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厨子的往事》
第53节

作者: Ding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谭心说这地方倒是阴气重些,就看金星铜业的阳气旺不旺了。
  花了三天时间做完整体预算,袁姐拿着到厂内找领导汇报。
  老谭没啥事,溜达着到街里转转。
  来到最繁华的大街,有两个大型商场,四家比较大的饭店,其中一家是内蒙地区的连锁企业,叫浩翔餐饮,看规模应该是街里最大的,有三千平,带客房。
  商场和大城市没啥两样,唯一不同的是语言,这里蒙族人多,大部分都说蒙语,尤其是卖货的服务员,不但说蒙语,还穿着蒙族服装,吸人眼球。
  在这里汉族人和蒙族人很好区分,看着脸色发黄,脸蛋上带着几根血丝的几乎都是蒙族人,脸白的大部分是汉族人。
  过了商场往前走是个转盘广场,转圈的长条凳上做了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安静的享受着阳光的抚摸。年轻人少些,一些孩子撒欢的跑着,不是传来爷爷奶奶的喊声。
  广场西侧一个比较大的特产店很打眼儿,门口摆着一个马鞍子和一把马头琴,老谭觉着新奇,走了过去。在门口看了几眼马鞍子,店门从里面推开,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招呼老谭,意思是想买啥进店里看,里面的东西全。
  进到店里,里面的东西很多,有马鞍子、马鞭、马笼头、马笼头配饰,还有各式各样的马头琴,蒙古刀。
  蒙古刀做的很精致,不大,都带着刀鞘,拿在手里手感很好。老谭想买一把,一省思上火车过安检的时候可能不让带,作罢了。
  挨着蒙古刀是各式各样的烟袋锅,大部分是铜的,也有玉的。烟袋杆都非常漂亮,上面配着银饰。老谭拿起一个带着银饰的枣木杆铜烟袋问多少钱,老板说一千四,吓老谭一跳,赶紧放下。
  柜台上有用牛角骨做的梳子,看着挺好,梳子边摆着牛骨刮痧板,老谭一样选了一个,花了三十块钱,然后从店里出来。
  没来之前听说这里的牛肉干出名,想买点尝尝,顺便给儿子带回去点。
  园区酒店和宾馆一时半会儿开不了,装修酒店还得回省城买厨房设备和餐具,以及桌椅板凳,各种灯具,估计明后天就得回去,现在正好有时间,买点特产带回去。
  卖牛肉干的门市不少,走了几家之后选中一家感觉不错的买了二斤,顺便买了两盒奶糖。马奶酒没买,喝过一回不好喝。
  老谭转了有两个小时,有些累了,也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找了一家蒙族餐馆进去,心说来一趟内蒙必须吃一顿蒙餐才行。
  说实话餐馆的卫生确实不敢恭维,这要是在省城食药局早给贴封条了,估计这里是个镇,管的不严。

  看看菜谱,上面的手把肉六十八一斤,老谭跟老板说要半斤。老板直摇头,说半斤做不了,至少一斤才行。老谭说一个人吃不了那些,要半斤还可以点几个别的菜。老板很固执,坚持半斤不给做。老谭没办法只好点了一斤手把肉,一个炒羊杂,一碗荞面拨面,半斤散白酒。
  该咋是咋地,手把肉确实挺好,尤其是蘸着野韭菜花吃别有风味。羊杂炒的也行,按老谭的标准来说有点没到火候,但羊杂绝对是水煮的,不像省城全是碱发的,吃着一股尿素味。荞面条也很好,但不是拨面,老谭懒得计较,心想实惠的蒙族人也学会糊弄人了,估计老板不是蒙族的。
  散白酒还行,喝着顺口,纯正小烧。蒙族人爱喝酒,老板不敢拿假酒对付。
  吃喝完毕,袁姐的电话也来了,叫他回去。
  打了一个出租车,上车后司机问去哪?老谭说去产业园。

  司机笑着问:“不是本地人吧?”
  老谭说:“不是,刚过来。”
  司机很健谈,和老谭唠了一道儿,下车的时候拿出一张名片给老谭,说这里很难打到车,想上街里给他打电话,他来接,来回加两块钱就行。
  老谭接过名片说声谢谢,司机开车走了。
  回到三楼,袁姐在房间等着,见到老谭高兴的说领导批了,并对老谭大大的夸赞一番,说预算做得太细致了,大到一个灶台,小到一个口碟都清晰的标明数量和价格,一目了然,领导非常认可,说袁姐找了一个厉害人物。
  老谭问:“咱们什么时候回省城?”
  袁姐说:“尽快,你先回去,我明天到总公司开个会,然后和财务把这事碰一下,最迟不超过五天时间,然后给你打电话,开始采购。”
  “好,我明天回去。”老谭说。
  袁姐说:“老弟,回家这几天也有工资,你在家把咱们这边需要用的人算一下,都多少工资,还有怎么管理,怎么运营,都做一下,最好做个文案,我给领导看看。”
  老谭说:“行,这事交给我。”
  袁姐说:“依仗你来了,要不然我啥也不懂,全靠你了。”
  “没事,我这不也是为了挣钱吗。”老谭说完笑了。

  袁姐办事爽快大方,把老谭中午吃饭钱、连带着来回路费给报了。老谭很感慨,心说还是大企业好,有钱呀。
  第二天老谭直接回了省城。
  什么才是成功?
  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还是坐拥天下的权利?
  这些,对一个普通人来说都太遥远了。放眼芸芸众生,还是老百姓居多。不管是坐在豪华办公楼里的白领,还是小有成就的个体户,不管是辛勤工作的蓝领,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都是普通人,过的都是平淡的生活。
  安居乐业,妻贤子孝,不缺食少穿,一家人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是最大的幸福。不管是富豪还是老百姓,都为这个目标活着,只不过钱多钱少而已。

  如果一定要上升一个高度的话,那么物质生活满足之后人的精神境界自然上升,社会责任感也会随之增强。
  任何精神建设都建立在物质建设的基础上。
  说白了老百姓希望过上有钱人的日子,有钱人希望能过几天老百姓的日子,这在饭店上就能体现出来。老百姓没那些钱,平常日子吃的是粗茶淡饭小葱蘸酱,不可能总下馆子,上饭店自然要点上些鱼肉。有钱人大鱼大肉吃惯了,山珍海味是家常便饭,要是吃上一顿粗茶淡饭才觉着美呢,感觉那才是人过的日子。
  说一千道一万世上还是普通人多,普通人的日子简简单单,没有传奇和轰轰烈烈,但真实、现实、充满亲情,有滋有味。
  我们不妨看一看,普通人家的姊妹兄弟都团结和亲密,有钱人家却闹得分崩离析。虽然很片面,但现实情况却大多如此。
  我们经常被电视里的一些后宫剧吸引,但是看完后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忘了。却被渴望那样讲述普通人生活的故事感动,铭记于心。为什么,因为真实,因为在里面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的谭岩不是实惠厚道的宋大成,也不是贫嘴幽默的张大民,他就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普普通通的打工者,一个厨子,拥有激情,对生活充满无限热爱,为了能在陌生的城市里生存下去而不断打拼着,奋斗着。
  在整个中国一千多万的饭店打工者的队伍里,他只是普通一员。目标和理想都不大,只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衣食无忧而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