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与外科医生的婚恋纪实》
第4节

作者: 有姿无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斜眼瞟了一下,怎么觉得和我一样高呀!他的身高在见面前可没问清楚。我鼓起勇气问了,得到的答案竟是:“中国男子的平均身高。”我晕!难道要查一下资料,看中国男子到底平均身高是多少?可又不知如何开口深究下去。他这么简单就把我打发了!婚后,我又问起过,他说好久没量过,真的不清楚。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准确的数值,目测,应该是过了一米七吧。但发现那些婚前斤斤计较的问题到婚后都成了浮云。

  爱说爱笑的我那天却很沉默。当然,要显得淑女嘛。大部分时间是他说我听,主要聊些他的学习工作情况。
  没想到他已经28岁了!见面前算来算去,也没算出有这么大来!我的心里底线可是五岁,他却大我五岁三个月!“比底线多三个月。怎么办?能忍受吗?”我心里问自己,嘴上却脱口而出:“你怎么那么大?”
  “学医的,时间长。毕业后工作了两年才考研。”
  我可没想到这些。早知道这样我可能就不同意见面了,怕有代沟呀!还好,他面嫩,一股书生气。
  “看不出来呀,挺年轻的。”其实,这话我是在安慰自己。
  “看着年轻可不是什么好事,病人就喜欢老医生。”

  我忍不住笑了,心头关于年龄的阴影一吹而散。
  穿着高跟鞋散步,真的满辛苦。从公园转了一圈出来,已脚掌发酸。刚想说到此分手,他发话了:“再去旁边转转?”
  日期:2010-12-07 10:55:47
  我其实想回家,因为在我看来第一面只要没把我吓着、没令我生厌,就已经具备了见第二面的资格。我不要求什么一见钟情,只想慢慢了解。
  真不知如何拒绝,只好跟着他继续向附近的一个城市广场走去。
  路上,他讲起求学的曲折经历。为了接受较好的教育,年幼离家,在亲戚家寄居。辗转几次,差一点弃学。当他讲到高考时,以足以考取中国任意一所大学的炫目成绩引起乡亲们的轰动时,我也被震撼了!敬慕!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瞬间高大!那应该是我对他有所感觉的开始吧。“爱慕”这个词是有道理的。比起上午那位老总的儿子,我更感到了他的高大。

  他听取了父母的意见,上了一所重点医科大学,虽然这不是他的理想。但为了能够带给家人更多帮助,他从了。第一次坐上火车,第一次来到城市,他踏上了漫长的医学之路。
  我静静听着他的故事,不觉来到广场。
  “累不累?休息一下吧!”他还挺善解人意,我早想坐下了。
  不知石凳上脏不脏,可也不能用手擦呀!我正在犹豫如何的举动才能得体,他从兜里掏出张白纸帮着垫上。
  我的心又为之一动:“心这么细呀!不错,不是高分低能。”马上又担忧:“不会是装的吧,继续观察。”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必须告辞,因为参加了一个自学考试的辅导班。他把我送至我们院门口,掏出纸和笔:“留个联系方式吧。”我就把家中的电话和呼机号留下。他说找他时就打他们医院总机转神经外科就行了。那时,联系方式就这么原始,我的数字呼机还是单位配发的呢。
  回到家,赶快听取老爸的评价:“远远看去还行,是个读书人的样子。”
  甩掉高跟鞋,揉着发痛的脚掌,恨恨地想:“早知道他的个头就不穿这累人玩意了,还害我走那么远。”忽然,竟觉得他个子不高成了优势:“哈!以后就穿平底的,还能美其名曰是为了照顾他的面子。”换了鞋,上课去。
  上完课一到家,妈就说有个男的给我打电话。我正在奇怪,电话又响了。我迅速拿起话筒。
  “你好!请问XXX回家了吗?”原来是他。

  “是我。”刚见过面,难道又要约见?我很纳闷。
  “我想说一下这次见面的体会。第一印象,感觉你人很好。但是——”
  话峰一转,什么意思?不行就算了,还用得着打电话给我安慰?给介绍人直说就行嘛。
  正在琢磨,他却道:“这次见面时间太短了。”
  我差点没笑出声。见过这样的吗?这第一次见,我已经是破例的“加长版”了。

  “没关系,来日方长。”我们就这样结束了第一次通话。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很紧张,这两句话还是事先写在纸上念给我听的!
  日期:2010-12-08 15:19:23
  很快,我们又相约在公园。虽然才是第二次,但已多了些随意。春天,真是一个恋爱的好季节,四周洋溢着花香,人也跟着沉醉。继续听着他的故事,那种酸楚,却使我的心在落泪。我仿佛看到了,在上学路上,因风雨过大而被刮入泥沟的弱小身躯;我仿佛触到了,因没有棉鞋穿冻烂了双脚而留下的伤疤;我仿佛握到了,那双为了增加收入去采摘一种树叶而被扎得鲜血淋漓的小手。他说,多年来的愿望是住上不漏雨的房子,终于要实现了,家中正在翻修,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看着他那坚定地目光,我想,一个人的出生地,无法选择;但脚下的路,可以选择。贫穷不是他的错。
  我就像在听一位英雄的成长报告,而忘记了他是我恋爱的对象。柴、米、油、盐这些事早就丢到了脑后。
  “我是一个穷光蛋。”他总结道。
  我竟然没往心里去,反而觉得经历了苦难的人更坚强、更有奋发向上的精神。不知是否这就叫走火入魔。
  当落日的余晖洒在我们的双肩,感到饥肠辘辘,我们就在附近的一个小餐馆各要了一份肉丝面。第一次请吃饭,就这样寒酸,但我欣然接受。以我的想法,如果今后两人分手,花别人钱多我会感到内疚;如果两人结婚,那花的不就是自己的钱吗?
  月底,他就要参加职称考试,我也要参加自学考试。我们就约定考试过后再联系。

  在三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只通了几次电话。当时,大片《泰坦尼克号》热映,我的心早就被周围的议论搔得痒痒的。考试完,一定要去看电影!
  日期:2010-12-09 10:37:26
  终于到了那一天。电影院前,人头攒动。很久没见到这样的盛景了。没想到,电影票已经卖完,“黄牛”们却身姿雀跃。该死!
  电影即将开演时,我们以每张加价五元买到了票。位置还真不错。
  看着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演绎着生死离别的爱情,周围的恋人们唏嘘不已。我却在想:“如果轮船没有沉没,最终露丝和杰克生活在一起,他们会一直幸福下去吗?究竟该用什么来维持爱情而使它成为长久的幸福?”
  看完电影,我们这次吃了“大餐”——米饭加两份炒菜。加上后来的打的费用,花费一百多元。这是我们恋爱期间最奢侈的一次,也是看的唯一一场电影。没想到,当我们第二次一起走进影院时,中间多了个三岁的孩子——已是五年之后了。

  接下来的日子,每周能见上两次。我没有完整的假日,但每天只上半天班,还可以跟同事私下调休。他却没那么自由,但值了夜班后可以调休。我主动打电话给他:“昨天值了班,今天下午可以休息了吧?”他的回答却让人感到飘忽不定:“应该可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
  开始,我很不习惯,甚至有些生气:你什么意思呀?到底是见不见面?什么叫“没有特殊情况”?见个面还要加上前提条件?
  我责问他,他就解释说“特殊情况”就是急诊啦、开会学习啦、上级检查之类的事,怕说定了却不能见。
  “那还用这么罗嗦?有临时情况再说嘛。”
  他说习惯了,因为给病人家属谈话时要考虑各种可能性,全部讲清楚,很多话都不会那么肯定,要给自己留余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