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往事》
第34节

作者: 笑一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围而不打,围而不攻,围点打援,周军全都做到了。
  柴荣断定,孤立无援,濠州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
  吸取了两次南征的教训,柴荣决定不再给南唐留下任何喘息之机。他留下李重进、王审琦继续围攻濠州,亲率主力大军沿淮河东进,兵锋直指南唐在淮河一线剩余的泗、楚二州。
  守在濠州的周军也有为自己的大意买单的时候,他们忘了,郭廷谓这人比较喜欢玩火,上一回烧涡口粮仓的事,好像痛得还不够深刻。
  这天夜里,郭廷谓派出一千名敢死队,顺着绳子爬到城下,偷袭了后周的军营。将后周军中用于挖掘地道的头车,以及用于攻城的云梯、洞屋等一应军械物资,一把火都给点了。这把火,也让后周军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蹂躏至死者甚众”。
  然而,局部的胜利不足以扭转胜负的天平。
  濠州东北十八里滩,唐军在那里凭借四面环水的地利建了水寨。

  当柴荣还在中军帐跟康保裔商量着要用骆驼摆渡军队过河之时,先锋赵匡胤等不及了,率先打马过河,部下的骑兵,紧随其后,全都过了河,一举荡平水寨。
  赵匡胤用缴获的战舰,兵分两路,乘胜攻打泗州,十二月三日,泗州守将范再遇不战而降。
  赵匡胤命人净水洒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迎接柴荣主力大军进入泗州城。
  此时,濠州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李重进攻克濠州南关城,王审琦攻克濠州水寨。此战,周军“焚战船七十馀艘,斩首二千余级”。
  濠州城陷入了超级恐慌之中。
  郭廷谓想主动投降了,他给柴荣写了封信,想探探柴荣的口风,信上说:“臣家居江南,如果马上投降,我家就要被灭族了,请允许我先到金陵请示一下,然后出降。”

  柴荣在郭延谓的信上批了一个字:准!
  使者从金陵返回,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皇上批准您投降了,他知道您已经尽力了,跟那些叛徒是不一样的,他答应不会为难您的家人。”
  坏消息是:“南唐已经无力救援濠州了,决定放弃施救,任您自生自灭吧。”
  郭廷谓决定投降。
  他叫来录事参军李延邹,让他起草降表。李延邹不肯,还摆出一堆忠孝仁义的大道理,说得郭廷谓,汗水直淌。
  郭廷谓把刀架在延邹的脖子上,强迫他写降表(郭廷谓本身文字功底就很高,又不是不会写,这是典型的拉人下水)。
  李延邹气愤地掷笔于地,说道:“大丈夫在世,重的是名节,又岂能为叛臣贼子作降表!”郭廷谓不想再听下去了,手起刀落,鲜血喷了他一脸。

  郭廷谓心里其实是很愧疚的,我的刀、我的兵原本都是用来杀敌的,对自己人耍威风,我愧对先人哪!
  十二月上旬,郭廷谓集合各军到营垒门外,朝着南方金陵的方向大哭一场,率濠州万余守军,献城投降。
  郭廷谓被带到山阳行宫,朝拜新主子周世宗柴荣,世宗为他设宴慰劳,赐他金带、袭衣、良马、器皿,拜为亳州防御使。
  郭廷谓的弟弟郭廷赞当时在濠州任马步都校,柴荣封他为和州刺史。
  同时命郭廷谓率濠州军去攻打天长(今安徽天长县)。
  都是熟门熟路的老同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多月后,天长县守将马赟也降了。郭廷谓被加封为楼橹战棹左右厢都监。
  在北线上,柴荣和赵匡胤兵分两翼,世宗自率领亲军沿淮河北岸、赵匡胤领步骑自淮河南岸、诸将率水军顺淮河东进,拉开了淮河之战的序幕。

  驻守淮河的南唐保义节度使陈承昭,被李璟任命为濠、泗、楚、海水陆都应援使,名头再响,也丝毫抵不住赵匡胤的精锐之师。
  在马上还没走两个回合,就被盔甲鲜明的赵匡胤一棍子击落马下,周军一拥而上,陈承昭被抓了俘虏。
  听闻陈承昭是个水军将领,水利专家,柴荣亲自给陈承昭解绑,任命他为右监门卫上将军,并赐锦袍、银带等物,后又改授右领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今河南洛阳)。
  淮河一战,除去烧沉的,周军共缴获战船三百余艘,俘虏士卒七千多人,杀死溺死的不计其数。
  南唐在淮河上的战船,全都玩完了。
  ◆楚州有个因子巷
  显德四年(957)十二月九日,赵匡胤的先锋部队抵达楚州(今淮安)城下。楚州城防御使张彦卿是个硬骨头,誓死不降。

  后周军这边,投石车、火攻、箭雨、凿城,拳打脚踢,所有的招数全都用上。
  张彦卿这边,滚木、礌石、火笼、板砖,所有能投掷的,全都抛下城去。
  两军皆有死伤,一个月过去了,楚州城依然固若金汤,无法攻破。
  江淮一带,由于淮河经常发生水患,大水淹没了农田,淹没了房屋。每当哀鸿遍野,吃光了草根树皮之后,各地流民就会发生暴动,占州府、杀官吏、抢粮食,一样都不会少。
  所以各地驻军指挥使,被迫把城墙都修筑得非常高大上,这样才能得以保障城里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固有的观念就是:高筑墙、广积粮、保安康。
  这也是为什么后周军在攻城上,占不到任何便宜的原因,你的云梯,距人家城头还有一大截,根本爬不上人家的城头。

  赵匡胤道:“圣上还记得当年在河中挖地道的事吗?”
  柴荣一拍脑袋,“对啊!我们就是通过地道,才拿下河中城灭了李守贞的!”
  于是,世宗亲自督军,在城外大建碉堡箭楼,掩护士兵们挖地道(淮河以南的地方,在冬天,地下一般是不会出现冻土层的)。
  一夜功夫,地道通进城中,后周大军蜂拥而入,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
  显德五年(958)正月,楚州城破,一千余名南唐守军,无一投降,全部战死。
  都监郑昭业战死,楚州防御使张彦卿转战回到府衙,兵器已经全部打光,他拿起椅子和冲上来的周军拼命,最后力竭身亡。
  南唐有张彦卿拼死报国,大明亦有史可法力保扬州。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中华民族不缺的就是这种精忠报国的英雄铁汉。
  在原则上,大家各为其主,没有谁对谁错,在道义上,民族危亡,宁死不屈,方显英雄本色。
  三征南唐,世宗柴荣亲自督战,周军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连下淮河两岸五座城池,没想到却在小小的楚州城下,搁浅了四十多天,严重打乱了柴荣速战速决的作战部署。
  楚州一战,周军损失惨重,柴荣大怒,下令屠城:不分男女老幼,有活气的一个不留,连只狗都不能放过。
  这也和明末扬州的结局一样,清军艰难占领扬州后,主帅多铎下令屠城,扬州百姓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
  扬州城现在还有一条古巷,叫做“螺丝结顶”,是“摞尸及顶”的谐音,是说,扬州十日屠城时,这里尸骨堆积如山,都到了屋顶。
  出来混是要还的。屠城者,让那些无辜的百姓惨遭杀害,看似赢了,泄愤了,却造下了难以言表的无边罪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