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儿生活》
第9节

作者: 海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咱呢,在不丧良心、不用黑心食材的基础上,保证利益最大化,多挣一个算一个。
  随着城市管理越来越严,早年到处可见的夜市地摊儿现在整合的就剩两条街了,早就有消息说下一步要进一步规范,把这些摊全集中到一个或几个小吃城去,一家一店,到那时,能租得起店面的恐怕只剩下烧烤了。
  意思很简单,有今年,不一定有明年。
  在母亲的支持下,房冬总算说通了父亲,至少按这样把今年做下来,李方明这伙老顾客怎么也得维护住吧。
  开学前的最后一天,收摊时胡子硬塞给房冬五百块钱:“不拿我揍你,明年暑假回来要是咱们这条街还让出夜市的话,你再给哥帮忙,你这手艺还没学全呢。”
  “明年没暑假了,我毕业了。”

  “是吗,真快,打算在外面闯还是回家来?”
  “我想回来。”
  “好,回来好,守着父母多好,不用租房不用跑车,考个公务员,再也不用受这份苦了!”胡子拍了拍房冬的肩头,好像比房冬自己还有信心似的。
  “我想……”房冬没说出来,亲历了胡大妈家这件事后,他对自己当初想在小吃界闯一条路出来的想法有些犹豫了。
  回到学校不久,他又改了主意,每年的夜市一结束,父亲就又到了蹬着三轮卖水果的时候,想想父亲年近六十还被管理人员追得满街跑的情形,房冬又开始了他四处打零工的生活。
  如火如荼的校园招聘开始了,房冬不是不可以随便先找个工作挣点钱,关键是对自己那个小吃的想法还有点不死心。

  技多不压人,哪怕将来回到家像胡子哥所说考个公务员呢,手艺在身也没坏处,如果考不上也找不到合适公司的话,还能多一种选择。
  房冬这次打临工是有选择的,专拣小吃店或一些有特色的小饭店干,工资少,老板也难侍候。
  这么做当然有目的:学习。
  学经验、看门道、偷技术。
  从小学到大学,房冬从来没这么用过功。
  转眼到了寒假,房冬已经成了万元户。
  突然感觉挣钱也不像人们说得那么难,尽管这一万多块来得并不容易。
  除了放假这个月要多打些路费外,父母每月给自己1200元的生活费,这个标准在同学中算是最低一档里的下中游水平,有几个农村来的同学还不如自己。
  房冬从暑假回来后,把早点也戒了,一天只在学校吃一顿饭,另一顿在打工的饭店或小吃店胡乱吃一些,这样每个月的生活费还有些剩余,加上五个月断断续续的临工收入,钱就这么攒下来了。
  班里八成以上的同学都通过校园招聘或自投简历找到了工作,相比他们,自己挣的钱少很多,但房冬并不羡慕,因为自己是在为将来做两手准备。

  有一点房冬还是满有成绩感的,同学们挣钱虽然比自己多,但没一个攒得住的,虽然自己这一万多块在别人眼里可能什么都不是,但明白了挣钱不易的房冬很知足。
  还有大半年才毕业,学校对同学们出去工作却是大力支持的,并一一进行了登记,房冬明白,这是学校的成绩,改年招生简介上可以写本校就业率达到一种何等高度。
  辅导员找房冬谈过一次话,先灌一通鸡汤,然后建议房冬像其他同学一样,去应聘个公司,整日在饭店打工不是个办法,没有出路。
  但房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做法。
  寒假回到家时,正是父亲准备借着过年旺季大干一番的时候,脚蹬三轮换成了电动的,还得意地对儿子说电动车跑起来就是快,有好几次路管人员来抓他们这些街头小贩,都被他逃脱了。
  父亲流窜式的卖水果方式没什么需要房冬帮忙的,早上出车前帮着把水果抬到车上,晚上回来时再帮着搬下来而已。
  趁着父亲高兴,房冬把暑假时和父亲学过的炒料方法和程序精修了几次,从此别管家里吃啥,房冬几乎是两天一顿麻辣烫。
  反复计算成本并提高炒料的熟练度,通过对比发现,其实自家的配方远不像父亲搞得那么神秘,网上有很多的方子大同小异,炒料的精髓在于火候和入料时机的把握,同样的配方炒出来的效果大不相同。

  自己的私房钱没有和父母说,房冬相信,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自己工作的事情不顺利想要创业走小吃这条路时,父母断然不会拿出钱来支持自己,更何况他们也拿不出多少来。
  在街头卖水果的利润还是可观的,缺点就是人太遭罪,父亲穿着上个世纪的、里面全是毛的大头皮鞋和快能传宗接代的军大衣还不够,又弄了个小火炉挂在三轮车旁,遇上极冷天时还能烤烤火。
  还有就是眼神得好,一边做买卖一边还观察四周的动静,一旦有路管人员来了,立刻撤退。
  跑得慢只有一个结果,扣东西罚钱,如果罚得少就去交了钱把车和货要回来,如果罚得多,干脆就不要了,重新买车置货,这也成了无照营业者们的固定费用。
  就在离过年还有不到一星期的时候,父亲又被抓到了,连车带水果全部扣回了路管部门。
  这次的罚款对于房家来说是重了点,一个姓王的队长说了,上次就被房建设跑掉了,这次绝不能轻饶了他,罚款两千,如果再有下次,直接没收拍卖。
  这下可把房家难住了,这个电动三轮买的是二手车,当时花了一千多,换了一组新电瓶花了几百块。
  车上的货大约值一千多,连车加起来三千出头的样子。

  房冬不禁佩服起路管人员的专业水准来,两千这个罚款数肯定是他们对车和货进行评估后做出的,定太高没人去交这个罚款直接弃了,定太低又让你觉得不疼不痒起不到作用。
  就让你疼,还不得不要。
  可父亲担心的是那车货,如果这种天气被连车带货停在外面的话,一晚上就全冻掉,那这两千块交了后就不划算了。
  经验告诉房建设,借交罚款时陪个笑脸至少不会得罪这些人,下次抓住大不了脸皮厚些,态度好些,再接着罚。
  可这次不交把车货都舍了,重新买个车再被抓住的话会罚得更重,也许会直接没收。

  这还不算啥,可怕的是以后的每次行动首先抓的就是你,别管有几个人能跑得掉,你永远跑不掉。
  房冬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中学时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同学马小龙。
  记得听他说过,他有个亲戚一家子都在路管部门工作。
  中国人讲人情,看看他能不能通过亲戚给说说情,少罚点。
  “大白天出门见了鬼了,你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的?我以为你考上大学把老子给忘了!”马小龙一接起电话叫了起来,还是老毛病,老子不离口。
  “请你吃顿饭,见个面。”
  马小龙中学时在班里的成绩一直是倒数的,高考才考200多分,毕业后没再上学,在父亲开的修车行里帮工。
  “我请你吧,你不是还没毕业吗?”
  马小龙为人倒是一向很仗义,房冬没和他客气,不过也没让他多花钱,找了一家比较火的麻辣烫,几十块钱就完事,顺便和自己炒的料对比一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