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回到了17岁》
第9节

作者: 发面大包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队长早上通知,每户都得安排一人参加会议,实际上,每次开会都是全员参加。在这难得有娱乐的年代,人多就是热闹。
  当姜斌和家人到达队部的时候,社员们也哩哩啦啦的来了,懒懒散散的找地方坐下。不一会儿,柴垛上、砖堆上哪儿都是人。多是男人坐一圈,女人围一团,抽烟凑一块儿,不抽烟的又是一堆,三十几户,接近二百口人,乌泱泱的围着大院。还不到开会时间,会场上乱吵吵的,有咬耳根的,有逗孩子的,还有讲荤话的,不时发出哄笑声。几十年没见过这种场景的姜斌,却感到特别的新鲜感。

  每次开大会,会场上总是有那么几个角儿,掐住全场的节奏。
  比如建军的媳妇,敞着衣襟,泼辣而不羁,怀中的娃儿叼着她的胸,不时的乱踢乱蹬。旁边的二胡子见状凑了上来,捏捏孩子的脸,拽拽孩子的脚,趁建军媳妇不注意,…………建军媳妇一脚踢在二胡子的大腿根,二胡子两手捂着痛处抬腿就跑,惹得一群老娘么哈哈大笑。

  还有早早到达大院前的几个小年轻,斜躺靠着柴垛,时不时弹一下衣服,生怕有一丝灰尘,好像不弹那一下,体现不了年轻的帅气。姜斌老远就看见毛桃几个也在那堆人中,每人嘴里嚼根稻草,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目光却直勾勾往大姑娘小媳妇身上扫,要不是在人前,哈喇子早就流下来了。
  大姑娘们大都会找个干净的地方,把绣花的手绢往地上一抻,矜持的坐下。特别是老王头家的几个姑娘,一个个水灵灵的,就那么怯生生的坐在姑娘们的角落,不时的咬咬耳朵,倒是吸引了一群小伙子的目光。姑娘们看起来都是在认真的纳着鞋底,实际上,当心仪的小伙子走过的时候,眼睛的余光不时的瞄一下,倒是出卖了他们的矜持。
  特别是姜斌出现的时候,17岁的英俊小伙,还是个吃公家饭的,瞬间成了火力焦点。几个大姑娘虽依然矜持,但偷瞧的余光却变得火辣辣的,连怯生生盼娣、来娣姐妹的都时不时的抬头偷瞄。
  嫁人的小媳妇们,就不像姑娘们害羞,一个个大胆的很,出挑的就是堂嫂莲花,见到姜斌过来,可不能放过。
  “哟,秀才来了,有没有看上的大姑娘,嫂子给你说回家做媳妇啊?”莲花嫂子,手里纳着鞋底,嘴却不闲着,她这话一出口。旁边的小媳妇一阵附和,恨不得立马就得从人群中拾掇个媳妇出来。
  “盼娣、来娣怎么样?你看上哪个了?秀才,只要你点头,保准你明天进洞房。”
  还没等姜斌出声,人群中就一阵哄堂大笑,几十年老司机的姜斌,怎么会招架不住这种小儿科。不过,还没等他接茬,倒是把盼娣、来娣姐妹俩闹了个大红脸,屁股一扭,颠颠的跑出了人群,引得人群中哄笑声更大了。

  “莲花,俺老黑蛋也没媳妇,你先给俺找个呗。”
  “去你的,你这根老葱还想娶媳妇,好好照顾你的羊媳妇吧。”这一句一出口,笑声更大了。
  角落的老黑蛋也跟着呵呵笑着,好似突然成为了场中的明星。姜斌见着这场景,也是直乐,劳动人民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啊!
  八点差不多,人来的也差不多了,大院如蜜蜂回巢,窟窿眼里都填满了。队长刘永好掐着烟屁股往鞋底上摁灭,站起来干咳了两声,会场立即停了下来,连孩子也在大人的要求下停止了疯闹。
  二队的社员们,特别是各家各户的当家的都朝前凑了凑,伸长脖子、支愣着耳朵等着听。不过,也不知刘队长今天是忘了打草稿,还是咋的,说了半天就是没说到正题,净是些罗里吧嗦罗圈话。

  好容易等到罗圈话结束,已经半刻钟过去了,戏肉姗姗才来迟……
  队长的工作其实一点也不轻省,每天不仅要起到带头作用,得跟社员们一起下地干活,而且每天要挨家挨户地去通知社员出工,还要派工。对于劳动纪律懒散得社员,队长还要得罪人监督批评。
  特殊的时节,比如将近的“双抢”农忙,更是考验队长得时候,时间紧,任务重,关系到几十户人家的生存,哪一件事儿不得谨慎得安排。出工的时候,还得根据男劳力、女劳力、壮劳力、弱劳力等不同情况安排活儿,抢收的情况下,出工时间还得延长,社员如果闹点脾气,那是应当应分的,队长还得安抚。
  在鼓励打气的啰嗦了一圈,刘队长觉得社员们已经感受到了农忙的紧迫性,重要性,这才迎着大家的期盼,清了清嗓子,开始分工。
  “大家都知道,本周就开始“双抢”工作了,这就是咱二队最重要的事儿,麦收,插秧都得紧抓紧的完成。”

  开篇,刘永好就给大家点了题,眼瞧着社员安静的听着,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是老规矩,男的壮劳力辛苦点儿,干一些挑麦、脱粒、插秧的大活;女劳力和老人,干割麦、拔秧和晒谷等一些稍轻的活儿;孩子也不能闲着,拾麦、晒谷,都得跟着干,大方向就这样安排。”
  从成立公社以后,生产队每年安排都是按一定的规矩来,刘永好的安排也是陈年惯例了,大家也没有意见。
  “从周三开始,到交完公粮、插完秧,农忙才算结束,大家这段时间要团结协作,把眼前事儿做好,不能给我出幺蛾子。”
  “那不能,谁要破坏生产,我第一个收拾他。”刘永好的话音未落,人群中的三爷就出腔帮衬。三爷呢,姓刘,是刘永好的三叔,当了几十年二队队长,前几年,年纪大了,就把担子交给了他。因为,有当队长的这段经历在,三爷在队里还是又相当的威望,说定海神针不为过。无论什么事儿,有了他的支持,就基本妥当了。
  “三叔的话,大家都听着了,都给我收起懒散的心。除了这个以外,忙起来没着没边的,的,后勤也要保证好,就辛苦王芳嫂子和莲花妹子,要总抓起来,保证大家里的吃食。”
  听到点自己名字,王芳和莲花异口同声的应了下来,这两位“大将”在生产队里也是众望所归,没有比她们办事更妥帖的了,往年也是她们操持,因此两人倒也不意外。
  姜斌的老娘王芳做事干脆利落,会操持,里里外外那是出了名的一把好手,莲花跟他老娘也是一类人,刘永好点她俩负责后勤,也是相当的放心。
  “最后,还有件事儿。农忙期间,国家呢也是非常的重视,因此城里的机关学校、商店工厂都会组织干部、职工、和学生下乡来生产队无偿支援,帮助大家抢收。咱们村也分了一批学生,周二就到镇上,生产队要派个代表把人接来。老姜啊,这事儿啊,就让姜斌去做吧。”
  “成,没问题,就让姜斌去。”姜广明听到队长给自己孩子安排工作,赶忙拿开嘴边的烟杆,吐了口烟,应了声。接人的活计多好,多轻省的事儿,姜斌也是点头答应。
  “好,那姜斌最后走,我再给你唠两句。”刘永好刚交代完接学生的事儿,下面几个油嘴子就油聊开了。
  “秀才去接秀才,俺们也没问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