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寇》
第37节

作者: 成展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些官兵甚至都没办法去掸灭他们被火把点着的棉衣,手实在伸不开,太挤了。
  他们也没办法去躲避头上掉落的砖头,只能硬咬着牙去挨。
  运气好的避过去,运气不好的头破血流。
  但相比那些被竹篙刺死的同伴,他们都是幸运的。
  “大刀队,跟我上!”
  陆四提刀走向跟罐头一样被那些“糖葫芦”挤在中间的残余官兵,来到这个世上,他第一次笑了。
  他成功了,他的笑中有泪。
  说是大刀队,但长刀不过是抢自官兵手中的几十把,大多数人拿的还是铁锹。
  不过足够了。
  竹篙队的那几百河工依旧紧紧握着手中的竹篙,也依旧用力顶着,这使得“糖葫芦”后面那些被挤到一块的官兵,根本没办法从里面挣脱出来。
  即使有,也是少数,出来也是死。
  残余的官兵根本挡不住那些扑上来的持刀河工,或者说他们已经彻底丧胆,一个接一个的被砍翻在地。

  吴高吓的心都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他所在的地方越来越宽敞,原本因为挤压导致的胸闷也瞬间消失。
  满是血腥味的空气虽然难闻,但总比窒息的要好。
  又是几声惨叫过后,吴高的面前为之一空,然后他看到了一个双手握刀的年轻人在看着自已。
  “我是...”
  吴高张嘴想要说话,那个年轻人的刀已经落了下来。
  没有丝毫迟疑,也没有半句废话,哪怕他吴高看着明显是个大官。
  陆四知道眼前这个自已也不知道是谁的军官想和他说话,但他于对方的身份毫不感兴趣,更不想听对方说什么,哪怕这个人就是金声恒,他也不会多说一句。
  杀人,何必废话。
  都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了。
  砍翻那个不感兴趣的军官后,陆四扫了眼四周,叫了声正在检查有没有官兵装死的蒋魁:“蒋三爷,你带些人把官兵身上能穿的衣服都脱下来,然后换上去!”
  “好!”
  蒋魁的左耳被官兵的刀削掉了,凝结成冰的血让他的左耳洞看着像被用刀剜过似的。
  虽然不知道陆小四子叫他们换官兵的衣服干嘛,但蒋魁还是毫不犹豫的带人开始扒拉官兵的尸体。
  尸堆中不是所有的官兵都断了气的,时而有重伤未死的官兵被河工们扒出来。

  第一个被官兵扒出来的重伤官兵竟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他的模样十分清秀,换身干净的衣服肯定是个让姑娘喜欢的小郎君。
  少年兵不敢说话,他的目光十分哀怜,这让扒他出来的两个四十岁左右的河工都犹豫了。
  这少年跟他们的孩子差不多大。
  面对群体的官兵,他们爆发出了从未有过的勇气和凶性;
  但当杀戮结束之后,面对个体的官兵,尤其还是个孩子时,他们却又生出了不忍。
  “嗙”的一声,少年的脑袋被一把铁锹铲中,鲜血和绽开的鼻眼眉肉让他英俊的相貌一下变得无比狰狞。

  动手的是走过来的另一个河工,他叫谢金生,二十五六岁年纪,来挑河前在上冈一带给人弹棉花为生。
  “他们杀老贾时可没心软过!”
  老贾是谢金生的师傅。
  官兵到处杀人时,老贾领着谢金生跪在他们面前求饶说他们不是贼人,求他们放过,可官兵根本不听一刀就把老贾抬起挡刀的胳膊给砍断了。

  老贾是活活疼死的。
  谢金生跑出很远都能听到他师傅凄惨的哀号声,甚至只要大脑一停下来,他的心就揪得疼。
  他十二岁就跟着老贾给人弹棉花,说是师徒但更是父子,就连他的妻子都是老贾的侄女。
  师徒父子的那份情感让谢金生永远不会宽恕这些杀人的官兵!
  “别站着了,前面的人还等着我们!”
  蒋魁过来拍了拍那两个没动手的河工,朝地上那个血肉模糊的脑袋看了眼,轻轻摇了摇头,微叹一声。
  不是被逼的,谁会愿意杀人?
  大家伙好好的过日子不好么?

  是官兵不让他们过日子,是官兵逼着他们反抗,逼着他们杀人,逼着他们成为反贼!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没死的给他们补一刀!”
  “手脚都快些,能穿的衣服都扒下来,官兵的武器,刀还有长矛什么的都捡起来分给大伙!”
  蒋魁不住喝喊着,伴随他喝喊声的是那些被发现没死的官兵惨叫声。
  内心满是仇恨的河工占了大多数,刚才的厮杀让他们噬了血,也杀红了眼,哪里会放过这些该死的官兵!
  很多人的脸上充满仇恨和凶残,完全没有了昔日温顺的老实农夫样。

  陆四知道,这不光是仇恨和委屈让河工们变了样,更是环境的异变导致。
  浓烟大火、废墟灰垢、鲜血尸体...
  当他举刀喝问身后的人潮谁愿意跟他留下来时,那些勇敢站出来的人已经不再是民,而是兵。
  会杀人的兵。
  民成为兵的唯一过程就是杀人。
  杀得人多了,死得人多了,剩下来的就是精兵。
  “呼”的一声,陆四将蒙在脸上湿布巾拿了下来,喊了一声:“竹篙队的人都到我这边来!”
  “哗拉”一声,几百个河工不约而同的奔向陆四所在,虽然很乱,没有秩序,但所有人的脸上都是坚定以及胜利的喜悦。
  是啊,他们刚刚把不可一世的几百官兵给收拾了,任什么不激动,凭什么不喜悦!
  “扎布巾的队长出来!”
  在陆四的命令中,十几个右臂系有布巾的汉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们是竹篙队的临时小队长,每个人所在的小队都是同村或者同片的乡民。
  这是最简单的组织方式。
  陆四没有时间去辨别哪些人堪用,哪些人不堪用,也没法将这些以邻居、亲朋、好友为纽带联系在一起逃命反抗的河工打散,所以让这些人自已推举其中一人出来带队是最好不过的办法。
  否则,成千上万人他陆四又如里能指挥得了。
  指了七八个小队长后,陆四让他们带本队的人去把竹厂所有的竹篙都扛过来。
  几米长的竹篙是好东西,也是缺少装备的河工非常容易上手的武器。
  在突然袭击时,这些竹篙能发挥出一寸长一寸强的作用,能够凭借足够的长度使敌人陷于混乱。
  即使被削断,竹篙也能瞬间变身为竹刺,或者说是竹枪,使得敌人防无可防。
  但缺点也有,就是竹篙只能以多击少,以有备对无备,并且只能在敌人没有远射武器的前提下压制敌人。
  不然,不等竹篙靠上去,河工们就得死伤一大片。
  幸运的是驻扎在清江埔这段的官兵没有火铳,他们可能配有弓弩,但由于事件突然发生,使得参与屠杀河工的官兵们也是仓促上阵,加上对河工的轻视,官兵自然不可能在这黑夜中舍刀用弓。
  这个很自然的举动和本能造就了现在的几百具尸体。
  几家竹厂的竹篙怕是上万根都不止,但很多是捆在一起放在运河中浸泡的。

  时间太急,陆四不可能让人去打捞运河中的竹篙,所以竹篙队那帮人前后大概又扛了不到千根的竹篙过来。
  在那些临时小队长的分派下,竹篙被重新分配下去,每人都扛了三四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