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宋》
第27节

作者: 二大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哥毕竟是带过兵的人,这方面跟他表现出来的智商,差距就很大了,知道这些人现在不宜惹急了!
  换了自己,在这帮混了一辈子衙门的吏油子面前,怕是都沾不了半点便宜。
  既然不需要操心,宁晏也就不管了。
  还是专注自己的发财大计吧。
  嗯!
  搞钱最重要。
  第二天一早,宁晏早早的起来,换上天青长衫,好好的收拾了一番自己。
  宁晏打算今天去县学,先报个道。
  连续翘课已经这么多天,昨天都被家访了,还被威胁开除,宁晏要是再不去上学,那就凉的翻遍都不能热乎。

  刚出小院,宁晏忽然发现,树底下一个小小的人,一动不动的蹲在那里。
  云毅,那个看上去宁晏总觉得有些奇奇怪怪的小男孩。
  “你在干什么?”
  宁晏好奇的凑上去。
  连叫了两声,云毅才慢吞吞的扭过头。
  “蚂蚁!”
  宁晏一低头,还真发现了小小的一群蚂蚁,在树底下打转。
  你要不要尿尿滋一滋?
  宁晏是真想提这个坏主意,一低头,才发现,小孩子目不转睛,嘴里嘀嘀咕咕的念叨着什么。

  “一三四二……一三四六……一三四八……”
  额……
  他不会在数蚂蚁吧?
  五岁的小孩子,就会数一千了!可以嘛!
  宁晏有些惊讶,不过,随即嘴角露出一阵坏笑。
  “一八七九、二六十二、九九八一……”
  被宁晏突然打算,云毅小小的脑袋,短暂失神后,慢慢扭过头,愕然的望着宁晏。
  怎么样!
  脑瓜子嗡嗡的吧。
  乱码了吧。
  成功使坏的宁晏,当然得赶紧溜,不然被逮到,长腿小妞那双腿就不说了,嫂嫂那可是心有猛虎!
  想什么来什么!
  宁晏一抬头,就看见嫂嫂款款的朝自己走来。
  穿着流苏裙的嫂嫂,一脸温柔,那是真的仙!
  有说不说,大宋的小娘子们,穿衣打扮一个个真在宁晏的审美上。尤其是江南的小娘子,那叫一个水嫩娇柔。
  自己曾经爱上楼子,也是有原因的。
  呸……

  宁晏怕就怕,锵的一声,从嫂嫂身子里面跳出个浑身披挂的金甲女将。
  刚欺负了人家小孩,毕竟心里虚啊。
  “叔叔早!”
  云慧笑语温声道。
  “嗯……嫂嫂早!”
  云慧上下打量了宁晏一眼,今日宁晏一副士子打扮,年少风流,加上那张毕竟能在青楼骗睡的俊脸,还是让人很满意的。
  “叔叔今日可是要去县学进学,这些日子,叔叔为家中之事操劳,荒废了圣贤书,确实是妾身的不是。”
  “嗯……”
  不对!
  有古怪。
  嫂嫂一笑,宁晏就感觉到一股浓浓的熟悉的套路感。
  “嫂嫂有事?”
  宁晏出声道,不能让她再演下去了。
  “妾身确实有一事,想请叔叔帮忙。”
  宁晏一副果然的神色,眼看着云慧。

  云慧的目光,落在宁晏身后的云毅身上。
  “毅儿眼看已经五岁了,男孩勤学需早,才能像叔叔一般,考取功名。妾身初来余杭,不知叔叔能否为毅儿寻一下启蒙恩师,为毅儿启蒙,如此妾身感激不尽。”
  原来是这事啊!宁晏心中一松。
  云毅确实已经五岁了,这个年纪的孩子,按说是到了启蒙的时候,嫂嫂有这想法,并不奇怪!
  云慧初来余杭,还没跟左邻右舍的神秘组织,建立起牢固的同盟关系,导致消息有些严重滞后。
  而宁晏,又是宁家唯一一个有学问的。

  理所当然的,这事就落在宁晏身上。
  “嫂嫂严重了,云毅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区区启蒙之事,就交给我吧。对了,还有云樱和云瑶呢!”
  宁晏记得,家里明明是三个孩子呀。
  “他们只是女子,就……”
  看云慧欲言又止,宁晏猛地一怔。
  嫂嫂莫不是想把她们,也培养成勇冠三军的女将。
  我天!
  你是魔鬼吧。
  “嫂嫂此言差矣,我江南文风鼎盛,女子又如何,何况只是启蒙而已。我跟私塾的杜老夫子打声招呼,无非多两份束脩,我宁家还是负担的起的。”

  既然教了,那就一起教吧!
  那两个小娘子,一个叽叽喳喳的嘴炮没完,一个浑身上下的茶艺。若是再让她们像嫂嫂和长腿小妞这样,一身盖世武功,宁晏想想都头大。
  “既如此,那便多谢叔叔了。”
  宁晏点点头。
  毕竟小有功名在身,身为一个秀才,认识几个秀才朋友,是很正常的事情。
  给宁家几个小孩子找两个爱抽手心的老头,宁晏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去县学的路上,顺便拐过去私塾,给那儿的老夫子打个招呼就是。
  大宋一朝文风鼎盛,除了盛唐繁华时期,能与之呼应一较长短,其余时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得益于宋太祖老赵的重文国策,宋朝的学院制度,也是非常完善。
  每个县都设有县学,不过,县学可不是谁都能进的,只有童生试录取后,才有资格入县学进学。
  宁晏这个在童生试上走狗屎运考上秀才的,自然获取了县学的进学资格。

  再高一级,就是州学府学。
  同样,这是在乡试录取后才能进入,让举子们能够专心读书,朝着大宋最高科举制度发起冲击。
  再高一级,如东京、西京,还有国子监这种国家学府。
  即便是最终没有登科,但是有国子监学子的身份,也有机会进入仕途。

  此外,乡野还有不少名门书院,以及不少望族的家学。
  还没到县学的大门,宁晏远远的就发现两个熟悉的身影。
  “知行兄!”
  隔着十几米远,一股浓浓的狐朋狗友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说是狐朋狗友,宁晏一点也不觉得冤枉他们。
  比如说话的这位,王博王叔言,眼珠子一贯半眯着,一看就知道不是啥好鸟。宁晏对余杭县的青楼能有今天这么熟悉,他绝对居功至伟。
  “原来是叔言兄!季明兄也来了。”
  宁晏顺便也跟身旁另一个身形细长的兄弟打招呼。
  李群,李季明。
  家中是余杭县大商人,生意涉及面非常之广,尤其经营勾栏瓦肆,用他的话说,从小老子就在勾栏长大,那是我第二个家。
  “知行兄别来无恙。”
  李群像模像样的打着招呼,可宁晏分明从那双眼神里读出了一股默契!
  今晚玉香楼?
  我靠,这牲口……
  眼看着周围没有旁人,王博和李群两人,一把拉过宁晏。

  “宁晏,几天不见,你小子可以呀。”
  “叔言兄何出此言。”
  宁晏莫名其妙的看着两人一脸恶心的模样。
  “别装了,你在公堂之上,不畏强权,连县尉都被你一番慷慨之语,驳的无言以对。尤其那句,证有不证无,现在整个县学,都已经传开了。”
  李群一口唾沫横飞的说道。

  合着就这啊!
  余杭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发生点什么事情,就能马上传开。
  譬如前几日在公堂之上,宁晏的种种作为。
  对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百姓来说,宁晏喷县尉大人一脸,那是最精彩的。不过,对于读书人来说,宁晏的那句证有不证无,才是真正的经典之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