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寇》
第59节

作者: 成展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失去城墙依托,又失去指挥的守军毫无意外的开始全线崩溃,他们大呼小叫的乱跑,根本没有人阻止那些正在打开城门的淮军勇士。
  闽军在跑,漕兵在跑,衙役在跑,青壮在跑,大户人家派来听消息的家仆们也在跑,担心安然的百姓更是在满大街跑...
  面对那些持着大刀见人就砍的贼人,所有人都失去了反抗勇气。

  漕运衙门那个在叛军攻城前就想溜的小官,目睹上司金推官奋身一跃后就绝望的瘫在城垛边,脑中一片空白,嘴里喃喃的只是两个字——“完了。”
  承平两百多年,富庶淮扬的运河重镇淮安终是完了。
  这座只在万历年间修了四座敌台的淮扬大府,即将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劫。
  “不要追,快开城门!”
  陆四挥刀砍倒一名慌不择路,又不肯跪地投降的衙役后,制止了要去追击其余人的淮军部下们。

  城门洞中,程霖带着二三十人正拼命的将石头往外搬,石堆松动之后,广远就迫不及待的想放下门栓。
  可那门栓却沉重无比,广远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没能抱动,急得大骂了句:“日他妈逼的,这么重的!”
  见状,夏大军等人赶紧上前帮忙,随着众人齐声大喊门栓终是被抬了下来,继而伴随着“吱吱”声,足有几千斤重的城门被缓缓的推向两边,露出了里面在夜色和火光中隐约若现的淮扬古城。
  “城已破,大家快进城啊!”
  望着洞开的城门和那帮刚才还在和他们死斗不休的官军,外面的叛军倒是愣住了,一个个呆若木鸡的望着,竟是没人动。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感觉都不像是真的!

  陆四持刀冲了过来,向着那帮傻站着的叛军吼道:“我们是淮军,不是官军,城已破,快进!”
  “城已破,快进城!”
  督战的张天宝手下一名哨总最先反应过来,猛的推了一把前面那个呆子似的河工,挥刀向着城门冲了过去。
  在跃过淮军身侧时,这名哨总还不忘喊了一声:“弟兄们好样的!”
  “破城了,破城了,大家伙快进城啊!
  其余叛军也是醒悟,人群爆发出欢呼声。
  一个、两个、三个,无数的河工青壮在淮军勇士们的目视下冲进了城中。
  数千叛军从城门洞涌进淮安城,从上看去,如同一条长河灌进巨闸,又突然化身为无数细流,向着淮安城的角角落落流去。
  “你们是什么人!”
  闻听城门已开连忙打马过来的张天宝在城门口停住,看向两侧持刀和他们穿着一样衣服,但臂上新绑了红布的淮军。
  “我们是淮军!”广远很是羡慕的看着张天宝骑的大马。
  “淮军?”
  张天宝一怔,不知这是哪家的兵马,但也没多想就摆手道:“好,淮军好样的,我会向将军为你们淮军请功!”
  这是直接将淮军这帮人收编了。
  “不是,”
  广远想开口反驳,陆四却拽了拽他。
  “你们淮军破城有功,接下来就不用你们出力了,在这里好生歇着,天亮后我会派人来找你们!”
  张天宝急于带人抢占漕运衙门的藩库,自是不能在城门多呆,万一那帮河工青壮们叫钱财迷住了一窝蜂抢藩库,事情就很是麻烦。又朝明显是淮军领头的陆四一点头,纵马就奔进了城。
  没了城墙保护,淮安城就是个被扒光的娘们,谁他娘的都能上!
  “洗了淮安城!”
  张天宝狰狞的狂喝声传出老远,在破城的刺激下,冲进城的叛军上下也是狂呼不止,整个淮安城瞬间笼罩在阴霾之中。
  “陆兄弟,他们要洗城!”程霖有些焦虑不安的看着陆四。
  “老爷,什么是洗城?”广远显然不知洗城何意。
  “别管他们,等我们的人来!”
  陆四知道洗城是什么意思,但他现在阻止不了,因为他的淮军还没有进城。
  众人当下便就坐在这城门洞中歇息,因为太过疲倦,城内传来的凄惨叫声都无法让他们多看一眼。
  那徐和尚甚至直接打起了盹,渐渐的倒有呼噜声发出了。
  西城方向传来的欢呼声让正在联城上与叛军拼死搏斗的闽军大惊。
  “大人,西城破了,贼人进城了,守不住了!”
  郑泰的部下拼死抵挡着攀上城墙的叛军,那些叛军极其强悍,丝毫不畏惧他们的火铳,有的甚至持刀在地上翻滚,使得他们的火铳根本打不着对方。
  郑泰知大势已去,遂道:“去保部院出城!”

  先前叛军攻城危急时,推官金澎已经建议部院往联城转移。郑泰过来时,路部院一行听到城墙上的动静又转移到了旧城。
  于此节骨眼竟能想到保护路部院撤离,郑泰也端得称得上尽忠职守了。
  发现福建兵仓皇撤走后,李士元同样也没有对他们追杀,而是迅速带人下城往城中漕运衙门奔去。
  在他眼里,杀再多的福建兵也不及那藩库重要!
  西城,风字营第一个赶到,望着城门洞中瘫坐在地上的勇士们,以及被排放在门口的三十余具尸体,风字营不少人鼻子都酸了。
  “还能动吗!”
  陆四用刀撑起身子,看着自已的部下们,“能动的就跟我去抢藩库!”
  漕运相关案件,刑部有专人驻淮安审讯,即漕事理刑主事。此机构弘治年间设,时日久了衙门所在便被淮安城人称刑部街。

  但凡涉漕案件,无论是淮安知府还是淮扬巡抚衙门,甚至是漕运衙门都无权过问,一律由漕运理刑主事处理,故而这理刑主事虽只六品官,但在涉漕案件处置上却具极大权力。
  淮扬官场私下又称这理刑主事实际就是朝廷派来监督漕运衙门的,等同巡按。
  现任漕运理刑主事的王允端是崇祯八年的进士,自叛军攻城以来便在衙门躲着。
  理刑衙门权力虽大,大小属员却不过十多人,平日有办涉漕案提押过审都要巡抚衙门派员协助,自不会有什么兵丁护卫。
  当年从京师南下赴任时,王允端曾在南阳遇过一次贼军围城,那次城外贼军扎营十数里,声势十分浩荡,因而也算是见过大场面,所以同属下吏员听说叛军围城个个吓得六神无主相比,王允端要镇静得多。
  一方面斥令属员保持镇定,不可自乱阵脚;另一方面派人将同为京官,亦同在淮安任事的工部清江提举司主事宋庆接了过来。
  清江提举司便是负责清江闸督造运船的。主事三年一任,今年是宋庆最后一任,他却不想回京,原因自是不需多说。
  也是叫叛军围城吓得没了主意的宋庆赶到王允端这里,见王允端并不惊慌,遂才稍稍心定。

  二人一个是工部,一个是刑部派在淮安的官,且都带有“监督”意思,平日里和淮安本地官员们有些隔阂,如此对于城外叛军具体情况就都不太清楚。
  可以说是一对难兄难弟。
  淮安的官员不来告诉他们详情,二人肯定不能做瞎子聋子,自得派人去打听。
  几次打听的结果都还算好,叛军声势虽大,屡次攻城却不果,平白折损数百人。

  而漕运衙门和淮安知府衙门那边在叛军攻城后都已经做了紧急动员,推官金澎和知府吴大千都在西城坐镇,种种迹象看起来淮安城并无失陷之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