我还没说完,秦大河突然站起身,低头看着我们,说道:“当真相被掩盖时,思维怪圈就会出现,我认为,我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