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已成往事》
第32节

作者: 求不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景义仰头看了看核桃树。从这个位置就能看到院子的全貌了,顺着土路下去,半腰是地窖,地窖再下去是院子西门,帐子都夹的整整齐齐的。
  整个院子有十来米宽,正门对着的帐子上还有个门是进菜地的,门边上摆着一大一小两个酱缸。
  菜地里种着各种菜,一块一块整整齐齐的,地里有一圆一方两个仓,圆的是落地仓,方的是架子仓。菜地从坎边上开始,一直到东头马道边上,有五六十米长,宽也有三十多米,至少三亩地。
  菜地边上种着一圈也不知道是什么花,正盛开着,五颜六色的。

  张家大嫂指着给介绍“房后这是自留地,种的粮,前面和东头这些是哥俩自己开的,菜地。”
  院子东头是一架葡萄,把院子遮去了三分之一,葡萄架边上房子东边是猪圈和厕所,能看到两头花猪趴在圈里的干草上,院子里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刨着地皮,一条小白狗站在正门口,正盯着这边,五六只大白鹅在猪圈边上摇晃着细长的脖子。
  张景义突然感觉这里挺好的,离的最近的邻居也隔着马道和河,独门独院,房子也够大,她眼前忽然就出现了金宝儿在院子里玩闹的样子,摘花,看着树上的梨子杏葡萄吞口水。
  笑了一下,张景义说“挺好,就这里吧。谢谢嫂子,也谢谢大哥。”
  张家大嫂喜笑颜开的问“看中了?这家真的不错,关键是哥俩都忠厚,对孩子肯定好。下去进院看看不?”
  张景义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摇了摇头“不了,麻烦大嫂帮着定个日子吧,我带着孩子搬过来就行了。大嫂,我信你,但是如果,如果孩子不高兴,我呆不长。”
  院子里的小白狗跳了几下。汪,汪汪汪,汪。

  张家大嫂笑着说“那绝对没问题,你大哥特意就孩子这事问死了的。你救了我半条命呢,嫂子绝对不能毁你。要真是对孩子不好,嫂子自己来把你接回去,行吧?”
  两个人又坐着马车返回法台,一路上张景义都呆呆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张家大嫂本来还兴致挺高,慢慢也安静了下来,看着路边的荒草叹了一口气。
  过了三天,说是南沟那边两兄弟准备好了。
  张景义告别了老霍队长,在张家大哥大嫂陪伴下带着那两个皮箱,带着一点儿存粮和行李家什,带着两个孩子,又坐上马车,晃晃悠悠的离开了法台村。
  “妈,咱们这又去哪儿?”

  “去新家。咱们有自己的房子住了,你们以后也能吃饱饭了。”
  刘照丰大了,已经明白了许多事情,问“妈,过去了叫啥?”
  张景义怔了一下,张家大嫂说“以后要养着你们,还是叫声爸吧,不亏。”
  马车摇晃着,八里地在这个年代是那么的遥远。
  山上不时的响起什么叫声,整个天地之间显得那么安静,风轻轻吹过,一人高的荒草在路边摇动,有人扛着什么戴着草帽在路上行走,后背已经湿透,看到马车就让到路边,打量一下马车上的人。
  河水闪着鳞光静静的流淌,河滩上有小孩子在嬉戏,羡慕的看着马车慢慢走过。

  刘照丰看着远处,喃喃的说“真远。”
  张景义抱着女儿,伸出手去抓住儿子的手。
  刘金荣说“哥,你听山上,鸟叫的真好听。”
  视线里,除了小河,庄稼,全是山,前后左右都是山,成片的松树林是唯一的景色,头上是蓝蓝的天,云彩从那边山尖上冒出来,随着风从这边山头上逃出视线。
  砂石的国防道弯弯曲曲的在山与河之间穿过。
  马车停了。
  张家大嫂咳了一声,让长时间没说话的嗓子清醒一下,说“到了到了,下车吧。”
  刘金荣扭着小脑袋四下里张望,刘照丰跳下马车,把张景义扶下来,扭头看向坎下的院子。

  院子口上噼里啪啦的响了一挂小鞭,一百响,在合作社里买来要一毛三分钱,不要票。
  四小队的队长带着人从院子里迎上来,帮着把东西搬进院子,摆到东屋的南炕上,张景义才第一次见到要嫁的男人。
  胡子刮的很干净,个子也挺高,有一米七八朝上,长的也不差,浓眉大眼的,剃着头短发,穿着件半新不旧的人民服,有点拘谨。叫张万智。
  他哥哥笑的很开心,头发有点了花白了,但很精神,眼睛很有神,上来和张家大哥大嫂打着招呼,还笑着摸了摸刘金荣的头顶,塞了两块糖给她。哥哥叫张万礼。
  为了躲避战乱,原来哥哥带着弟弟住在西岭南面坡的半山上,那面山上就他们一户人家,过着半猎半农的日子,建公社的时候,政府把散居在山里的人家都迁了出来,分配到各个村子里。
  一家人,哥四个,仁义礼智,连父母只有哥俩和一个姐姐从那个年代活了下来。
  姐姐嫁的远,平时也已经不走动,在这个年代,距离就代表着隔绝。只有姐姐那边的一个分支嫁到了姚家堡,称呼一声舅舅,算是一门亲戚。

  也没有什么婚礼,在队长和张万礼的注视下,张景义和张万智互相鞠了三个躬,就算是拜了堂。
  张景义又让刘照丰和刘金荣给张万智鞠了三个躬,叫了一声爸。
  就这些人,吃了一顿饭,喝了一壶散白酒,事情就算是成了,队长叫张万智下午去给张景义一家落户口,从二小队迁到四小队来,落了户口才有粮份儿,才有资格分地。
  但都要等到明年开春了,今年张景义一家的地还在法台。
  等人都走了,送走了张家大哥大嫂,张景义才有功夫打量一下这个新家。

  外屋在房子中间。
  进了房门迎面在屋正中是一架石磨,比张景义在二小队推的那架稍微小点有限,屋里有南北西三个灶锅,西屋只有一铺北炕。东西屋的门隔着石磨居中相对。
  外层没有内顶,抬头就看到粗直的大粱和房架,密密的檀子椽子。大梁两头钉着几颗道钉,挂着几个筐和篮子,这是防老鼠的。
  抹的还算平整的墙壁上挂着镰刀斧具簸箕,还有两杆前装散弹枪,近两米的枪身擦的锃亮,牛角药桶已经有了包浆。
  屋里的地面是夯的硬实平整的泥地,扫的到还干净。
  西屋是大哥张万礼住,张景义不能进,东屋里有南北两铺炕,炕梢没有炕琴,摆着自制的木柜子,行李叠放在柜子盖板上。
  南北炕之间在屋东头有一米宽的辅炕连着,上面也摆着一架柜子,上面摆着座钟和镜子,暖壶。
  炕上铺着苞米秆皮编制的炕席,墙上糊着报纸,两道大梁,梁上打着内顶,也是用报纸糊满了的。
  两梁之间搭着木板,上面放着东西。
  屋里有电灯,在灶与炕之间的隔墙上镶着块不大的玻璃,灯泡就吊在玻璃上,里外共用,一开灯里外屋都亮。灯泡有两个,东屋南炕一个,西屋北炕一个。
  窗户是老年间的半棂式,上半截糊着窗纸,下面半截是玻璃窗。
  张万礼说“来了,就是一家人了,虽然没有什么彩礼席面,你也别挑,带着孩子在这安安心心的过吧,孩子就是我们的亲孩子,有我们一口吃的就少不了他们一口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