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唐朝美食》
第2节

作者: 落幕时分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好嘛好嘛!就知道阿简最好了!”
  见好就收,识时务者为俊杰!黄暖喜滋滋地转而抱住余简的手臂,亲昵地靠着她,“放学了请你吃糕粿!”
  绕乡人爱吃粿粉。粿是用米浆做的,静置放凉凝固成块。再选上自己喜欢的配料,火腿肠、酸菜肉饼或者菜脯蛋和鸟蛋,最重要的是淋上特调的蒜头汁。
  这样的糕粿咸鲜美味,带着大蒜特有的辣,入口即化。
  这每一家做的粿味道都不一样,饶乡人善于对味道细微差别的捕捉,自然就有自己的偏好。
  余简很喜欢校门口那家糕粿摊,李元溪穿越过来后,也吃过一次,对那味道印象深刻。
  还特意打包了一碗带回家里,仔细品尝里面的配料比例,哪怕对香料了如指掌的她,也没有办法完全做出一模一样的味道。
  但令李元溪感到神奇的是,这余家竟然也是个厨艺世家。余家祖上在光绪年间曾是皇家御厨,余简的太爷爷还是溥仪的私人厨师。在民国初年,余家还在京城开了一家专做绕乡菜的酒楼。

  后来战乱,余简的太爷爷死在了日本人手里,余家这才慢慢地没落下去。
  到了余简爸爸这一辈,就只留下了一本残破的余家食谱,以及还算扎实的基本功。现在在京城一家老牌中餐馆勉强当了个二厨,就算不辱没家族传承。
  这么一看,李元溪很欣慰。如果在其他人身上重生,想要露出曾经的手艺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余简从小就被留守在西澳村里,一年见不了几回父母,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后,余简就承担起了家务,功课不忙的时候,也经常做饭。
  “阿简,快走快走,晚了要排队了!”黄暖在教室门口催促,余简从思绪中回过神,答应了一句,把课桌上的文具书籍都扫到书包里。
  两秒钟后,她已经背好书包,站在了黄暖面前。
  看着比自己高出半个头的余简,黄暖比划了一下,有些不满:“阿简,你又长高了。怎么就我不长个子呢?”

  嘟嘟囔囔地一路走,一路抱怨。
  还没走到校门口,一阵阵香气就飘来。余简看过去,一辆辆小推车整整齐齐排了一长条,前面都等了好些刚放学的学生。
  其中,最热闹的就要数张记糕粿摊了。
  黄暖拉了余简几步飞快地跑到跟前:“老板,两碗粿,我要带走!”

  “好嘞~”老板是个声音粗犷的汉子,体型微胖,一手飞快地从屉笼里翻倒出一大块厚圆形的粿块,一手操起塑料刀片,咔咔几下,均匀地切成了棱形小块。
  两手一拢,这些粿块就放到了透明打包盒里,再打开旁边长长一条的配料盒,放上一勺火腿肠,一点菜脯蛋,最后,舀了一勺红彤彤的蒜头汁浇在上头。
  “拿好了啊!糕粿刚蒸出来的!”老板熟练地系好结,递给黄暖的时候还不忘关照。
  “没事,不烫!”黄暖甜甜地回复。
  余简这才发现,这糕粿还冒着丝丝热气,氤氲的烟雾向上,洁白的糕粿在下,漂亮至极。
  村里没有中学,余简和黄暖每日都要坐船出岛到县里的学校上课。
  余奶奶早就在路口等着,见了两人有说有笑地回来,这才放了心。阿简自从落水后,性子就有些闷,余奶奶担心她是不是有什么阴影。现在看来,应该还是吓到了。
  朝两人招了招手,余奶奶声音加大:“暖暖,你爷爷去找西村老黄喝酒了,今天晚上在我这里吃饭吧!”
  黄暖听了这话,又是气愤起来,撩起袖管就要冲出去:“臭爷爷,都让他不要喝酒了!怎么这么不听话!”

  余简一把拉住她,见她疑惑地看过来,摇了摇头:“你爷爷有分寸的,走吧,先回家吃饭。”
  大概是今天黄暖也来家里吃饭,余奶奶做得比平时丰盛些。煮了虾子,又做了一碗红烧肉,还炒了青菜,配了一锅浓稠的白粥,引出了黄暖肚子里饿虫。
  “我去煎个蚝饼,你们先吃。”余奶奶带上围裙,就要往厨房走。
  余简挡在身前,把手里已经凉了的糕粿放到她手上:“我来做吧。”
  余奶奶想要拒绝,在余简坚持的目光里作了退步,又把围裙给她穿上:“小心点,别给油溅了。”
  生蚝是村子里的渔户送来的,不大不小,正好适合做蚝烙。
  余简取了刀,找准蚝壳缝隙,刀尖顶入微微用力,蚝壳就打开了。她一秒一个,几分钟就开完了所有的生蚝。
  将新鲜生蚝加淀粉拌匀轻柔冲洗,把所有附着的赃污冲洗干净,再放入碗中,加入蒜叶,鸡蛋,本地地瓜粉和几滴鱼露,搅拌均匀,这就成了蚝糊。
  余简还是李元溪的时候,光禄寺的食谱中曾经有一道特色小吃,名曰:香酥蚝煎。这是李元溪在中原游历之时,一位住在南海的友人告诉她的。

  等到这人描述完毕,竟让她口齿生津,回了长安就研究起来。
  起锅把猪油烧热,待温度足够高,油内开始冒小气泡的时候,把腌制好的生蚝舀进热锅里铺平,锅铲轻轻摊开,煎制过程中,轻轻摇晃锅柄,防止粘锅,直至两面都呈金黄色,最后撒上香菜段点缀出锅。
  余简端着蚝煎上桌,黄暖已经等得迫不及待,伸出筷子轻轻一夹。
  只听得清脆一声响,放入口中,蚝肉的嫩,配合面饼的香脆,真真称得上外酥里嫩。
  黄暖沉迷于这迷人的味道中,头也不抬埋头苦吃……

  七月,刚下过一场大雨,空气里满满的咸湿味。
  余简走到屋檐下,脱下身上满是水珠的雨衣挂在旁边的挂钩上,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水。
  饶乡地处珠三角平原,每年的6月-10月受热带气旋影响,经常遇到台风,总是下暴雨。
  推开大门,屋子里静悄悄的,这个点余奶奶应该在睡午觉。她放轻了动作,蹑手蹑脚往自己屋里走去。

  “谁?是阿简吗?”
  老人家睡眠轻,一点声响就惊醒了。余简听到她房里传来稀稀索索的声音,连忙答应:“是我!奶奶您再睡一会。”
  又说了几句,老人家这才歇了心思,继续补眠。
  今天是余简高二生涯的最后一天,过了这个夏天,她就是一名高三学生了。距离她重生,也整整过了一年。
  这一年里,她逐渐忘却了大唐的生活,忘却了李元溪的身份,适应了现代生活。如今,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等待高考的小姑娘。
  看着自己的房间,不大,却很温馨。粉嫩嫩地床单被套上,放着一个巨大的趴趴熊玩偶,书桌上是余奶奶已经帮她整理好,码得整整齐齐的学习资料。墙上,还贴了余简从小到大获得的奖状。
  伸手摸过去,显然是每天都有人精心打理,不仅没有灰尘,连边角都不卷翘。

  余简唇角微微上扬,显然心情不错。
  从浴室里出来,热水澡洗去了身上被雨淋过后黏腻的感觉,空调的冷风吹过来,顿时觉得周身都舒服了。
  余简擦着湿头发,刚坐到椅子上,门就被敲响了,余奶奶扬声叫着她:“阿简,我煮了甘草汁哦!”
  “知道了,马上就来。”余简露出淡淡的微笑,高声回应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