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寇》
第11节

作者: 成展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宋五是大团村带队的,挨个点了名字确认都来了后,便要众人跟着他到区上集合点王家社。
  冬月底,清晨的温度很低,加上众人刚刚和家人辞别,除了把出河工当成出远门玩耍的陆广远,还有将去淮安当成一次机会的陆四外,村民的心情都不算太好,因此一路上话不多。
  村里送行的女人们等着丈夫们的身影远远不见了,这才逐渐散了。
  “回吧,”
  陆有才也是直到子侄的身影消失不见,才弯着那有点驼的背慢吞吞的转身回家。
  吴氏拿袖子抹了抹眼泪,默默跟在老头子后面。
  “妈,爷啥时回来啊?”

  大宝拉着他妈的手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既有些舍不得,又有些高兴。舍不得是因为他爷不在家了,高兴则是因为他爷不会再管着他了。
  周二嫂也不知道丈夫什么时候能回来,里上只说这次河工期限紧,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因惦记着儿子肚子里有虫的事,周二嫂便将大宝托给邻居,唤了也要到镇上去买东西的李家三姑娘一块去镇上给儿子抓药,顺便打些酱油回来。
  陆四他们一行十七人跟在宋五后面,沿着村口那条挨着田边的小路走了大约三里地就到了大路。
  大路是嘉靖年间修的,起点就是南边的盐城县,终点则是西边的淮安府,另外还有个岔口是往北边的山阳县。
  这年头的交通可不像后世那般四通八达,哪怕是偏僻小村都有水泥路的。除了官道是以石板和青砖铺就外,其余的道路大多是泥土路,一到下雨天就烂得不成样,也可以称为真正的水泥路。

  要是村子里出了什么人物,那多半就会请人把路铺了。修桥铺路,历来是士绅们最爱干的事。
  宋五说的集合点王家社离陆四他们大团村有十里路,这一带的地名多带有团、社、灶,垛,是早前烧灶煮盐遗留下来的地名,特别是带灶的地名特别多,如三灶、六灶、十七灶什么的。
  上了官道,陆四就看到路上已经有好多队伍在往西边去了。多的三四十人,少的七八人,都是如他们一般挑着被褥,拿着工具的乡民。
  奇怪的是,有的队伍中竟然还有女人!

  陆四想大概是这些女人们的男人不在家,又舍不得多出钱粮便自已顶了吧。
  瞅这些妇人的身板,陆四不认为自已干起活来会比她们强太多。
  因为都是一个片区的,各村的河工们都是乡里乡亲,很多还沾亲带故,因此路上打招呼的就多了起来。
  随着太阳的升起,渐渐的官道上就热闹起来了。
  陆文亮也在跟人打招呼,对方是他奶奶娘家那头的,论起来和他平班,叫陈大佐。
  陆四也见过陈大佐,三年前他大伯哥三给奶奶过八十冥寿时,陈大佐兄弟几个代表奶奶娘家老一辈人来过。

  不过双方的来往也就限于这些大事了,平日已经不大走动,毕竟陆四他奶奶都过世三十几年了。
  因各村队伍都急着赶往王家社,所以陈大佐跟陆家这头打完招呼就回了队伍。
  离王家社越近,各村前来汇合的河工队伍就越多,远远看着怕是得有上千人。
  “乖乖,这么多人啊!”
  陆广远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么多人,既是吃惊也是兴奋。
  “这才多少人,马到了淮安你才晓得人多呢。”

  宋五随口说了句,示意众人先在这里等着,他去找里长老马问下他们这一片在哪集合。
  不一会,宋五就过来了,喊众人跟他到渡口北边去,到了地方就见有衙门人正在安排各村的队伍。
  “三灶的这边!”
  “草堰的这块!”
  “陈家庄子的这边集合!”
  “......”
  大团村这支队伍和隔壁三个村被安排在一起,原因是这几个村都是属一片区的。
  众人走了十里路,脚下都有些乏,把挑的粮食和工具放下后就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陆四也不例外,一大帮子人就这么坐在河边等着。

  慢慢的,来渡口边的队伍越来越多,南北望过去一眼都看不到头,人声鼎沸,就如同平地里突然冒出来的一支大军般。
  不知为何,陆四的脑海中突然浮出一句话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崇祯十六年秋冬,光禄少卿路振飞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遣将金声桓等十七人分道防河,由徐、泗、宿迁至安东、沭阳。且团练乡兵,犒以牛酒,得两淮间劲卒数万。
  又征淮扬数万民夫疏峻河道,力保漕运不断。大将刘泽清、高杰等亦弃汛地南下。振飞悉延接之。
  人山人海不足以形容从四里八乡汇聚而来的河工队伍,具体多少人陆四已经估不出,但怎么看怕也有三四千。
  有道是人数过万无边无际,人数过千同样也让人扎舌头。
  而这仅仅是陆四所在家乡上冈这一片区动员的劳力,其她地方怕是更多,由此也能看出此次淮扬巡抚动员力度之大,以及这位巡抚大人肩上的压力之大。
  “老爷,我们什么时候走啊?”广远坐得有些无聊,不时站起四下张望。
  “不知道,”
  陆四摇了摇头,他也是第一次出河工,更是第一次经历明朝的社会体系动员,所以对于官府的行动能力和执行能力也很好奇。
  仅现在来看,尚未受到战火波及的淮扬官僚集团的动员能力还是不错的,并且百姓们的组织意识也很不错,这也侧面反映了“里甲制”的成功。
  可惜的是,这大概是明朝在淮扬地区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人力动员了。
  “坐下来,急什么?”
  陆文亮把儿子拽了坐下来,回头和蒋魁他们继续闲聊,聊着聊着人群中就有哄笑声传来,却是有人在说镇上的勾栏。
  男人们在一块,不聊女人的事才是奇怪。
  陆四对这个暂时还真没兴趣,加上这几天温度很低,地面冻得硬梆梆,坐在上面屁股下面寒气逼人实在不好受,便叫广远跟他到河边折了捆枯芦苇抱来点火取暖。
  陆文亮原是要阻止的,宋五却说没事,于是火堆生起来众人就围着一起烤手。见这边生了火堆,隔壁的队伍也有样学样,不一会,这河边倒是点起五六处火堆来。

  正烤火时,里长老马跟两个儒生打扮的人从远处过来。老马跟在这两个人后面很是客气,看样子这两人可能是县里下来的人。
  “你们王家社这边怎么搞的,县里前天就通知了,你们怎么连船都没准备好的!”
  县里两人中年纪稍大的一脸不快,另一个也是眉头紧锁。他二人可是直接负责上冈片区河工的,要是不能按期将河工带到淮安府去,他二人都要受到县里责罚。
  “钱先生啊,这事不能怪我们,这几天天气冷,河里都结冰了,把其它地方船弄过来要敲冰,实在是快不了。”
  老马也是委屈,他不负责过河的事,这两天也为河工的事跑断了腿,本来过来是准备跟县里的人核对名册,不曾想那钱先生却把渡船不够的火气撒到他这小小里长头上了。

  “算了,现在说他有什么用?叫他赶紧带人去弄船吧,不然今天怕真运不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