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帐小公爷》
第31节

作者: 火鱼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还有些人,他们主动的选择了降价。毕竟店铺和伙计们都是需要开支的。长时候没有银子的进入,任谁也支撑不了太久。当选择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才悲催的发现,就算是降价东西也还是卖不动。
  说起来这个坑还是他们自己挖的。

  之前放出谣言的是他们,说国昌隆被商人们断了货,要没有货源了。吓的百姓们是将家里的余钱都拿了出来,能买多少东西就买多少东西,生怕真如外面所说的那般,国昌隆无货之后,一些东西的价格又重新会涨上来。
  这般如此,很多百姓家中都囤积了大量的生活必须品。现在的他们在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需求,那你现在降价又起什么作用呢?
  发现降价也行不通后。仅仅是这一次风波,便不知道有多少的小商人资金链断裂破了产。即便是有些实力的大商人也弄得是元气大伤。此时他们终于认识到,现今的国昌隆与以前的国昌隆完全不同,他们终于开始正视和打听起国昌隆的主事人身份。
  如之所料,国昌隆不在是长公主说了算,至少台前之人不再是长公主,换成了忠国公沈傲。

  竟然是那位有着混帐小国公名头的沈傲。
  这个结果着实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原本想要低头的众商人们此时也起了别的心思。如果说面对的是长公主这般的皇家之人,他们低头也就低头了,算不得什么丢人的事情。
  可面对的是有着混帐名头的沈傲,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他们去低头,岂不是显得太没有本事了吗?
  商人们又重新的聚在了一起,经过新一轮的搓商之后,以金振为代表去找了大乾王朝的粮食大王何念丰。
  同样是商人,何家在整个大乾王朝中,属于绝对翘楚的存在。概因何家控制着整个王朝的粮食交易。其影响力之大,之广,甚至很多时候便是连当今皇上都要给几分薄面,毕竟人活着就离不开粮食。
  做为同样是出售粮食的商人,金振也与何家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一次他也是众商人之中赔的最狠的一位,身家几乎缩水了三分之二。此次前来求见何念丰,他也抱定了决心而来。
  有时候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金振赶到何家的时候,竟然连大门都没有进去,一个闭门羹,让金振彻底的明白,这一次怕是何家也没有要与国昌隆为敌的意思了。
  金振并不知道的是,早在他来之前,赵元吉做为赵家晚辈就曾先一步的拜访了何家。做为赵氏在大梁城的代表性人物,赵元吉的意思就可以代表着整个赵家,整个赵氏了。
  赵吉祥能来,自是奉了赵妃娘娘的意思。有一个娘娘的面子在,加上以前赵氏与何氏的老一辈人交情不错。何家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头。更不要说,赵吉祥还表示,以后国昌隆关于粮食这一块的进货就与何家合作。
  面子里子都有了,何家怎么还可能会搭理金振这个“小”粮贩子呢?
  金振失望而归,众商人得到了消息之后,原本还摩拳擦掌的他们,顿时偃旗息鼓。不得不跟着国昌隆一起降价,或是有的干脆就离开了大梁城,换到其它地方发展去。
  用着有些人的话说。怎么着,老子惹不起总是躲的起吧。
  这些商人的行为,注定了国昌隆的一家独大局面。当连续三天的销售额全达到了一百万之上,净利润达到了五十万两以上时,这个消息也引来了野心家们的侧目。

  三天就赚了一百五十万两,这其中固然有香水、香皂是新货,大家都在囤积的功劳,但国昌隆良好的销售网络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依仗着这个平台的话,就算是赚钱也不可能赚的这么多。
  眼红病是这个世界上任何时代都有的通病。大多数人可以接受身边的朋友过的不好,他们还会出声安慰,甚至是给予帮助。可一旦你比身边的人强了,那对不起,一定会招来妒忌甚至还可能遇到各种暗招。
  之前国昌隆并不出众,甚至眼看着入不敷出了。大家自然不对它有什么兴趣,反把他当成一种包袱来看待。还有些人看向长公主的时候,还用着怜悯和同情的目光,认为接手这个烫手山芋的长公主一定日子不好过,甚至为会因而失宠。
  现在国昌隆赚了钱,大家在看向长公主的时候,目光就变了。先是羡慕,接着就是妒忌,随即想的就是怎么取尔代之,享受这个胜利的果实。

  其中有着这种心思,且信心十足可以取尔代之的就是当今的太子——唐信。
  做为当今的太子,未来大乾王朝的合法继承人,唐信拥有着太多的优势。
  比如说他的母亲是后宫中唯一的贵妃;他的舅舅晋王是大乾王朝中最有势力、手握重权的藩王;他本身在朝中得到了多数官员的支持等等。
  按说这么多的优势在手,太子应该过的很舒服才是。可有一件事情一直苦恼着他,当今皇上,也就是他的父皇乾文帝唐青山身体太好了,好到平时连个感冒发烧都少有。
  只有四十岁出头的乾文帝,便是在活上十几几十年也是极有可能。难道说他这个太子还要做十几几十年吗?如此一来的话,谁又敢保证中间不出问题?
  尤其是近几年,父皇总是无意中在抬高着他的弟弟三皇子也就是襄王的身价。不仅给了他一个三珠亲王的名头,便是封了襄王也没有给其封地,让其离开大梁城的意思。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是乾文帝有意要立新储,这让太子紧张的同时,更让不少朝中有想法的臣子投到了襄王脚下,大有要与其分庭抗礼之势。
  太子很苦恼。面对着襄王咄咄逼人的气势,他只能想办法招揽更多的朝中大臣,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可这样做,是需要花钱,花大笔银子的。
  太子很缺钱。
  或是说对一个有野心之人,有多少钱都不够他花的。就在想着办法敛财的时候,国昌隆露头了,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一个不赚钱的国昌隆,被太子视为包袱一般的存在。以前在私下的场合里,他还在亲信面前谈论过国昌隆,认为皇家座拥天下,就不应该搞什么皇商,与民争利。更不要说这个皇商空有着支持还不能带来利益,着实是失败的存在。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国昌隆能赚钱了,还能赚很多的钱。太子的态度也是为之大变,他不仅看其顺眼了许多,还想着将他收归于囊中,这样的话他就有钱拉拢更多的人,收拾起襄王来也就变得容易许多。
  心动之下,太子很快就得到了一些别人不知的内幕消息。比如说当初沈傲与长公主的私下协议,当听到下属来报说沈傲个人就可以得到国昌隆四成利润的时候,当时的太子是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养心殿。
  虽然天已经黑了,乾文帝依然在挑灯批着奏折。而时不时嘴角上划过的一丝微笑证明着他现在的心情的确是很好。
  国昌隆赚了钱,不仅让国库变得充盈了起来,更加证明了他支持建立国昌隆的正确性。
  相比之下,前者带来的是实惠,后者带来的是信用与威望的提升。这阵子上朝的时候,乾文帝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下面的臣子面对自己的时候,更加恭敬了几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