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美人如名将—那些陪伴名将的红颜们》
第20节

作者: 与君相逢武陵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01 21:10:32

  第二十三篇:只要你幸福—匈奴左贤王(魏武帝曹操)+蔡文姬
  蔡文姬的故事大家都会有些印象,这样才貌无伦又经历传奇的女子,确实容易为世人传诵。
  不管以后命运如何摧折,早年的蔡文姬还是很幸福的。她的父亲蔡邕博学多才,虽生平坎坷,官职不高,但也算仕途中人。40+才有蔡文姬这个女儿,本就格外疼惜。更何况文姬一日日长大,不仅容貌妍丽,而且聪颖无比,和他一样擅经史,通音律,几乎是全面继承了他的优点。闲暇时父女相伴论诗文,品丝竹,亦父女亦师友,也算难得一见的天伦之乐。
  要说一点的是,蔡邕是公元133年人,我们的乱世奸雄曹操同志是155年人,而文姬则是大约177年人,三个人太有缘了,出生年份排成了等差数列。蔡邕作为当时的知名文人,慕名前来求教的年轻子弟非常多,而虽一世枭雄却诗赋出彩的曹操自然也在其中。他和蔡邕算是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很可能,从文姬小的时候就认识这个大哥哥(虽然大了22岁,但辈分上算师兄,呵呵)。曹操应该也对这个聪敏异常的小女孩印象深刻。

  他们的人生的交集至此还很少。曹操兢兢业业的去一统北方,文姬安安静静的长大,出嫁,然后成婚一年丈夫早亡,受不得夫家“克夫”的指责,坚决的回到了娘家。
  回到娘家不久,更大的祸事来了,董卓专权,被杀害。这位权奸虽为千夫所指,却对蔡邕很礼遇,所以这个耿直的文人即使坐到除董卓大功臣王允的旁边,还是忍不住显出对董卓的同情叹惋之意。就这样,蔡邕被关押,被杀害。
  文姬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知她这个无父无夫无子,按照礼教规定毫无依托的一届弱女,守在空荡荡的府宅中,怎样熬过了那痛不欲生的暗淡时光?
  我再发挥八卦精神插句嘴,此时已经40+,也算小有成就的曹操,是否有心注意到了这个无所依傍的小师妹,并在百忙之中派人给予生活上的支持?
  反正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董卓的部下李傕反扑,长安大乱,给了羌族一个南下牧马的良机。他们攻破城池后就按照游牧民族的一贯传统开始抢掠,女人自然也和财务一样难逃一劫。大约这次行动,当时的匈奴左贤王也参与了。毫无意外的,在一片混乱中,惊慌失措却依然气象高华,狼狈不堪却依然明眸动人的蔡文姬,像一道强光一样射入了左贤王眼底,令他目眩。所以毫不犹豫的把她拉到了自己的马上。

  曹操自然忙于干掉李傕,无暇他顾。或者说此时压根不知道文姬已被抢走。而等他知晓却来不及相救时,他该多么遗憾?只是天下事多,他没有精力也没有实力去匈奴要回文姬。但心里,会生出一份深埋的牵挂。
  也许有一日我变强大了,就能救你回来!
  又或许左贤王没有来,是文姬被“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这样屈辱的方式带到了南匈奴,左贤王从别人那里发现了被一路霜尘摧折至极却依然让他目光停驻的文姬,用什么东西将她交换过来,成为了他的女奴(有的电视剧是这么演的)。
  反正文姬还是离开了风物清平,繁华美丽的故土,到了塞北大漠。风沙干裂的自然环境,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思念故国的夜夜魂归,都让她极为不适应,痛苦不堪。
  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眼前这个粗莽的男人,已经成了她的主人,她必须无条件的服从。

  左贤王虽然未经汉化,不懂得风雅礼仪,看起来虎背熊腰,粗狂无状,与才女文姬心底的良人相差甚远,也不符合偶像剧男主的形象,但这不代表,他不会动情。
  不管文姬是否心甘情愿,她很快就成了左贤王真正的女人(估计不会有相应的礼仪)。对于左贤王来说,就算察觉到了文姬的无奈和隐隐的不甘,把这样一个他极少见到的宛如天人的气质美人揽入怀中,也是他必然的选择。可对于熟读经史,华夷观念甚重的文姬,委身与他,也就意味着无法摆脱的屈辱。
  遭恶辱兮当告谁,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这样的诗句出现在《胡笳十八拍》中,可见文姬心底的那份痛楚。
  左贤王自然也看在了眼里,他竭尽全力疼她爱她(胡人宠我兮有二子),希望时光,希望他和儿子们,能抚平她的创伤。

  这一呆就是十二年。十二年里,文姬这么个雪为肌骨,花为絮肠的美人,伤春悲秋,敏感多愁的才女,在她口口声声控诉的恶劣环境中,在思家念国的悲凉情绪中,在失身胡虏的自责自恨中,(可能还有左贤王正妻的欺负排挤)不仅没有香消玉殒,没有缠绵病榻,反而和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孩子,我们可以想象,作为丈夫的左贤王,是怎样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这枝汉家名花。
  月夜,他带着她去昭君墓,许下一生一世的爱的誓言,篝火前,他的羌笛和她的琵琶共奏欢曲,这是某个有关文姬戏曲的情节,我以为,很真实很美好(虽然这段爱是从抢掠开始的。)
  一边是失身胡虏的耻辱感,一边是切切实实的恩爱甜蜜,这样说不清是幸还是不幸的日子过了十二年,文姬有多强烈的叶落归根,回归故国的愿望,怕也只能深埋心底,在天涯继续做异客。
  十二年的时间,曹操也混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北方霸主曹丞相,暂时可以歇一下了,或许是在谈论诗文时有人不经意提及,更或许是这十二年他一直没有忘记那个清丽灵秀的小女孩,反正,曹丞相派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去南匈奴赎回文姬。

  见到汉家来使,左贤王是何滋味?12年的恩爱美满,难道能用这些买断么?他气冲冲的去找文姬,要她表态。
  听闻了消息的文姬该是喜该是悲?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二子兮会无因,魂消影绝兮恩爱遗,一边是故土家园,祖宗坟墓,一边是爱人亲子,骨肉情深,生生把一颗心撕成了两半。
  看着文姬又是哭又是笑,左贤王再也说不出话。
  怎忍再叫她为难?由她回去,彻底摆脱乡愁和那莫名其妙的羞耻感,安安心心的过日子吧。至于相思的苦痛,就让他一个人承担!
  回去,一定要回去。文姬毕竟是汉家的血脉,在异族他国待了这么久,失了气节,失了尊严(当然,也是情不由己)已是愧对家国,愧对祖宗,如今有机会回去,怎能再流连?
  可走时却又那么不舍,一步一远兮足难移。这片曾经留下多少回忆的异国土地,那说不会送她却又忍不住含泪追来的左贤王,那哭着要娘亲的两个儿子,让文姬流尽了平生悲泪。
  等了许久,曹丞相终于见到了文姬。这已经不是那个精灵一般的小丫头,而是历经沧桑的成熟女子了,但那清高,风韵和才气丝毫没有被岁月磨去。曹丞相心里会不会有些异样?(好吧我又八卦了)。
  但是也只是发乎情止乎礼,曹丞相要是把她纳入自己姬妾成群的后院,才真是破坏了一份难得的情意。见她孤身一人,曹操为她包办了场婚事,让屯田都尉董祀娶了这个才女(也许还是他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梦中情人?)

  但不久董祀就出事了,被抓起来判了死刑。孤苦的文姬此时只有这么一个亲人了,就算感情不是很好(文姬想念前夫及儿子,董祀心里不舒服),也焦急不已,不顾一切的冲进魏王府曹丞相家为丈夫求情。
  披头散发,没穿鞋子的文姬出现在曹操眼前,声声泣诉求丞相饶过丈夫,曹操会不会心底酸疼?她真在乎董祀啊。按说作为媒人,他曹丞相该高兴的,可怎么会不爽呢。
  曹操实话实说,判罪文书发出去了,来不及了。
  文姬求他用快马把文书追回。
  曹操听从了,一是发了特赦令,按照文姬的主意去追回文书。二是,派人给她取来鞋袜头巾,让她穿戴好。(此举很有绅士风度啊。画外音:大冷天的,你都不知道冷么?)
  安抚了几句,等文姬平静下来,曹操问她家里的书还在么?
  文姬说书是在动乱中都散失了,但是她还能背出来四百篇(文姬威武!)
  曹操更加欣赏和惊喜:不愧是聪慧无双的文姬啊!赎她回来,就是让她效劳的么!(赎的时候曹丞相可不知道文姬是个复印机啊,丞相不要自我安慰!哈哈)
  经此大难,董祀从此对文姬感激不尽,两人也算诗文相酬,生活幸福。

  曹操,则一边看着文姬的书稿,一边继续着他称霸的大业。只让些许涟漪,悄悄荡漾在心底。
  左贤王,只能在天涯南望,苦苦相思。
  只要你幸福,什么都不重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