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我在日本的工作生活》
第2节

作者: 来吐槽56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暑期实习的一天,在电车上看新闻,雷曼兄弟倒了,当时还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没想到没过多久就演变成了金融危机了。这时候报纸上天天都是负面消息,这家公司今年只招一半人云云。10月开始在东京的外资咨询和投行也开始招人了,这些公司的光环还是诱人的,我也不能免俗,基本都报了遍。战绩不咋地,一家咨询一家投行进到了终面,咨询考官直接告诉我日语还没达到可以忽悠日本人的地步。投行记忆更深刻一点,那是唯一一家在群体讨论上虐了日本人的,因为用的是英语。终面是在一天内重复地进行单人面试,也不记得面了几场。那次比较遗憾的是一个印度人问我怎样用加减乘除实现两个数值的互换,一时没有想到,面试出来之后突然想到了,不禁扼腕。还有跟部门老大面试的时候,英语口语还是不够好,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想的。当然用我女朋友的话说,我连普通话都说不好,何谈英语日语。(我是南方人,平舌音翘舌音分不出来。)这样子到了二三月,结果反正是一个offer也没拿到。不过面试中认识不少人,交流了一下好像也没什么人拿到。那段时间各家投行都是风声鹤唳的,好像确实没有余力招人的样子。有人说好些公司今年招聘只是为了锻炼HR业务水平,并不招人,让人无语。

  日期:2011-12-25 12:27:49
  再回头说说日企,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去日企的,一是来日本留学,想要接触核心的东西,日企总公司肯定比外资的分部要好。还有日企有一种区别于现代企业制度的传统,终身雇佣制,论资排辈,培训制度充足,企业像一个大家族一样。如果说现代西方的"up or out"企业像一个严厉的父亲,时刻鞭策你成长。那么日本企业,也许中国的国企也是这样子,就像一个柔和的母亲,给你一个安稳的环境。这种企业制度,和整个东亚文化圈的传统文化也有一定关系,企业给你一个相对不错的报酬和稳定的环境,而你需要向企业尽忠,颇有点像封建时代的君臣关系。

  日期:2011-12-25 14:00:09
  按照日本企业联盟的规定,公司的招聘活动必须到入职前一年的四月才能开始。当然日本大企业是不会坐视咨询投行把牛人都收走的,所以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小手段。比如已经毕业的学长回到原来的学校或研究室,去诱拐师弟师妹什么的。日本金融企业喜欢搞一种叫咖啡馆面试的招聘。突然间一个电话打过来,电话那边说,打扰了,我叫xx,和你同一个学校毕业的,现在在xx工作,有没有时间出来和我喝咖啡吗?到了咖啡馆,对方都会事先声明这不是面试,不过气氛倒也确实不如面试紧张,大家天南地北地乱聊。不过如果你要是松懈了的话,下一次就没有电话了。如果你表现不错的话,第二次就会有一个进公司十年的中坚员工找你聊天,再之后就是课长部长,大约四五次后,如果你在东京站旁边某个豪华私人会所和公司的董事喝玩咖啡后,你就只需要签一个字就能加入公司了。这种面试按日本人的话说,考察的是人的相性,说白了公司现有的人愿不愿意未来和你一起工作。我倒是也有一段血泪史,曾在一家金融面最后走到董事面试,面试中也发挥得不错,要走了,他送我出门,突然说了个日语单词,我刚开始没听清,他又说了一遍,我还没明白,他说第三次我才反应过来,低头一看,鞋带开了。。。后来想想也是自作自受,我一向都很懒,不修边幅,最后闹了个笑话。

  日期:2011-12-25 14:13:48
  日本大公司要受企业联盟的限制,小公司倒是不受限制,为了招人才也是各出奇招,有一家公司每年寒暑家都大规模招实习生,实习中打分,前10%获得一级通行证,5年之内无论何时都可以免试进入这家公司工作。接下来30%发二级通信证,3年内可以进来工作。这家待遇也还不错,新人年薪500万日元,所以成了很多学生的备胎首选。最近还有家公司,新人就给年薪15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每月就有六位数了,也是被大家疯抢。不过这种企业工作都不轻松,网上描述某家企业说三十岁建家,四十岁建坟,说是三十岁的收入就可以买房子,可是你也熬不过四十岁了。

  日期:2011-12-28 16:11:03
  感觉前面有点写歪了,我本意是想写工作后的经历的。
  继续,四月以后,折腾了很久我的心也定了下来,就选了自己现在的公司。理由一是因为自己的专业,虽然握本职专业不是啥热门专业,不如金融那么光鲜,可是终究是学了六年的专业,不忍心放弃。而且实体经济的技术总觉得比金融之类的要来的踏实。二是这家在中国做得很不错,将来不论以哪种方式回国都方便。面试面了三回,倒是波澜不惊。最后一次有个高层问我,为什么要选择日企。我说日企这种企业对员工尽责,员工对企业尽忠的模式,很像中国的封建时代的道德。比如关羽即使受到曹操怎样的优厚待遇,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我也想感受下这种企业氛围。他倒是认可了。

  日期:2011-12-28 16:47:31
  日本大企业是没有实习期的,一加入就可以发全额工资,这点挺不错。当然,涨工资也是很慢地,如果没有升迁的话,基本上就是一年张1万日元工资,二十岁出头就可以预测到自己三十岁乃自四十岁的工资,这真是一件无趣并且让人泄气的事情。并且三十五岁之前的升迁也是很难的,像国内二十出头就部门经理副总之类,日本大公司可是看不到的。这意味着,进入了公司后,你要努力十年才能升官发财,在此之前,你的工资待遇也许和混日子的同事没有太大差别。作为一个习惯了短平快观念的中国人,我真心觉得十年以上的回报期限太长了。但是,我周围的年轻日本同事还是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对此,我只能解释为国民性了。

  日期:2011-12-29 11:29:59
  研修从四月就开始了,先是在本部的大讲堂听了几天的讲座。我们公司本部只做管理,研发都分散在各处的研究所中,基本上技术人员混不出头,以后就没啥机会的回来了。讲座各式各样,有老总讲话,由公司规章,中间还夹了一次toeic考试,竟然还搞了中国文化讲座。听日本人讲中国还是蛮有趣的,印象比较深的有三点。一是他说有一个日本百货公司在中国开店,要求每个员工都保持微笑迎客,但却发现卖得反而不好。结果他们分析是因为中国人喜欢讲价,如果售货员一直都保持微笑的话,他们会有被售货员占了便宜的感觉。反之售货员如果如丧考妣的脸色的话,他们会有压价成功的成就感。这个我觉得还算有点道理吧,不过笑脸迎客应该是世界共通的。第二个他说中日的发展,就比如有一堆黄豆,你要把他从桌子这一头搬到另一头。日本事先计划好要用多大的盒子,要搬几次,怎么才能不洒出来,然后才开始做;而中国则是不多想,拿起豆子就往桌子那边丢,中间掉了不要紧,只要大部分到了就可以。就结果看,日本方式求得了精度,却失了先机,而中国方式虽然粗糙,却可能得了市场。从他话语里,倒觉得他比较推崇中国方式,也是对日本多年经济停滞不前的反思吧。

  日期:2011-12-29 11:40:3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