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袁大头——民间异术后人的传奇经历》
第23节

作者: 飞行电熨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只花了大半年,县城的火葬场就建成了。为了保证有充足的“顾客”可以烧,民政局甚至还想方设法,让县医院把太平间也给挪了过去。这样一来,如果有人想停放尸体,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摆在自己家,要么就拉到火葬场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什么?人!招不来肯在火葬场工作的人!早些年可不比现在,那时候谁在火葬场工作,出去都不好意思说,男的娶不着媳妇儿,女的嫁不到郎。
  从民政系统内部调吧?~想都别想!没人肯去;从外面招?我们老家县城可不是别地儿,对这种事情忌讳得那是不得了。结果造成了个局面,火葬场建好了摆在那儿都一两个月了,居然还没法儿开工。
  最后没办法,只得把邻县火葬场的骨干力量抽调过来一半,先撑起来,然后再慢慢招。
  其实没人肯干,并不等于一个人都没有,那些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的,还是愿意来的,毕竟算是公务员,工资相对也不低。
  所以当时就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前来报名。这小伙子人不错,就是长得有些丑,而且小时候打闹崴过一只脚,伤了骨头,但当时没怎么在意,到后来发现却已经晚了,至今走快了还一瘸一拐的。

  他家里还有老爹老娘,本来日子还行,老娘前几年得了什么病,光看病就把家里的积蓄耗光了。眼看三口之家只剩下一口半的劳动力,小伙子心想光种地不是个办法,于是就偷偷得背着父母,来火葬场报了名,从最基础的搬尸工做起。
  不过这不是个可以瞒得住的事情,庄稼人天天不种地往外跑,两三天后他爸妈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了,但念在儿子一片孝心,即使心中不怎么情愿,也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
  于是,小伙子开始了他火葬场搬尸工的工作。
  要说这个工作着实不错,虽然不怎么招人待见,但小伙子一个人半年的工资,就能顶上原先一家三口种一年地的收入,更何况并不怎么累。
  老两口这会儿一闲下来,就开始张罗着给儿子找媳妇儿,毕竟二十出头的人,放在我们老家县城,那就算大龄青年了。

  可是媒说了一个又一个,人家姑娘不是嫌他长得有些不入眼,就嫌是个六等残废,当然,最多的还是因为这个工作。
  爹娘虽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小伙子却一点也不在乎,甚至有些抵触相亲。时间长了,老两口逐渐发现,原来儿子不是不想结婚,而是看他天天回家那个高兴样子,倒像是已经谈上了朋友。
  于是他们找了个晚上,做了一桌子的饭,等儿子下班后,打算问个明白。小伙子没姑娘们那么矜持,老两口还没怎么问,儿子就全招了。
  不过在这之前,要先介绍一下县城火葬场建成后的情况。
  原来的乱坟岗占地大约有半平方公里还要多一些,但实际上火葬场用不了那么大,但它并不是靠着边建的,而是修在了整个乱坟岗的正中间,因为那里地势相比之下最平整。
  火葬场只用了一半的面积,所以建成后,形成了一个乱坟岗包围着火葬场的怪异格局。当然,路是要修的,但只有一条柏油马路,经过大约二百米的乱坟岗,通往外面大路。而其余三边,都被民政局种上了高大的树木,一方面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更主要则是为了不让这里看上去那么荒凉吓人。
  小伙子去火葬场上了半年多的班,大约半个月前,有一天晚上从单位出来,刚走出那个老乱坟岗的范围,远远就看到一个人在路灯下站着。
  火葬场大门外这条二百多米长的路,当初铺设时安了路灯,但不多,只有三盏,那人就站在最外面一盏路灯下。见他骑车出来,赶忙招手,示意小伙子停下。

  日期:2011-12-26 10:19:00
  第十六节 乱葬岗/小破庙/火葬场(4)
  来到近前,小伙子看到是一位白白净净的姑娘,一头乌黑长发,五官精致,还穿了件碎花的连衣长裙,身材显得格外高挑。
  小伙停下车,问她有什么事?姑娘指了指火葬场,说要回家,但自己一个人不敢回去。
  小伙一听笑了,说谁家会住在火葬场里啊?

  待姑娘说明了情况,小伙子才知道,她是邻县的,跟着父母从邻县火葬场来到这里支援建设,之后为了省钱,就一直住在火葬场的后院。
  姑娘之前没工作,平时也不这么晚回来。今天刚好在县城找了个新工作,第一天上班,所以回来晚了,看着天色渐黑,就站在这路口,犹豫着不敢回去。
  小伙说你家人一直都在火葬场上班,还能怕这个?随即又问她父母是谁,兴许认识,但姑娘说父母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卫生和外围的树木养护,他不一定见过。
  小伙没什么怀疑的,骑车带着姑娘就回到场里,绕到最后面,围墙上开有一扇小门,外面不远处有一间破旧的砖瓦房,姑娘说家到了,谢过小伙后就开门走了进去。
  之后的很多天,小伙总能在下班时碰到姑娘,并再把她捎回去,两人的关系也渐渐地变熟络了,开始无话不说。

  听到这儿,小伙父母对望一眼,虽然听起来很靠谱儿,但多多少少有几个疑点:
  这姑娘在县城哪里上班,甚至连名字,他们儿子都不知道;
  乱葬岗多少年来都没住过人,就算是邻县,估计也会知道这码子事儿。试问谁会住在火葬场后面,坟堆顶上?
  这姑娘的父母就像根本不存在似的,儿子都算第一批员工了,连他都不知道,是有些说不过去。
  儿子的确是有些木讷,许多该问的,需要知道的,他都一概不懂得问。
  不过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为了打探清楚,不妄下结论,老两口就变着法的嘱咐儿子,让他明天到单位,一定要先去姑娘家看看,并且还象征性地帮着准备了一些礼物。

  小伙自然不知道父母心里的真实想法,不虞有诈,第二天一早就高高兴兴地拎着礼物,来到火葬场后面的那个小门,却发现门被从里面锁着,后面的树林中昏昏暗暗,什么也看不清。
  小伙心想可能是一家人都出去工作了,于是就没放在心上,回去继续工作。
  直到中午吃饭,小伙无意间和同事说起来,竟然被告知:后面的那扇门建成后就没怎么开过!而且后面是乱葬岗最深处,根本就没人!至于那些树木的养护,也压根就没有专人负责。
  小伙大惊,但还有些不信,也不声张,等吃完饭干脆从围墙里面翻出,向树林深处摸索着找去。
  走了没多远,果然看到一间小破屋,就是那个山神土地庙。建场的时候显然没有把这里扒掉,里面依然破破烂烂,还是之前的老样子。

  小伙子无奈回去,一下午都是神情恍惚的,直到下班,又在路口等到那位姑娘,小伙犹豫再三,道出了自己的疑问。
  姑娘听后,什么也没说,只是讲到,以后不用他来送了。于是就走进路边的林子里。待小伙追进去,却早已没了踪影。
  从此之后,那姑娘再也没出现过,而且除了小伙,自始至终也从未有人见过她。
  讲到这里,舅奶说这件事之所以当年传得沸沸扬扬,是因为那小伙遭此打击之后,每天浑浑噩噩,只是想着那姑娘,任父母怎么劝都没用。到后来,干脆自己收拾了包袱,跑到那山神土地庙里去住了。白天照常上班,晚上就一个人独自回到乱葬岗的最深处,人也变得逐渐深沉起来。
  这种情况持续了半个多月,正当那小伙父母把舅爷找来,去劝他们儿子时,来到山神土地庙,却发现屋内是有人生活过的痕迹,但中间地上一个笔直的大坑,足够掉进去一个成年人,深不见底。而且就是从这天开始,小伙再也没了踪影。

  他的父母一致认为孩子是掉进去了,非要将那坑挖开,但却被舅爷阻止了,说这个坑一旦挖开,后患无穷,于是只得作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