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悲秋》
第34节

作者: 昉溪大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2-02 10:31:54

  指导员带着福庆等人离开了医院,黑旋风也被福庆带回去了。
  杨干事住进场部医院招待所,我陪着老魏住院。
  医院里病人很多,病房里人满为患,老魏被安排在病房的过道里。医生、护士、病人、护理人员,不断地走来走去,十分嘈杂。老魏休息不好,我更是坐立不安。
  我请求姚医师安排个病床。
  “难,病人实在太多。不过,我会尽量想办法。”姚医师笑了一下,秋波如练。
  第二天上午,姚医师将老魏安排在二十号病床,原来住的病人已安排出院。
  病房里一共三个床位,一个年轻的,一个老头,病情都很严重,老魏是第三个,病情最轻,两天之内便能住进病床,他们说,你们烧了什么香。
  “魏了水的病由我负责,有什么情况可以到医师办公室直接找我。”姚医师嘱咐我,“千万别给病人吃食物,饮水,这个病需要暂时中断吃喝。”
  挂了三天水,老魏的痛感有所缓解,但不吃不喝,浑身软弱无力。
  我替他洗脸抹身,端屎端尿。其实那也不是什么屎,而是一些像鼻涕一样的粘液,黄不拉叽的,有一股浓浓的异味。老魏觉得不好意思,坚持自己上茅坑。
日期:2010-12-02 10:56:30

  “你体质这么差,怎么能随便走动呢?”我坚决加以阻止。
  “太难为你了,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我俩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同是天涯沦落人,患难与共,那是应该的,别讲那些生分的话。”

  我把老魏体衰的情况报告了姚医师,姚医师每天给老魏挂一瓶营养液。在姚医师的关照下,老魏的病情逐渐好转。
  然而我们邻床的老头子已病入膏肓,政府多次通知老人的几个儿子,给老人保外求医。
  老人日夜盼望他的孩子能早日将他的一把骸骨带回老家,可是千呼万唤,儿子总是不来。老人已气若游丝,朝不保夕。
  也许是不甘心死在异乡,也许是想在告别这个世界之前,再睹一下亲人的容颜,也许是心中还有什么话要对亲人说,也许是作为一个失败的父亲要对儿子作最后的忏悔,也许……老人眼睛睁开大大的,望着天花板。急促地喘气。

  惨不忍睹,我与老魏都想安慰一下老人,帮助他消除心中的一些疙瘩,千言万语,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两个自身难保的人,又能给老人送去什么福音?
  左等右等,几个儿子终于来了,老大老二老三。
日期:2010-12-02 10:59:14

  看着形同骷髅的父亲,一个也不愿意在保外求医的证明信上签字。老父亲以前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金钱、名誉、地位,也没有给他们带来房产、田地和牲畜,有的只是麻烦,纠纷与屈辱,害得他们至今还无法成家立业,现在他们为什么要让自己并不强壮的身躯再背上这根很不光彩的耻辱柱?
  但眼前的这堆不成人形的骨头毕竟是生育他们的父亲,自己也曾从这堆不成人形的骨头里面吮吸过骨髓,作为一个身上还流着父亲骨髓的儿子,难道竟不能满足父亲的最后一个愿望?天理何在?老大最后还是拿起了签字的笔。就在这时,骷髅一般的父亲突然伸出那只瘦骨嶙峋的手把一个红小本子塞进老大的手中,大呼:“亲情不可欺也!”说完咯嘞一声,气绝身亡。他哪里会想到,老大还没有把红小本子抓稳,老二老三立即大打出手,与老大争夺那个红小本子。他们看清楚了,那是一个银行的存折。

  在政府干部的干预下,三兄弟协商处理了父亲最后的一点可怜的遗产。
  呜呼!情亲,还是钱亲?
  病床上的老魏紧紧咬住嘴唇,双手发抖。
日期:2010-12-02 11:08:04

  两天没有给老魏洗澡了,午饭以后,我端了盆温水给老魏抹身。
  房门吱呀一声,走进来几个人。带头的是杨干事,后面跟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和一个举止文雅的大姑娘。
  “魏了水,你看什么人来了?”杨干事春风满面地说。
  “妈!你怎么来了?”老魏欣喜若狂,满脸泪水,“妈,儿子对不起你!”
  那个举止文雅的大姑娘看着消瘦憔悴的老魏,泪眼汪汪。
  “是你们杨干事打电话叫我来的。孩子,你受苦了。”老太太抱着老魏的头,双手颤抖,“不哭,不哭,你永远是妈的好儿子,妈不会怪你的。你看,小芸都长成大姑娘了,你走时她才几岁。孩子,妈老了,见一回是一回了,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呀!”
  为了能让老魏的身体早日康复,杨干事请示了指导员,特地把老魏的母亲从上海叫来探监。
  小芸是老魏的外甥女,她给老魏带来了许多食品和水果。
  “小芸,让舅舅仔细看看,多少年没见,出落得更俊俏了,你爸爸妈妈都好吗?”老魏很动情地说。
  “好,都好。舅舅,我们非常想念你,爸爸妈妈叫我问你好。”小芸温文尔雅地说,她回过头对杨干事深深地鞠了一躬,“多谢杨干事让我们一家人相见,谢谢。”
  杨干事很感动地说:“魏了水的病会好的,你们放心好了。”

  接见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临走,老太太和小芸一再感谢我的体恤之情,送我一些水果。
  走了,老太太依依不舍地离开自己的儿子。走了没几步,又颤巍巍地走回头,把一块祖母绿挂在老魏的脖子上。走了,这回真走了。然而又折了回来,把一块擦了眼泪的手绢递给了老魏,手绢上绣有一只蚌,蚌中含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有伟大的母亲,才会有优秀的儿子,这一方含有母亲泪痕的手绢在老魏的心中留下一个宏伟的声音:十年磨一剑,必须忍受巨大的苦难,才能孕育出美丽的珍珠。
  老魏用被子蒙头大哭,抽泣不止。
  这是我第三次看见老魏流泪,而且是最伤心的一次哭泣。

日期:2010-12-02 11:28:02

  病房的过道上也有人在哭泣,一个母亲跪在医师办公室门口,两手伏地,一面磕头,一面哀告:“各位医师,行行好,救救我的孩子!”
  老女人哭得很伤心,围观的人都很同情。
  据说这老女人原是国民党一个高级将领的干女儿,解放后因为历史问题被判刑。刑满释放无家可归,只好留场就业。晚年有幸得一子,爱之如掌上明珠。谁料命途多舛,儿子成人后得了一个很不好的病――肾衰竭,久治不愈。医生说,必须换肾,老女人愿意移肾,用自己的生命拯救儿子。可是换肾手术需要很多的钱,要请名医来动刀。丈夫前年已去世,老女人每月只有二十四元生活费,到哪里去筹集这一笔昂贵的手术费用呢?

  儿子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延误了手术时间,后果不堪设想。
  老女人不甘心坐以待毙,只要有一线希望,她就要去争取。而她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医生的慈悲心。人心,是改变现实的源泉。她天天跑到医师办公室门口去下跪,一跪就是几个小时,苦苦央告医师救救她的儿子。
  见到医师就下跪,膝盖跪破了,头也磕红了,锲而不舍,不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有人告诉她,医师办公室已经没有人了,庙里的菩萨已经跑光了,你向谁下跪?但她还跪着,伏地磕头,嘴里不停地重复一句话:“各位医师,行行好,救救我的孩子!”
  老女人几乎要疯了,披头散发,当年做大小姐时的风光荡然无存。

  病房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背出她的台词:“各位医师,行行好,救救我的孩子!”
  医生们的心里,医院的上空好像也在不断地回荡着这句饱含着一个母亲血泪的哀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