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悲秋》
第21节

作者: 昉溪大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1-18 20:51:35

  秋旱,组长带我们几个人外出抗旱,队长批了个条子,让我们到库房去领粮油,自己起伙。
  粮油库房设在厨房南边的一间老屋里,光线阴暗,器物陈旧,然而却被老地主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粮食摆在一边,菜油放在另一边,凹凸不平的地面显然被填补过,地上有黑黄两种泥色。房屋上端和墙隅处,均有通风口,即使是大门紧闭,屋内空气仍然流通,闻不到一点霉烂气味。窗台上、通风口、木架上,安装了老鼠闸,胆子再大的老鼠,也不敢来这里视察。
  老地主给我们秤好粮油,秤好后把秤杆横过来,让我们看一下秤杆上的花星,亲自核查一下斤两是否有误。没错,一字两头平,我们把米袋口捆上。这时老地主把我们量米过程中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几粒米一一捡起来,重新放回米桶。打油的勺子边口沾了油,老人用手指一点一滴地勾回勺子。
  与我同去的秋生,走出门以后,鄙夷地说:“这个老枢门,一粒米比珍珠还值钱,怪不得他要成为地主。”
  “欲成家业须勤俭,不刻苦节约能积累财富吗?你家是什么成份?”我问。
  “贫农。”
  “你祖父或你父亲肯定是个败家子。”
  “你怎么知道。”
  “振家声非耕即读,裕后世惟勤与俭,你家一无所有,不是败家子又是什么?”
  秋生不再言语。
日期:2010-11-19 09:44:34

  抗旱中途,粮油吃完了,我回来补领,队长批了条子,却找不到老地主。
  在伙房烧饭的何宝提醒我:“离粮油库房不远还有间小库房,你不妨去那里找找。”
  我一头钻进那间用芦苇搭成的小库房,只见老地主正趴在地上,不知在看什么。
  确切地说,这不是一间库房,而是一个巨大的垃圾箱,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残缺不全的农具、锈迹斑斑的烂铁、零零碎碎的塑料布、满是灰尘的水泥袋纸、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破旧不堪的泡沫塑料、长短不齐的绳子……还有一扎一扎的蛇皮袋,最多的是各种旧报纸,杂七杂八的书本。
  就是这么一个我看不起眼的垃圾箱,后来我听说,他一年捡的垃圾物所卖的钱够他吃三年的,但他统统交了公,用来改善犯人的伙食,队长在大会上多次加以表扬。
  靠门边有一张木头桌,桌脚用砖块垫平,桌面铺了报纸,盖住大大小小的洞眼,在报纸上摆放着一叠香烟盒纸。
  我随手拿起一张,上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不是《三字经》的内容吗?
  我不觉来了兴趣,又拿了两张。一张上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这是朱柏庐先生的《治家格言》。
  老地主从哪里弄来这些文字?也许是哪个知识分子教他的吧。那又是谁呢?我想问问,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改造单位还是少管闲事为好,免得自找麻烦。再说,我有什么权力来多嘴多舌?
日期:2010-11-19 10:09:32

  桌上还放着一面已经断裂的小圆镜。
  要镜子干什么?满脸皱纹、眼睛歪斜的老地主每天还有心情照镜子?天天生活在囚笼之中,还有爱美之心?臭!

  转而一想,囚徒难道就不准爱美?身残的人对生活难道就不能有追求?上帝并没有把爱美的专利特许给某种人,也没有说,人老了就应该心如死灰。生命存在,就会有追求;灵魂未灭,希望就没有消失。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囚禁在悔恨、愤怒、沮丧之中,让生命苦苦地挣扎、呻吟?
  我猛然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浅陋可笑。
  “喂,你在干什么呢?”我招呼老地主。
  “快来看,快来看,这些蚂蚁真有意思。”老地主一见是我,不停地招手。
  我蹲下来一瞅,见许多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在急速行军,有的往前走,有的往回赶,一些大头蚂蚁来回跑动。一下与某些小蚁碰碰头,一下又与另一些蚂蚁接接吻,好像在传达什么信息,或者在下达什么指示。一批一批蚂蚁马不停蹄地朝前赶,牠们的目标是前面有几只死去的绿头苍蝇。老人在蚂蚁前进的路上故意设置了障碍——一根木棍和一块石头,但蚂蚁们义无反顾地前进,翻过木棍,绕过巨石,朝着既定的目标矢志不渝地爬行。非常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组织性很强,没有掉队或消极怠工的,每一只蚂蚁都在奋力前行。

  苍蝇太大,一两只蚂蚁抬不动,于是来了许多只蚂蚁,咬住苍蝇的翅膀、腿、头部一齐划动双脚,使劲地拽。虽然每只蚂蚁拽的部位各不相同,但运动的方向却是惊人的一致。有的拉,有的推,齐心协力往回家的路上搬。
  搬走一只又搬另一只,老头子打了十几只苍蝇,每隔一定的时间丢下一只,看看蚂蚁是否有满足的时候。
  而蚂蚁一直在忙碌,去了来,来了去,不知疲倦,永不满足。
  老头子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蚂蚁一样团结、勤劳,不怕困难,何事不成?”
  “你不就是一只蚂蚁吗?”我由衷地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