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北宋——历史并不遥远》
第15节

作者: 在你心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9-20 17:58:31
  立国之本
  值得说明的是,这个强悍的名族国祚长达二百一十九年,并不单单只是因为他们超强的军事能力,相反,而是因为文化与经济的进步。
  这的确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在我们的印象里,相对落后的名族不接受教育,生产能力低,都是些野蛮人,他们天生只能用来行军打仗,怎么可能短时间内文化与经济突飞猛进呢?
  其实这中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军事发展往往与制度发展是脱离的,而契丹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国家制度的改变和历史的必然性。
  历史无数次证明,一个名族的削弱必然导致另一个名族的壮大。
  第一点,外因。这其中有绝大部分是我们这个名族自己导致的,五代时期中原混乱,战争不断,统治者更换频繁,昏庸残暴,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汉人不堪重负,纷纷北迁逃亡契丹安身立命,这些人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强大的生产力极大的增强了契丹实力。
  日期:2020-09-23 17:55:35
  第二点.内因,国家制度,最早的一国两制制度。
  在面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生活、文化、习俗互不相容的情况下,当时的契丹统治者体现了他们兼并包容的一面,实施胡汉分治,一国两制的政策。

  一国分设南北两院,北院分管契丹本族,南院分管汉族,并设立北院大王与南院大王分别管理契丹本族军民事务与汉人租赋,文化、军事之事,这一制度极大地激发了汉人的积极性,从而变相的完成了契丹本国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此外,他们还大幅度的招募汉人定居本国,鼓励生产,开垦荒地,这些都是形成契丹全盛的重要因素。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项重要的立国之本——军事。
  与中原相反,这个强悍的民族军事能力如此强悍并非因为他们有着完善的军事体制和系统的军事理论。
  之所以他们能够成为征服者,靠的是士兵的英勇善战和一套极其简单的军事制度。
  这套制度虽然简单,却很实用,他们没有汉人那些复杂繁琐的战争程序与官僚机构,开战前也没有周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们甚至连军备、军饷都没有。

  除开精锐部队以外,作战时的士兵大多也是临时组建而成,一有号令便自发的从家里带上装备、武器,战马走上战场。
  好勇斗狠,争强好胜是他们身体里流淌着的血液。
  日期:2020-09-23 18:31:46
  在战术上,契丹军队很少进行大军正面冲锋,大多采用袭击、伏兵、断粮道等策略优先进行攻击。两军对峙时,则又会派出上万骑兵支散游弋在敌军左右两侧薄弱部位采取骚扰和突然袭击,这就是威震一时的“拦子马”。而当拦子马一旦攻击受挫后,便会立即撤走,然后再次寻求最好时机。
  灵活、机动,这是契丹军队的最大特点,其大开大合的近乎疯子的打法足以让人急躁,把人逼疯。

  但这一切都依赖于一个前提条件——骑兵。
  骑兵,这是契丹军队的最大优点。契丹骑兵自幼成长在草原,个个精通骑射,他们一般每人配置两到三匹战马,随时可以进行更换,续航战斗能力。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还有一颗爱护动物的心,对马匹比对自己还好,在没有遇到敌军之前他们从不骑马,不过路途多么艰辛漫长,旨在把马的精力全部发挥在战场上。
  充足的机动性使得契丹士兵从不近身作战,要想与他进行刀剑厮杀,决个武艺高低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因为他们有一个更加趁手的兵器——弓箭。
  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契丹人在作战时常常是在一定的距离之外进行猛烈的箭雨攻击,偏攻大阵一面,所谓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射完就跑,跑完再射,无时无刻的放箭,等你还没近身就已经成了刺猬,你打也打不着,追也追不上,只能是干着急。

  这种近乎无赖的打法的确是把无数人逼死,逼疯。
  日期:2020-09-23 19:31:24
  而契丹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家更为熟悉的,那就是抢劫,俗称打草谷。
  打草谷的本意为收割草料,但在契丹人这里却变了味,值得一提。
  契丹人十分热衷于这一行为艺术,从其发展到灭亡从未间断过,他们的抢劫是比较有特点的,不光是抢钱抢粮,还抢人,看中什么就抢什么,不给就杀人,而抢回去的人自然终身成为了他们的奴隶,抢劫甚至一度成为他们的乐趣。
  更为缺德的是他们本身没什么娱乐活动,于是就把抢劫作为消遣,把奴隶当作对象。比如把人用绳子绑在马尾之上跟马赛跑,看着他们被活活拖死,又或者用些蛇虫蝎蚁在活人身上做实验,考验他们的承受能力。

  这些肆无忌惮,惨绝人寰的做法看似是放纵军纪造成的,其实不然,他们的抢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
  抢劫,是契丹政府允许的。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为了保障自身需要。
  契丹政府极少派发军备军饷,又因他们本身生产能力低,制造能力差,但一切的必需品从哪里来呢,只能是抢,而且多抢夺得从不做亏本买卖,因为相比生产制造而言,毕竟抢还是来的方便一些。而这,也是契丹士民热爱战争,迷恋战争的重大原因。
  当时的亚洲大陆充斥着种族仇恨,而这,正是他们用最让人不耻的一种方式迎来的。
  日期:2020-09-23 23:08:31
  讲到这里,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发出疑问,中原也有骑兵,在面对游牧民族骑兵时为何不能以骑制骑呢?
  下面我将来讲解这个问题,当然,以我自己的理解与表达的方式。
  骑兵
  骑兵这是一个古老的兵种,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是一支机动性强,战略投送能力快的部队。顾名思义,需要有东西骑才能称之为骑兵,而在古代世界战场上骑兵所骑的物种并不仅仅只局限于马,如在东南亚、非洲等特定地区就曾出现大规模的象兵战争(大象),在中东,阿拉伯地区又盛行骆驼兵(骆驼),等等这些都被统称为骑兵。而在更多地区,马以其速度快,机动性强,数量多被广泛运用到战场,所以我们广义上的骑兵大多指马兵。

  汉语中有一个词“马上”,通常被我们形容于时间短,速度快,而这个词正是古人演变而来,在他们眼里,最快的方式就是在马背上,足以可见马在古人眼中的地位。
  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历史早期,骑兵并没有被大规模的运用于战争。相比而言,在当时的大平原上列阵对峙作战,还有一个更为有效、强悍的兵种——车兵。以战车在平原战争直接进行切割冲击,对于他们而言是更为有效快捷的制胜办法。(详情可参照秦兵马俑战车)
  日期:2020-09-23 23:38:19

  但后来随着战争的需要,战局的扩大,地形的复杂,抗衡少数名族的需求等种种原因都使得车兵不再适用于战争形势,从此,骑兵就此大规模的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战争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而这其中,更是离不开一项开创性的发明——马镫。
  这就好比自行车按上了脚踏板,残疾人接上了假肢一般,能够让人更加方便、平衡的结合起来操纵掌控,极大的增强了骑兵的作战能力。
  纵观历史上强盛的中原王朝,都有着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这也是当时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原骑兵除开特定时期外,往往不敌与游牧民族骑兵。这里面的原因大有来头,接下来简单说说,随便聊,详细起来可以写一篇几万字的历史系毕业论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