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脚步》
第51节

作者: 刘一鸣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只是当听到火车广播中的女播音在声情并茂的朗诵“钟山风雨起苍狂,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那首诗时,才意识到南京已离我越来越远。
  那一路上过来的几个城市,都是从小有些印记的。
  路过镇江,便想起小时候听“说书”的讲过法海和尚水满金山的金山寺就在那里。
  到了苏州,就想到长辈口口相传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说的人间最好的地方就是这里。
  而临近上海的无锡,则是这几年电视报纸上时常点名的改革开放苏南模式的所在地。
  这一来一回也完全改变了我先前对江苏的错误印象。
  曾经认为江苏是个很穷的地方,“苏北讨饭”是小时候最直白的记忆。
  而我现实见闻的却是一个个连点成线的城市。
  到了上海,已经过了晚餐的饭点时间,李干事带我往他的亲戚家里赶。

  坐车到准海路,沿着一条小弄,过了好几个石库门,转了4一5个弯,才到住在一个很旧小楼里的他的表弟家里。
  他们一直在等我们吃饭。
  桌上已经冷掉的5一6个菜把一张小四方桌摆得满满的。
  他的表弟和媳妇热情的招呼我们入坐。
  “二哥,先吃饭。”
  “这位小兄弟怎么称呼?”
  “小张,我们边上钱仓派出所的。”
  李干事边介绍边招呼我入坐。
  “小张,别见外,随便一点。”
  我瞄了一眼这房间,也就10来平方的样子,烧饭、吃饭、客厅都在一起,类同农村里的灶披间。
  一条狭长的木楼梯可上到上面的阁楼,那里应该是房间。
  楼梯下收放着一件象军用床一样的物件,或许是已过世的老人或临时来客用过。
  因为待我们入坐后那位表弟说了一句:“昨天,父亲的周年祭日,留了点菜,没去买新的。”
  “来,喝点酒。”

  “要不要热一下?”
  “不用,不用。”
  客气了一番。
  四个人碗中都倒了点黄酒。

  席间那位嫂子三番五次叫我多吃点菜,弄得我很难为情。
  其实那时候吃惯了热菜热饭,对冷菜剩饭已经有了一种抵触的心理。
  另外也有集体共餐久了,生怕别人不够吃歉让客气的因素。
  她越说我越发很少夹菜。
  “我去炒个鸡蛋。”
  那表弟以为菜不合我口味,起身真的去炒了个鸡蛋过来。
  那鸡蛋还真的是我最喜欢吃的大菜。
  几杯酒下肚,桌上的气氛越来越随意,话也多了起来。
  我寻遍脑子里所有的记忆,与上海有关的就是小学高年级同桌一个姓施的女生是上海人,回外婆家读书。

  还有是一个上海知青任代课老师,教过体育和一段时间的英语,把ABCD念成舟山土话“爱、皮、西、地”的那位姓王的小伙子。
  “上海那么大,不可能找得到的。”
  其实我也知道没这么巧,找点话题而已。
  后来聊到父辈的事情,我也好奇的问他们怎么来的上海。
  那表弟很直率地告诉我们他所了解的已故老人的一些事。
  他的父辈是解放前出来的。
  原先在地主家做短工,和主人的小老婆好上了,双双逃到上海,什么事都干过,最落魄时当过扒手,解放后当了搬运工人,有了正式工作。
  “阿拉陀宁(大人长辈)是做生意出来的。”
  那位嫂子祖上宁波的,生意人的后代,挺有自豪感。
  不过话语中牢是把宁波说成“乡下”、“乡下头”让我感觉挺不是味道。
  但总的来说,这家上海人给我的影响还是很好的。

  饭后,他们问我要不要留一天游玩一下上海。
  我选择半夜乘过路火车回了宁波。
  出来个把星期,我有些掂记所里的事情。
  在我南京出差期间,四个新兵分配到了所里,队伍的力量又强了不少。
  这是我分配到所里以来出差时间最长的一次,看到战友们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特别的亲切。
  “回来了?”

  “嗯!”
  “人瘦了。”
  几个新兵躲在老兵后面悄悄的看着我。
  “这是张班长。”王耀平把我介绍给他们。
  他们马上一个个跨步上前,边敬礼边自报家门:“报告班长,我是郑松!”

  郑松是四个人中唯一的高中生,显得比别人调皮灵活一些。
  “班长好,我叫林华呈!”
  林华呈乍一看象个没发育的孩子,厚厚的棉衣藏不住瘦小的身躯,两只眼晴投过来一种威惧的眼神,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很胆小的人。
  “报告班长,我叫谢忡贤!”
  看到这边在聊,谢忡贤从附近跑过来。
  厚厚的嘴唇配在显得有点木纳的脸上,我在想:“这是农民家里出来的老实人。”
  “你们老家哪里的?”

  “温岭。”
  “来了几个人?”
  “四个。”
  “还有一个呢?”
  “在伙房。”
  边聊着郑松已经把我的旅行袋接了过去往楼上拎。

  我经直去了伙房去见还有一个新兵。
  “班长回来了!”
  泮高宽正准备烧中饭,围了千白厨兒朝我伸出湿搭搭的右手。
  我边接上他的手,边朝向我敬礼的卢圣明打招呼。
  我握着卢圣明的手的时候,能感觉从那里传递过来的力量。
  “这是一双做过苦力的手。”
  “欢迎你们!”

  “谢谢班长!”
  我递了一支“南京”牌香烟给泮高宽,转身去向所长汇报工作。
  “辛苦了!”
  所长和于干事都在一个办公室,我把去南京工作情况简要作了汇报。
  “大队来过电话,表扬你了。回来就好,所里事情很多呢。”
  “几个新兵你先熟悉一下,分到各组去。”
  “下午你先带他们去熟悉一下辖区情况。”

  “好的。”
  我明白了所长的意思,由于工作太忙,对新兵不再进行集中的业务学习,让他们边跟边学。
  吃好中饭,我就带四个新兵出发往海边码头走。
  走出所里的大门右转,沿着马路一直向北可达海边叫大干门的码头。
  经过北门外部队的营房,我指了一下马路右边的那个村子。
  “这是新塘村,是我的管区。”
  “对面汤岙向北几个村子都是我和王耀平的责任区。”
  “你们接下去都要去责任区工作,首先要学会当地的象山话。”
  我说了一些常用的当地土话,他们觉得不难懂。
  “有点象三门话。”
  郑松的话多一点。
  过了村,右手是一片稻田,左手是一片桔子园。
  “这是钱仓村的桔子园,我们来这摘过桔子,很甜。”
  我边走边给他们介绍一些过往。

  “我们那边黄岩蜜桔很有名,还有玉环的楚门文旦也在我们边上的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