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街(2012世界的逆转)》
第4节

作者: 摩罗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外公还没喊出丹利文“师傅”,就被他一把拉了过来,递给了外公一个样貌奇特的物件——一个黑色的方方正正的盒子,非铁非木,不知道什么材质,中间有个半圆形状的突起的盖子,紧扣在盒子表面,怎么扳也扳不下来。更为奇特的是,侧耳倾听,似乎能听见盒子内有连续不断地不知道什么声音在嗡嗡作响。
  “过房爷”轻轻从外公手里接过这个东西,放在了桌上,告诉外公,这个东西,是上周丹利文师傅在进入井下30多米的一个煤层勘探时候发现的。这口煤井是刚刚开挖的,除了前面探煤的工人外,再无他人涉足。发现此物时候,非常惊奇,因为此地地处偏僻,煤矿的勘探和开采是极其隐秘的,而且由于李鸿章关系,当地官府派了不少兵丁在此附近守卫,一般不可能有外人进的来。

  而且,此处深达30多米,想下来必须要通过至少4个人放篮筐和吊索才能下的来,这么多人进来,不可能不被周围巡逻的工人以及官兵察觉。再说了,来这么深的地方,放个这样一个不清不楚的东西,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父亲说到这里里,我和姐姐都有些着急了,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还有这些事情到底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个时候,母亲洗碗回来了,听见她开门后仔细地反锁了门,推门进来。冲父亲点了点头,问道“你都说了?”
  父亲苦笑了一下,说“感觉是在说个故事一样,他们问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剩下的,还是你自己说吧。”
  母亲听了,点点头,悄声和父亲说,要赶紧,小祥明天一早就要走了,一些事情要和他交代明白了。

  我困惑地望着母亲,等着她的“交代明白”。
  日期:2011-1-1 23:15:00
  母亲并未接着父亲前面的事情说下去,而是和我说,你爸爸已经告诉你了吧,你小外公还活着。
  我点点头。她接着说“明天一早,你爸会骑车送你去姑妈家,然后,你姑妈会送你去她朋友那里,他那里有每天发往广州的运输汽车,你去了以后,那里会有人安排好接应你去香港的。”
  “香港!?”我一听,脑子一下炸开了,去香港?那个灯红酒绿的资本主义世界?还有人接应?我更加怀疑父母是不是潜逃多年的敌特!?我是不是被他们从小拐骗来当掩护的孩子呢?
  “我走了,你们怎么办?”我怀疑地问道。
  “你不用担心这个,都安排好了,说你一早被街道推荐到了去新疆插队去了。”母亲回答道。
  “啊!?那人家能相信么!”我惊叫起来。
  父亲走了过来轻轻拍了我下头,说“别叫,x主任(那请我父亲做了个恶心手术的街道主任)那我已经说好了。你插队的材料什么,X主任那里去处理。”

  “就是可惜没法办理出入境证明了。”母亲叹气道。“到了广州,能不能去的成,还要看你的造化了!”
  我不知道父亲给了x主任什么好处,可我明白这个“帮忙“对我们家来说,一定是不小的代价。
  母亲从床下拿出那2个鼓鼓的帆布包递给我,有些舍不得攥着我的手轻声说“这里面有你平时的一些衣物,还有一些路上吃的东西。另外,这里是家里这个月的粮票,你都拿着!好不容易换的全国粮票。"母亲边说边整理着我的衣领。
  我知道,平时母亲能街道从领点本地的粮票和布票什么,都是省吃俭用,不肯多花一分钱。塞给我的粮票有厚厚一叠,我不知道有多少,可我想他们和姐姐肯定要饿一段时间肚子了。
  我非常不忍,更按捺不住内心一直的疑惑,我推开母亲,斩钉截铁地说”不!我不走!我哪里也不去!你们今天不和我说清楚了,我什么地方都不会去的!”

  母亲吃惊地看着发怒的我,连忙上前捂住我的嘴,说,“你以后就都知道了!去吧!有些事情,我们自己都不很明白!但是到了那里,你的小外公应该会都告诉你的!”
  我正要继续发脾气,一直没作声的父亲忽然冷冷地说了一句,“你要是不走,你的姑妈就白被糟蹋了!”我一下楞住了,吃惊地看着母亲,母亲泪一下流了出来。
  我那时候不太明白“糟蹋”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肯定是非常不好的意思,而且我从没见到一直好脾气的父亲那天的脸色那么难看。
  我忽然一下没了主意。
  父亲看了看母亲,对她说“事不宜迟,我现在就骑车送小祥走!”
  元旦我去了徐家汇的交大,在南洋公学旧址的一栋一楼大厅里拜祭了家祖的兄弟,我抚摸着那尊铜像,思绪万千。

  南洋公学的创立,其实和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以及我现在手里的这个盒子有着密切的关系。
  后面我慢慢会说清楚的。
  上海真的好冷啊,徐家汇这里只有-3°,有些受不了。
  此时,我正坐在徐家汇附近一个公园里,抬头正好能看见徐家汇的藏书楼,这个藏书楼虽非太公公他们所建立,但是,也倾注了他们这辈人一生的心血。
  建筑剩下的只有四层的神甫楼了,曾是附近教士们会士饮食起居的地方,也是外公小时候经常出入的地方。

  里面按梵蒂冈藏书分类法分为36大类286小类。最多的时候有各国百科全书、语言类辞典和学术期刊2000多册,有包括希伯来文、拉丁文、希腊文等。
  记得父亲曾骑车带我路过这里,告诉过我这里有一本最古老的书是一套16世纪的《对伦巴底<名言集>的评语》。 他小的时候,教士还拿给他看过。
  我也清楚地记得这个藏书楼里有一本外公“过房爷”的日记,这本日记在文丨革丨时期不知所终。里面就记录了很多外公“过房爷”不为人所知的经历。
   有人对我写这么多关于自己家族的事觉得很不解,可能和我的题目不沾边,其实,各位有兴趣的话,不妨了解下1912年满清退位,民国成立,快一百年了。
  那时的中国真的是像历史里记载的那样动荡不安,民生凋敝么?

  呵呵,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胡适之先生的话“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
  中国的第一所煤矿,铁路,第一家电话公司,电报公司,轮船公司,银行,纱厂,都是那时出现的,按今天大陆的流行词汇来说GDP其实是不断增长的,社会财富其实是逐步增加的。
  可那么巧,怎么都是外公“过房爷”所创立的,按照史书上说,此人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跳里出来,那么轻巧的就博得了老奸巨猾的李合肥的信任,一个从未经商过的年轻人人就那么幸运的就打败了几乎不可一世的已经经商大半辈子的“胡财神”——胡雪岩?
  真的就那么巧?那么简单?
   

  日期:2011-1-2 21:28:00
  呵呵,各位,整个事情,您可以当个故事来看,不必当真,我不抱怨什么,也不强求什么。只是希望各位能在那个时刻来临的时候,一切顺其自然。
  那天,我自己一个人在招待所的房间看报纸,也没什么好看,《人民日报》,从招待所的服务员那里拿来的,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期头版的标题《大张旗鼓,除四害,讲卫生》,说的是除四害,讲卫生,是一件大事。
  陈哲又出去办法转悠了,再找不到办法,他就打算回老家闹革命去了。我半躺在床上百无聊奈地翻着报纸,忽然听见有人敲门。我以为是服务员,头也没抬,就喊人进来。
  来人不是服务员,是一个瘦老头,瘦高瘦高的,穿着当时非常常见的蓝制服,带着一顶深色的解放帽,大约50多岁,非常精神的样子。我好奇地问他找谁,他十分肯定地对我说“找你!”
  我很吃惊,在广州我一个人都不认识,谁能找我呢?找我干嘛?
  他小心地关上门,找了把椅子坐在我的床前,轻声说“祥少爷,是老爷叫我带您回家。”我吃惊地差点叫了出来,“少爷?老爷?”,谁是“少爷”?谁是“老爷”,那是万恶的旧社会里的坏分子的称呼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