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回家我那修行的爱人》
第7节

作者: 姚爱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法师笑吟吟的用英语答,翻译如下:“我们来自印度,也知道‘释迦牟尼佛’开创了佛教并在中国生根且发扬光大,但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本国,早已在数百年前就倡导灵性导师的教诲,‘哈里奎斯纳’的灵性境界已达极乐世界的十二重界别,而佛陀的极乐世界在那里.....。”法师说完用手指着客厅侧面挂的一幅图画示意丽看,旁边的老太老公们都笑呵呵跟着说;“小姑娘,好好看吧,以前我们和你一样,有的比你更执着咯。现在法师的开悟下都已找到正觉了....。”

  我和丽走近了看,果然有一幅极乐世界的彩色大图,上面有各种彩色飞鸟、奇珍异兽、各路神仙,分不请到底是哪国人等,有一道道的亮光将他们界别,‘哈里奎斯那’头上金光环绕在里面果然是最炫耀的十二重境界,佛陀大概在第十重,丽看了叹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中午开饭的时间比昨日要早些,我和丽也有幸和大家一起参加了会餐。菜饭是由专业的师兄早已做好,除了没肉,基本上该有的素菜都到了饭桌上,两位大师进了另一间小屋,女翻译和那严肃女人忙得不亦乐乎,摆了水果端了菜肴先敬他们的灵性导师‘哈里奎斯纳’,然后又敬给法师用餐,程明两人和一干老太老公密麻麻齐整整的坐在饭厅里,满桌的菜,也没人动筷子。有几个人想帮她们,那女人总是正色说:“你们的手不干净,有污垢。”我见那女人忙前忙后,总是不忘要去洗下手或者翻来覆去的清洗盛具,口里老是念着:“太脏,太脏了。”旁边一干老太老公笑呵呵的坐在位置上说:“有这样细心的女人伺候我们的‘哈里奎斯纳’和法师,我们才能放心啊。”

  轮到大家用餐了,有指定的人上饭上菜,整个饭厅秩序井然,无多余之音,那女人见大家都端好饭后,首先开始念些祷文或咒语之类的话,然后众人合声同念:“感恩伟大的灵性导师‘哈里奎斯纳那’。”随后整齐的传来咀嚼食物、筷子和碗碰撞的声音,我一边吃饭一边感叹这曾经在记忆里过去了多年的并不陌生的开饭的仪式,也真难为了这帮老太老公们,他们还乐在其中呢。

  吃完饭每人又都分得些水果,那女人手中执了个奇形的水壶,应该是印度特产,正色说:“这壶里的水来自印度某圣山圣井,是两位法师万里迢迢取来的圣水,喝了能够消灾避痛,由于非常的珍贵,只能每人一小杯。”除了我和丽,在座的人都露出无比期待的神色,有人说:“能带些回去给家人么?”那女人回答:“所以说我们都要谨遵‘哈里奎斯那’的教诲呢,一个字就是贪啊。”一干人全部像小孩般笑了起来。那小杯本属于丽的圣水丽让与了我,她小声说:“水里有杂质。”我看那杯里果然有,那女人无比严肃的盯了我手中的水杯,我只好喝了下去。

  开了饭继续听法师讲法,我那昏昏欲睡的状态又来了,那帮老太老公们倒是专注,跟那法师的韵律越唱越来劲……下午结束时,那女人对大家说;“法师来自遥远的印度,沿途先到的西藏,从西藏直飞到昆明,他们将一生都敬献给我们伟大的的灵魂导师‘哈里奎斯那’,他们也并不富有,甚至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们此行费用全部是自费,那么,我们大家是否要为法师们捐赠一些路费呢?”她说完一席话期待的看着大家。

  “要的,我们应该做的。”除我和丽外,全部人整齐回答。
  回旅社后,我感觉这样的讲法礼节太繁琐,一会又是膜拜一会又是唱歌,自己一点都不习惯,还有就是好像要开始收费了呢,我试问丽:“明天我们还去么?”
  “随便。”丽漫不经心的回答。
  “明天不去了吧,没意思,简直是洗脑,我带你去大理玩玩。”我说。
  “大理有什么好玩的嘛,有出名的庙宇么?”

  “有啊,大理是座古城,古代曾经是一个自治的小国,那里的皇帝退位后大都选择出家呢。”我也没去过大理,但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里详尽的讲述了古大理国段嗣王朝的故事,应该大部分源于史实吧。
  丽听得‘出家的皇帝’立马来了兴趣,高兴的说;“要去,要去。那些法师说佛陀的极乐世界只能达到他们认可的十重境界,我才不信呢,明天就去,不听他们的‘哈里奎斯那’了。”
  我高兴的对丽说:“那你给女师兄打个电话吧,说我们明天去大理,就不去听课了。”
  日期:2012-6-4 14:29:00
  次日我们就离了昆明,搭上了前往大理的火车,从火车上的窗外望去,山山相扣,水水紧连,云南地貌特殊,气候宜人,实在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在卧铺上睡得一觉,醒来时列车已到大理市的车站,出得站来,天上繁星朵朵,丽说:“这云南的天空真是格外的干净,好久没看见如此亮闪闪的星星啊。”车站进出的旅客们,很多男男女女女的都身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把我们的眼睛都看花了,我们相互猜着那些服装各属于什么样的民族,一边高高兴兴的在大理街上闲逛,我买了张大理地图,先在大理新城找了间旅社安顿下来,准备明日到目的地——大理国寺院。

  第二天丽一早就从床上爬起来,催了我起床洗漱,看来她对‘大理国寺’的兴致很高哦。出门问路,没有一个大理当地人知道有这么个‘国寺’,我问古时候皇帝出家的庙宇倒是有人知道,叫‘崇圣寺三塔’。坐了新城驶向古城的公交车,一路上的景色真的让人心旷神怡。从车窗望去,左边是雄峻伟岸的苍山,右边是飘逸犹如绿带的洱海,两边俱无高楼,尽是古色古香的民居。我在车上观那苍山,山势险峻,在极远的高峰处隐隐还有些白皑皑的积雪,心想这一定就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里的一大武功流派‘点苍派’的出处所在了,果然是好山啊!

  车经过了大理古城的上关,直接停在下关的‘崇圣寺’的车道前,下得车来,远观那‘崇圣寺’的威严景观,已惹得丽小碎步的奔跑去,我在后面慢慢地走,边上有一穿少数民族服装的人向我走了过来问;“大哥,是要进庙去烧香啊?”我笑答;“是啊,千里迢迢就是到的这儿。”
  “进去要买门票的,120元。大哥要买票的话找我,只要80元”那人搭讪道。
  我自顾找丽去了,看见丽又远远的跑过来说;“快去买票,120元。”眼里是止不住的兴奋。
  我回头向那开始说话的当地人招了招手,那人一溜烟跑过来笑说:“我说的大哥出门在外还是得节约点不是,放心我卖的是真票。”
  我先要了一张,待丽在大门通过电脑刷票进去后方付与他两张票的钱,一边进去一边脑里还在疑惑;既然都是真票,又怎会有两个价呢
  进了大门就远远见了半山腰的三座白色古塔,格外庄严让人油然而生肃穆之心。
  日期:2012-6-4 14:34:00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佑时期(公元824—859年),崇圣寺三塔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6层。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藉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

  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经历代的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巅峰。据《南诏野史》记载:崇圣寺“基方七里,周三百余亩,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