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在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地方,我们发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秘密》
第11节

作者: 猪在天空
收藏本书TXT下载
  石屋共分为二层,像是一个集体宿舍,每层有12张木床,还有一些木桌、橱柜、椅子等简单家具。屋内各种陈设摆放规整,天花板上挂着几个裸露的灯泡,条件比那些木屋强多了。
  我们分头对石屋进了全面检查,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可以表明生活在这里的人的身份的东西。但非常令人失望,我们连一片纸屑和一个文字都没有找到,我甚至感觉到,他们在离开这里时,进行了大扫除。

  面对这种情况,顾青云什么也没有说,检查完毕后就喊上我走出了石屋。出门后,我们又围着石屋走了一圈,顾青云说屋内有电灯,就应该有电缆之类的东西从墙根处通了进去。
  而正如他所料,我们在一处墙根找到了一根黑色电缆,小拇指粗细,被松叶覆盖住了。我十分好奇,伸手把电缆捡起来,用力拉了一下,它通向了扇形区域的深处。
  “前面还有东西。”顾青云望向前方,“我们走。”
  沿着电缆一路前行,我们之后又遇到了五栋同样的石屋。依葫芦画瓢,我们先后砸锁进去,全部都是集体宿舍,里面一个人也没有,而且打扫的相当彻底,什么线索也没有留下。
  我有些气急败坏,就问顾青云,住在这里的人会不会都有洁癖?
  他笑了笑,说他也有。
  我看着他,一点也笑不出来。
  为了找到新的线索,我们继续前进,而不多时,又有一栋石屋出现在眼前,但它的形状与之前的不同,是正方形的。
日期:2012-03-21 14:30:27

  (36)
  新发现再次出现,我们跑了过去,围着石屋走了一圈。石屋的边长在10米左右,高约3米,依然是水平建造的,依然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铁门,半掩着,没有上锁。
  这回顾青云没有耽搁时间,上前拉开铁门就走了进去。我也不那么抗拒了,反倒是越来越兴奋,紧跟了进去。
  而这次有所不同,一进门,我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柴油味,这比之前的霉味好闻多了。我们打着手电,在屋里走了一圈,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竟然是一座小型柴油发电站。
  房屋正中摆着三台柴油发电机,架在锈迹斑斑的铁架子上,下面是一米多深的水泥槽,里面盘着一大团黑色电缆。水泥槽的内壁上,有一个圆洞,电缆伸了进去,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
  顾青云似乎对发电机很感兴趣,他先是围着它们走了一圈,然后动手捣鼓起来。他的行为十分粗暴,双手在操作板上一通乱按,接着又踹了几脚,但发电机一点反应也没有,不知道是操作不正确,还是已经坏掉了。

  最后,顾青云不得不放弃了努力,他眉头紧皱,看上去十分不爽。我就笑了,走向墙边的几个大铁桶。铁桶一共有五个,直径超过一米,浑身上下布满了黑乎乎的油迹,顶部盖着铁盖子。
  我正看着,顾青云也走了过来,我们挽起了袖子,将铁桶逐个打开。桶内装的都是柴油,漆黑的液面上漂浮着一层油花,有几桶还是满的。
  没有任何表面身份的东西,我非常的不甘心,到门外掰了一根树枝,回来后逐个在这些铁桶里搅合了一通,但里面除了柴油,什么也没有。
  我不由地摇头,丢掉了树枝,再次回到发电机旁边。我一直看着它们,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这个发电站的出现,让我感到惊诧,甚至有些难以接受。还有那些木屋和石屋,我十分坚信,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不是抱着零时居住的态度,他们一定在从事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而我所关心的是,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呢?
  或者,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在这个不应该存在的地方,存在着某种东西,它正吸引着他们。
  这种思路让人兴奋,但对于这个问题,我却一点头绪也没有。虽然已经出现了木屋、石屋和这个发电站,但这些还不够,它们无法将整件事情串联在一起,我需要更多的线索。
  不知道什么时候,顾青云已经走了出去。我就走了出去,顾青云正在等我,他说发电站不会只为自身供电,那些在水泥槽中所看到的电缆,除了通向那些石屋,一定还通向了什么地方,他想要找到它们。
  于是,我们开始围着石屋仔细寻找,不多时,就在墙根发现了一个已经生锈的铁盖子,上面覆盖着一层泥土和厚厚的松针。
日期:2012-03-21 16:30:48

  (37)
  顾青云用手将铁盖子清理干净,我仔细检查了一遍,一个字也没有看见。在铁盖子中间,挖了一个规则的圆孔,直径在40公分左右,那些电缆伸出来后,压在松针下面,其中一大部分沿着地面继续向扇形区域的深处延伸而去。
  看到这个,我们立即起身,沿着电缆向前走去。我边走边将电缆从松针下面拉出来,就发现每隔几米的距离,它们就会被铁丝捆扎在一起,因此始终都没有散开。
  我同时还发现,这些电缆的质量相当不错,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表面依旧光洁,基本没有出现龟裂现象,只是有些地方的表皮被碰掉了一点,但没有露出里面的导线。
  走了几分钟后,前方的树木逐渐稀疏起来,身边的光线也明亮了许多,视线跟着开阔起来。不约而同地,我们加快了脚步,这种变化让我感到,我们就要走出这个树林了。
  果然,不到二分钟,我们就走出了树林。眼前豁然开朗,我停下脚步向前望去,整个人就呆住了。
  我们正站在一个奇特的地貌分界线上,身后是一大片树林,里面生长着茂密的树木,身前的地面就像被刀刮过一样,各种植被陡然间消失了,露出了黄褐色的地表,光秃秃一片。
  与此同时,我还发现,这个扇形区域已经收拢了,宽度仅剩下了100米左右。前方的地面仍然呈圆弧状,并斜向下发展,地表非常平滑,感觉像是被压路机压出来的。

  而在前方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几乎笔直的巨大山体,我们脚下这条圆弧状道路,一头“撞”在了巨大的山体上,在坚硬的岩石上,“开凿”出了一个直径接近100米的圆形山洞。
  山洞边缘的岩石已经开裂了,裂痕如同凝固的巨大黑色闪电刻在岩石表面,地面上到处都是散落的碎石。阳光洒落在山洞内部,在入口处照亮了一个抛物线区域,再往山洞深处望去,漆黑一片。
日期:2012-03-21 16:31:46

  (38)
  看着前方,我呆立了很久,根本无法想象,是一种怎样的力量,造就了这样一个奇特的地貌。
  “我们过去看看。”顾青云指向正前方一栋十分突兀的石屋,人已经走了出去。
  几秒钟后,我才反应过来,紧跟了上去。
  那栋石屋矗立在圆弧状道路的正中间,距离我们约30多米,整体呈圆柱形,高约5米,直径约10米,我们脚下那些电缆,径直通向了它。
  这栋石屋依然是水平建造的,我们先是围着它转了一圈。当我走到石屋朝向山洞的一面时,抬头竟然看到了三扇窗户。这种情况十分突然,甚至让我感到不适应。
  窗户开在距离地面约4米高的位置上,全部都是正方形的,边长在半米左右。在石屋朝向树林的一面,有一扇黑漆漆的铁门,中间留着一条细缝,并没有看到门锁。
  我们没有立刻走石屋,而是后退几步,抬头仔细端详它。我越看越觉得它像是一座碉堡,而且不存在第二种可能性。
  “我们进去看看。”我不禁兴奋起来。
  顾青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你先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