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欧和前苏联国家的近十年磨砺》
第23节

作者: mr63698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克里姆林宫是俄国历代沙皇的宫殿,气势雄伟,举世闻名,原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原苏联***代表大会都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克里姆林宫城堡内有精美的教堂、宫殿、钟塔、塔楼,建筑气势雄伟,举世闻名。在克里姆林宫的中心教堂广场,有巍峨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有凝重端装的报喜教堂,有容纳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墓地的天使大教堂。

  克里姆林宫东侧是国家仪典中心──红场,红场内有列宁墓,南端有波克罗夫斯基教堂(1554-1560)。园林路环以内主要为政府机构和商业区,大部分国家机关和主要饭店、商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以及原经互会总部均建在此。园林路环和环城铁路之间多工厂、火车站和货场。
  其他名胜有诺沃德维奇女隐修院教堂钟楼、前苏联科学院主席团驻地、列宁中央体育馆、乌克兰饭店和国立莫斯科大学。环城铁路以外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工厂和住宅区。
  续第1004楼:(更新)
  在前苏联国家待的时间长了,与当地人接触多了,记得有句这样的顺口溜:“姑娘总比小伙长得帅,干活的全是老太太。“一琢磨实际情况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阴盛阳衰一直持续到现在。

  别看苏联男人长得很一般,娶个像模像样的老婆却不成问题。把老婆娶进家门后,在家庭里面,做丈夫的大都是大男子主义,(与在外面、社会上的表现判若两人。)苏联男人基本不干家务,回到家里经常只是靠看报纸和电视打发时光。
  如果男人喝完Водка后在家里不打老婆,在外面不搞婚外恋,家庭主妇就烧高香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苏联男人之所以这样对待家庭和妻子,我认为除了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这些妇女自己的原因,就是苏联女人把苏联男人宠惯坏了,她们不让自己的男人在家庭承担应有职责,而放任他们在外面酗酒、搞女人。因此苏联家庭的离婚率特别高也就可以理解了。

  续第10136楼:(更新)
  进去一看原来是一座大型国营商场,商场规模相当大,建筑面积超过当时北京王府井的百货大楼,有7层之多,每层之间高度都在6米以上,但一看里面的柜台则大都空落落的,货物品种很少,还大多是苏联自己生产的东西,价格倒是十分便宜,但在这里买袜子要排队,买帽子要凭购货卡,后来看到一个柜台在卖苏联产电动剃须刀,也有几个人在排队,一看标价80卢布,通过美元再折合成人民币不过10元左右,这种苏联产剃须刀我接触过,与当时流行的日本产剃须刀相比外形显得蠢笨,但工作起来强劲有力,不管多么粗硬的胡须都很容易地被剃除,而且比较皮实(结实)耐用,不管自用还是送人都很划算,在我的鼓动下,他们两个也随着我各买了一个,后来在匈牙利和苏联我陆续或买或换又搞了好几个,带回国内都当作礼物送给亲友还了“感情帐”。

  续第1014楼:(更新)
  在这个商场里,我们又遇到了几个操着京腔的年轻人,相互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他们说是莫斯科大学的留学生,今天没事顺便到处转转,我们就问他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换汇,他们说,车站地区只是在国际列发车前和到达时候才有炒汇的黄牛,平时你们换汇应该去一些大的涉外宾馆那里去看看,譬如:红场附近的《俄罗斯饭店》。(Гостиница《Россия》,俄罗斯饭店本是赫鲁晓夫当政时期亲自拍板的样板工程,紧邻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967年,共21层高,曾是欧洲最大的饭店。于2006年被莫斯科市政府强制性拆除。);苏联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俄语缩写:ВДНХ,英语:VDNH,后改称为:《全俄罗斯展览中心》)附近的《宇宙饭店》;还有地处市中心маяковская地铁站附近的莫斯科非常火爆的《北京饭店》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比较多,你们可以去那里转转,一般都能换到。目前美圆对卢布的汇率应该的1:45以下。对于他们的指点我们很感谢,我们道了谢,就分了手又继续在大商场里闲逛起来。

  续第1020楼:(更新)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前苏联换汇的有关背景情况和中国人换汇遭遇实例。
  在苏联的强盛时期,苏联实行严格外汇管制,普通平民不容许拥有任何外币,私下兑换外币曾被视为是破坏苏联国家经济的重罪,从1985年3月11日苏共中央全会一致选举戈尔巴乔夫为总书记兼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进入了最后一个时期,即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此后苏联也开始逐步实行经济、政治改革,民间的国际交流、交往逐日加大,苏联、东欧各国之间的跨国联姻情况又非常普遍,苏联公民拥有外汇不再视为非法,因此很多苏联公民手里都握有外汇,尤其在莫斯科民间汇集、流动大量外汇,当国家银行对于外汇不是实行自由兑换的时候,银行与黑市的汇率之间有差异,利用这个差价就能产生利润,由此在莫斯科自由市场、火车站、涉外饭店附近云集大量倒卖外汇的“黄牛”。

  续第1023楼:(更新)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是苏联法律空白阶段,苏联的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对于私下换汇这类事情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般采取“不告不管”态度, 使民间换汇处于半合法状态,这期间中国商贩大多找这些倒卖外汇的“黄牛”将自己手里的卖货所得卢布换成硬通货以便带回国内。
  正因为私下换汇不是完全合法的,中国人又是换汇大户,在金钱利益的引诱下,在换汇过程中也就经常发生侵财、甚至伤身的犯罪行为,而且吃亏的往往是中国人。
  
  续第1027楼:(更新)

  我曾在第四次出国的1992.05.06—1992.06. 22期间,在莫斯科的阿尔巴特街卖货时,被“莫斯科的混混”采取抽张的方式切汇,损失几千卢布,折合65美元。原因是我太自信和大意。
  (那天,似乎是在我临近又要回国了的某天,)中午我拉着折叠小拉车带着一些剩余的毛衣在阿尔巴特街便道上找售货的私人商亭挨家推销未果,突然两个瘦高的小伙子找到我要买我的货,我打开装在小拉车上的编织袋让他们看,并报了价,他们似乎对于商品认可,又问批发价多少?我也告诉了他们,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大异议,多少还了点价,但以这里人多为由,指点我到相对僻静的与阿尔巴特街相交的小马路上去谈,看他们是正宗的俄罗斯人而且诚心要买货,我就没有把他们当坏人,但还是多少留了点心眼,即刚一进小马路不远我就停下了,他们也没有再勉强我,于是我们就进行交易,他们打开包,仔细清点了毛衣件数,并表示他们没有包装,于是我就答应连编织袋一起给他们了。

  续第1038楼:(更新)
  因为苏联卢布进一步贬值,用计算器一算是几万卢布,(具体数量我现在记不清了,)于是他们中一个人就按数给我从西服里面的口袋往外掏钱,另一个人就接过来数,我在旁边看着他们动作,感觉似乎差不多时,第二个人把钱递给我,我接过来又数了一遍,发现仅少了不大不小数额的一张(例如少500卢布,值2-3美元吧。)
  我就对他俩说还少一点,第二个人就把钱接过去(采取一手大拇指以外的四指拳握,将錢整个包在手心中,另一只手辅助的点钞方式)又认真数了起来,似乎为了慎重又再数了第二遍,我(记得)是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的动作,但事后回想他们还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以看似不经意的方式,采用了“障眼法”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例如他们也似乎怕有丨警丨察来了的样子四下张望等,分散了我的目光),把其中几张较大数额的卢布用拇指扒拉到手心中,在递给我的时候从整叠的钱中抽走。

  续第1061楼:(更新)
  苏联人因为每天洗澡,身上油脂比较少,加上空气、环境比较干净、湿润,因此有相当比例的当地人就将羊绒衫、毛衣直接贴身穿。至于当地空气、环境比较干净、湿润,我自己就深有体会,在北京一件浅色衬衣,最多穿半天领口、袖口就脏了,而在苏联可以维持穿一个星期的时间。
  再发一遍第 1062楼和1065 楼,稍有完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